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实施指南环境因素识别,ISO140012015合规性评价报告

  
很多企业对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实施指南环境因素识别,ISO140012015合规性评价报告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实施指南环境因素识别,ISO140012015合规性评价报告,希望大家能对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实施指南环境因素识别,ISO140012015合规性评价报告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实施指南环境因素识别,ISO140012015合规性评价报告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实施指南环境因素识别,ISO140012015合规性评价报告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实施指南环境因素识别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实施指南环境因素识别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实施指南是企业实施指导,也是ISO14001认证咨询参考,下面介绍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实施指南环境因素识别(仅供参考).

4.3.1提供了1个过程,供组织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并从中明确环境管理体系应当优先考虑的那些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通过考虑和它当前及过去的有关活动、产品和服务、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的项目、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以及产品和服务所伴随的投入和产出(无论是期望还是非期望的),以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这一过程中应考虑到正常和异常的运行条件、关闭与启动时的条件、以及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

组织不必分别对每一种具体产品、部件和输入的原资料进行分析,而能够按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类别识别环境因素。

尽管对环境因素的识别不存在唯一的方式,但通常要考虑以下方面:

a) 向大气的排放;

b) 向水体的排放;

c) 向土地的排放;

d) 原资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e) 能源使用;

f) 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

g) 废物和副产品;

h) 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除了对它能够直接控制的环境因素外,组织还应当对它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加以考虑。例如与它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以及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以下提供了一些对这种控制和影响进行评价的指导。不过,在任何情况下,对环境因素控制和施加影响的程度都取决于组织自身。

应当考虑的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因素如:

―― 设计和开发;

―― 制造过程;

―― 包装运输

―― 合同方和供方的环境绩效和操作方式;

―― 废物管理;

―― 原资料和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分配;

―― 产品的分销、使用和报废;

―― 野生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对组织所使用产品的环境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因不同的供方和市场情况而有很大差异。例如,1个自行负责产品设计的组织,能够通过改变某种输入原料有效地施加影响;而1个根据外部产品规范提供产品的组织在这方面的作用就很有限。

通常说来,组织对它所提供的产品的使用和处置(例如用户怎样使用和处置这些产品),控制作用有限。可行时,它能够考虑通过让用户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处置机制来施加影响。

完全地或部分地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对环境的改变,无论其有益还是有害,都称之为环境影响。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之间是因果关系。

在某些地方,文化遗产可能成为组织运行环境中的1个重要因素,因而在理解环境影响时应当加以考虑。

由于1个组织可能有许多环境因素及相关的环境影响,应当建立判别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和方法。唯一的判别方法是不存在的,原则是所采用的方法应当能提供一致的结果,包含建立和应用评价准则,例如有关环境事务、法律法规问题、以及内、外部相关方的关注等方面的准则。

对于重要环境因素的信息,组织除在设计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怎样使用外,还应当考虑将它们作为历史数据予以留存的必要。

在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的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到从事活动的地点、进行这些分析所需的时间和成本,以及可靠数据的获得。对环境因素的识别不要求作详细的生命周期评价。此外,还能够利用出于规章或其他要求所取得的信息。

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的要求,不改变或增加组织的法律责任。

ISO140012015合规性评价报告

ISO14001-2015合规性评价报告

合规性评价报告

(ISO14001:2015)

为了有效的控制公司的环境因素,保证环境目标的实现符合法律、法规及标准和其他要求特对公司的活

动、产品和服务中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遵守情况而对公司的符合性进行评价。

评价时间:2016年05月06日。

评价地点:一楼会议室。

评价范围: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评价人员: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小组成员。

评价依据:

1、GB/T24001:2015标准,

2、公司体系文件;

3、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一、符合性的评价:

1、电能的消耗

电在我公司的运行中是不可避免需使用的资源,但在我们的控制下达到最小用电量,我们制定了《节约

用电方案》对每月进行统计,对超出指标的采取改善措施。根据执行情况的检查我司是符合《中华人民

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有关规定。

2、噪声的排放

我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冲压、空压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声,但均不超过昼间60dB,夜间50dB(A) ,均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要求,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

2008)II类区域标准。

3、污水的排放

我公司排放污水主要是洗料房、超声波清洗室、办公/清洁污水、绿化污水、汽车清洗污水.其中洗料房

、超声波清洗室、水必须更换时,含油废水等其它固体废弃物没有直接排入污水管道,而是用专门容器收

集,统一处理,由行政部联络有专门资质的回收公司回收;办公生活废水,生活污水经工业园生活污水排

污管道排放,由污水处理厂处理,公司按要求交纳排污费用。公司也建立了《运行控制管理程序》对污

水排放进行了管理。

本公司污水的排放符合《中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符合《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的有关要求,符合《东莞市排污费征收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

4、固废的排放

a、资源的回收利用

对固体废物(废的纸箱及包装资料)的再循环利用,回收能源和资源。对危险固体废物(金属废渣、废

弃的有害办公用品、生产中的带油手套等)的回收,必须根据具体的特点而定,由行政部联络有专门资

质的回收公司回收,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本公司制定有《危化品应

急预

案》及《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进行相应的控制。

B、无害化处置

对固体废物进行了无害化处置,对有危害的固废我们交由有资格的危险废物处理商处理,使固体废物或

其他的有害成分无法危害环境,或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防治法》的有关要求。

5、废气的排放

本公司的废气污染源包含超声清洗及汽车尾气排放,其中超声清洗是通过活性炭处理后排放, 汽车尾气等

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本公司制定有《运行控制程序》进行相应的控制,废气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排

放限值》(DB44/27-2001)的有关要求。

6、化学危险品的漏泄

对仓库及现场化学危险品进行检测,均无泄漏现象。

对危险化学品放置进行了检查,仓库化学品均设置统一区域放置,生产现场均能作到良好的标示与防护

,设有专人管理并且有防泄露措施,无泄漏现象。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

7、火灾与爆炸的产生

公司的消防工作,公司按相关要求设有灭火器与消防栓,制定《环保监测与测量控制程序》进行了日常

的检查保养管理,对可能产生的火灾和爆炸公司建立了《应急预案》、《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及

《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文件,并针对相关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与演习。公司辖区内的生产生活现场和

仓库

储存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

8、资源、能源的消耗

我公司以减废节能为方针制定管理目标,建立管理方案。同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对用水、用电、

办公用品的消耗与控制,对能再循环利用的进行回收,进行再使用,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并且改善了

对环境的污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有关规定。

9、粉尘、烟尘排放

粉尘和烟尘排放主要为公司抛光房,现已制定车间现场扬尘控制程序,抛光部有抛光粉尘排放,采取的控

制方法是对员工进行控制粉尘的教育,除对抛光房做粉尘喷淋控制,建有粉尘收纳袋,除对员工准备必

要的安全防防用工具,还每一年对员工定期进行身体健康体检,建平健康档案进行跟行追踪,至今公司生

产活动产生的扬尘和烟尘没有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二、相关方的环境要求情况:

到2014年3月初为止公司未收到周边邻居的投诉,我公司的排污情况均能符合排放要求,符合相关法律法

规以及他要求的规定。

三、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结果情况:

在内审过程中没有发现公司有违反法律法规的以及他要求的事项,可是还是必须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

度,以作到万无一失,保证公司的体系正常运行。

四、应急准备和响应与监测和测量

公司制定《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及《危化品应急预案》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