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施工企业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及实施,施工企业安全风险控制

  
很多企业对施工企业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及实施,施工企业安全风险控制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施工企业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及实施,施工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希望大家能对施工企业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及实施,施工企业安全风险控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施工企业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及实施,施工企业安全风险控制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施工企业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及实施,施工企业安全风险控制

施工企业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及实施

施工企业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及实施

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必须对所贯彻的ISO9000质量标准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仅有提高了认识,才能为提高新技术企业业的整体素质打下基础,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施工企业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要慎重

施工企业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要量力而行.1个优秀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规章制度基本健全,拥有各类管理人员,各部门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责完备.同时企业领导对质量和ISO9000认证工作的观念、态度直接左右认证工作的进程,因此最高管理者必须制订ISO9000认证工作的长远规划,明确持续改进的目标、基本方向与途径,在整个企业内倡导改进的做法,培养持续改进的意识和价值观.

ISO9000认证工作还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怎样提高全体员工的主动性、主动性、创造性、合作性是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的关键.公司各部门及各级人员必须一丝不苟,团结一致,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尤其在不合格项控制和纠正预防措施控制上,采用符合质量保证体系要求的管理程序,使运作程序规范、合理、可操作.

二、建筑施工企业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的作用

ISO9000认证不但解决了各岗位的职、责、权,并且构成了相互关联的网络,为“追求完美,为用户提供期望的工程和服务构建了质量保证机制,任何工作和责任及相互关系皆用文件形式明确下来,其标准化程度是过去从未达到过的,质量保证变成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真正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规范与操作的一致.产品(包含产品和服务)质量能够起到有效的追溯,一件不合格品(产品、资料、服务)很容易追溯到责任人,查明不合格的原因.

通过ISO9000认证,同时增强了企业的整体实力(包含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公司信誉及资源配置),提高新技术企业业的知名度,创立品牌战略.质量保证体系正是在积累和总结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由国际TC技术委员会制定的统一国际标准.它有利于提高新技术企业业管理水平和产品(产品和服务)质量,能够向顾客和第三方提供足够的保证和信任,从而拓宽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施工企业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首要工作是提高对质量标准的认识

企业的ISO9000质量方针,职工要理解并付诸实施,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为此,企业ISO9000认证的首要工作就是提高职工对质量标准的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加强质量标准的宣传力度.从国家的引导、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生存、职工的利益等不同角度,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二是加强培训教育,把质量标准(包含程序文件)作为培训的基础.

目前,多数企业只注重模式标准,只顾建立、完善企业质量体系文件,仓促推动质量体系的运行,以达到取证的目的.这种走捷径、搞形式的做法,不做好基础工作、不改变传统的质量管理思路和方法,仍以粗放型的管理方式,没有向效益集约型转变,企业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因此,企业做好基础工作,提高对质量、标准的认识,是企业认证取得成果的基础.

2.ISO9000认证的难点是质量文件的执行

假如说编制企业质量文件是ISO9000认证工作的重点,那么执行质量文件就是难点.除了对质量认识不足、对质量文件学习不力外,主要是过程控制不力.因此,企业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上岗前应组织职工学习所对应的ISO9000质量文件,理解并掌握文件精神;建立质量考核制度,完善考核办法,签订质量合同.对执行质量文件的人员要逐级考核;企业内审应以项目工期设定,要加强过程控制.在企业组织内审时,首先是企业最高管理者授权有内审资格的人员,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由质量管理部门牵头组成审核组.审核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公正性,精通业务,形成企业内部的质量执法队伍.内审计划要针对性强,对大项目和小项目要有所不同.审核结果要与经济责任制挂钩.

3.持续有效地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审核

即使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在实际运行中,还必须有1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改善和改进的机制.公司必须明确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等文件化体系,持续有效地开展质量审核,对质量体系运行作出正确诊断,对发现的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实施纠正或预防措施,使质量体系步入良性循环,完善不断改进的机制.持续有效地开展内审,须设置专职内审员并赋予相当权限,代表管理者审批质量审核计划、协调审核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督促纠正措施的落实,强调审核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在ISO9000质量体系检查方法上采取“三结合,即定期审核与日常监督审核相结合、专题审核与专业审核相结合、要素审核与部门审核相结合.审核结果与公司经济责任挂钩,奖惩兑现.把质量体系审核(日常监督审核、专题审核、管理评审等)、产品质量审核、过程质量审核分别纳入考核,对不合格或纠正措施的实施整改情况,由公司品管部负责跟踪到底,问题得不到落实、得不到改进决不罢手.同时将审核出的问题进行量化分解,对重复出现的不合格项进行重点跟踪闭合,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和教育.开展质量体系审核的同时注重内部沟通,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对公司各部门、员工之间存在的质量问题,由公司组织召开碰头会、专题会及质量分析会进行探讨解决,消除部门壁垒和责任推诿,使质量体系的自我改进机制不断得到加强.

取得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审核认证只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迈出的第1步.将“卓越领导、顾客导向、不断改进及全员参与的全面高品质管理理念贯穿在质量体系运行的各个过程中,才能使企业的质量体系融进新思想、新文化,使质量体系更具企业自己的特色,运行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施工企业安全风险控制

施工企业安全风险控制

 “打铁还需自身硬”,建设行业错综复杂,安全事故的防范更必须从自身做起。在具备过硬的施工技术保障之外,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风险控制能力也是避免安全事故的有效途径。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处于蓬勃繁荣阶段,可是在繁荣背后却时有不和谐的事情发生。当前,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先后出现了楼房倾斜、倒塌,地铁基坑坍塌,桥梁断裂等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给从业人员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给建筑施工企业的声誉造成恶劣影响。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怎样控制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是施工企业和建筑行业亟需深入研究解决的课题。

完善的企业安全风险 控制责任体系是前提

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应制定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规范,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审批制度、企业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等。用制度来规范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与安全有关的活动,尤其是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各种安全操作事项、生产指挥,以及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等。其次,要明确企业和项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上至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生产副经理、公司各业务部门,下到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以至安全员、工段长等均需明确其安全生产职责和管理责任。要让企业和项目的各级管理人员知道自己在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生产责任,清楚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是要照章追究的。

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是保障

加强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监管是企业安全生产和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监管要常态化,多样化。指导项目部按照企业管理规范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制度。通过巡查、抽查等方式,对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制度、安全记录工作台帐、安全教育、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资料、施工现场生产现状、应急预案落实情况等进行检查,重点了解工程安全生产动态、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情况、各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等,及时发现、及时排除安全生产隐患。

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是基础

由于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体,作为一线操作者,他们是处于安全风险下的主力,其安全意识直接决定了他们自身的行为是否处于安全受控状态。目前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对安全教育很重视,采取了许多措施,提出了不少要求,问题在于,对于这些安全教育工人是否真的能够领会和理解,并在操作中加以落实,还是只流于形式,这是施工企业进行安全教育的重点所在。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是提高建筑务工人员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减少安全事故、避免建筑工人人身损失的基础性工作。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