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再造的几个关键问题
1.搜集信息,进行可行性论证相对于品牌维护,品牌再造对于企业而言是1个相对庞大的工程,在进行前必须充分研究和认证。品牌维护和品牌再造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市场调研获得的品牌发展趋势和顾客满意度能够成为品牌维护的1个重要标准。而品牌再造时所要获得的信息要远远大于品牌的日常维护,这些信息包含:品牌再造所希望进入的目标市场的市场环境;品牌重新定位后,市场的可能反应;品牌再造后可能获得的机会和遇到的威胁:企业在品牌再造后具有的优势和劣势等。对于企业而言,在日常事务中就应该密切关注与此相关的信息,等到时机成熟,对企,业进行品牌再造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后,就能够及时大胆地赋予品牌新的内涵。2.制定品牌的长期战略发展规划企业的品牌战略是1个完善的目标体系,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系统性、全局性与全员性等特征。处于最上层的是品牌价值的最大化,服务于这个最终目标的是企业品牌的长期战略,而企业的长期战略则依靠企业短期的品牌战略和战术来实现,这就是品牌规划。品牌战略发展规划的目的就在于为品牌建设设立目标、方向与指导原则,为日常的品牌建设活动制定行为规范。企业假如没有好的长期品牌战略,企业在执行品牌任务时容易犯短视的错误,即根据短期的市场环境,实行目标不一致的多元化品牌定位,在几个各不相同的领域同时展开。-这样容易在整个市场中迷路,导致企业品牌定位模糊,个性不鲜明。3.给老品牌重新定位,注入新内涵给老品牌重新定位非常关键。一方面要保持原有品牌的内涵,另一方面还要结合社会消费趋势的转变赋予其新的内涵。不管是老品牌还是新品牌,都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核心价值,也就是品牌承诺。传统品牌经过多年的风霜洗礼,本身是具有品牌价值的,但关键是是否已提炼出高度差异化、清晰明确、易感知、有包容性和能感染消费者内心世界的品牌核心价值。在提炼品牌核心价值的过程中,核心操作是企业品牌理念的提炼和升华,用价值观去塑造品牌,在传播中建立1个核心识别形象,形成核心的品牌形象,在品牌的内涵和外延的建设方面多下功夫。
品牌再造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1.要注意外部市场环境的转变,特别是消费者和竞争者的转变对于目前最大占比的中青年消费群体而言,由于年龄的转变,原来的品牌影响力可能并不明显。因此品牌的塑造一定要考虑到目标顾客的需求转变,特别是在消费价值取向上一定和以前大不太一样,这就要求传统品牌在二次创业时被赋予新的内涵。对于市场竞争形势的转变也要有充分的认识,传统品牌一定要在市场竞争中明确清晰的市场定位,才能以小搏大、出奇制胜。2.传统品牌、老字号的品牌价值并不是能够无限挖掘的人们总认为传统品牌、老字号的品牌价值能够无限挖掘,只要改变企业机制、管理方式,就能焕发勃勃生机。这其实是1个误区,企业机制、管理方式的变革是传统品牌重焕生机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在企业管理机制变革的基础上,要想真正激活传统品牌,还亟需制定与时俱进的品牌发展战略。老字号真正缺少的不是品牌,而是品牌营销、品牌创新。品牌战略的实施能在不增加营销广告费用的前提下提升品牌资产。建立在策略与创意基础上的广告能够体现品牌的核心价值,广告效果会更加明显,3.品牌再造必须对市场和行业进行充分、理性的分析品牌再造切忌带着点子上阵,而对市场和行业缺乏充分、理性的分析;好的战略是建立在企业最深层次的哲学和文化之上的,对产业竞争有着准确分析,也是符合企业现实的资源和能力的系统;品牌再造的选择点很重要,是对名称进行改造,还是从渠道、广告等方面下手,绝对是1个系统工程,在战略指导下的策略选择非常重要。4.品牌再造必须企业内外系统协调的运作方可实现在品牌再造时要注意营销企划的系统性。例如:产品的特点究竟是什么?和其他的同类产品有什么区别?更适合什么样的区域市场或者消费者?怎样从研发、制造等各个环节保证产品的质量?品牌的内涵是否能够更加清晰具体?怎样传播?区域市场怎样选择?营销渠道怎样选择和管理?传统品牌在品牌文化传播过程中,应切忌孤芳白赏,要从现代人的视角、以现代人的心态去审视品牌文化。假如品牌的文化传播不能为品牌赋予更切合时代的内容,文化的衰落就等于价值的贬值。老品牌要想改变形象、维持强势品牌的地位,必须进行整合品牌形象推广传播。在总体的传播策略方面,应放弃单纯对产品具体功能的想法,而是把着眼点落在品牌给人们带来的情感享受上。这更要求品牌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假如不能保持持续的传播态势,没有新的信息传播,消费者就又会忘记这个品牌。5.在营销管理方面应推广全员营销的概念品牌再造时营销管理方面的每1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并且不能简单就“营销”谈“营销”,要推广全员营销的理念,制定全员营销的制度和流程,将产品的研发、生产、仓储、运输等都视为营销的环节,才能够保证整体系统运作的协调、有效。6.品牌再造应注意渠道创新渠道创新是1个新的问题,应重视大卖场的渠道,重视农村的市场,注意渠道的沉降。在制定销售渠道策略时,要注意最近几年产品销售渠道的转变、零售终端发生的转变。要取信于经销商,要敢于让经销商盈利,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持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