客服热线:021-8034****

IATF16949:2016认证的八大误区(16949认证申请)

  
很多企业对IATF16949:2016认证的八大误区(16949认证申请)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ATF16949:2016认证的八大误区(16949认证申请),希望大家能对IATF16949:2016认证的八大误区(16949认证申请)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IATF16949:2016认证的八大误区(16949认证申请)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IATF16949:2016认证的八大误区(16949认证申请)

IATF16949:2016认证的八大误区

误区一:

对于ISO证书的最大认识误区就是,ISO体系只是一种形式,是公司为了得到证书

而不得不加诸自身的枷锁。持有这种观点的公司,通常都是仅仅为了拿证,而看

不到ISO体系对于公司自身管理能力及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持有这种观念的公

司认为ISO证书只要花钱就能够买到,往往在这种情况下ISO推行失败。许多企业

认为质量管理就是为了争取顾客,等争取到了顾客, IATF 16949:2016认证体

系就没有价值。其实,体系是纠正和预防问题的发生,是伴随企业发展的过程,

尽管没有直接产生增值,可是通过对过程的控制,渐渐产生了经济效益。

误区二:

许多企业负责人经过四五天的培训就认为自己是内审员,其实并没有理解体系标

准条款的涵义。想要成为真正的内审员,应理论结合实际加以实施,不断学习研

究、以及和体系相关的人一起研讨现存问题,纠正和预防,才能逐渐成为一名合

格的内审员。

误区三:

总认为自己的专业技术以及管理日常手头的工作比贯彻IATF16949体系的工作重

要。要知道,体系是教我们做正确的事,其次我们才能正确的做事,体系为我们

指明方向,专业技术与日常管理工作是做事情的方法和技巧。方向错了,做的再

正确也还是错误的。

误区四:

有些企业员工认为体系有专职的人在负责,不管自己的事,自己什么事情都无需

做,而专制负责质量的人员为了省事,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着,什么事情都自己代

劳。结果关键人员一走,全体系都脱钩。体系的管理原则要求全员参与,不是一

个人做的工作,必须上到最高管理者下到员工,都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

去做。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把体系落实到每1个岗位、每1个人、每一件事,凝

成一股绳,劲朝一方使,才能做好体系这件事。

重视全员培训及后期管理,所有的体系文件等都要靠人去执行。因此加强培训提

高人员的素质,适应管理、执行、验证等工作的必须是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正常运

行,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首要因素。文件化质量体系的建立必须一批了解企业

实际,懂业务又懂标准的企业各级领导和骨干;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实施需

要一批熟悉标准和程序文件,能结合本职工作认真实践的工作人员;所有的质量

活动和质量方针目标的实现必须正确认识贯标的目的和意义。因此,贯标应始于

教育,行于教育,不断总结,反复培训,持续提高。在此基础上,企业按期作内

部质量体系审核及高层管理者管理评审,认证公司按照程序对获得认证的企业进

行监督检查,才能确保企业在认证后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目标得

以实现。

误区五:

有些企业认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证书都已经拿到手,自己已

经很不错了,已经不必须做什么了。体系是系统化管理,必须持续改进,不断完

善。我们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不也在不断修正,因此光凭一张证书是证明不

了什么的,只能证明已经建立了体系,必须在实践中才能不断调整,在调整中提

升。

误区六:

总认为宽度代表深度。培训许多内审员,就能够贯彻体系了,其实人数不在多,

而在于精。

误区七:

总认为技术和能力很重要,技术和能力固然重要,但质量意识、态度更重要。能

力和技术能够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升,可是假如质量意识、态度有问题,就很难

转变,就是能转变也必须要1个很漫长的过程。

误区八:

总认为 IATF 16949:2016认证咨询和请教是件伤身份的事情,特别是企业领导

,谈到问题都说知道怎么纠正,已经明白自己部门、岗位的漏洞和人员的疏忽,

最后纠正四五次都达不到理想要求,而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理解漏洞与疏忽在哪儿

,只是一味的不懂装懂。

以上误区不仅局限于 IATF 16949体系,其他类型的质量体系同样存在这样的误

区。因此,上至企业领导,下到普通员工都应该审视这些误区是不是已经出现在

企业内部,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假如是这样,则必须改进了。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