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假冒专利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申请专利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很多企业对假冒专利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申请专利的常见问题有哪些)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假冒专利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申请专利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希望大家能对假冒专利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申请专利的常见问题有哪些)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假冒专利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申请专利的常见问题有哪些)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假冒专利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申请专利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一、要注意假冒别人专利与冒充专利、专利侵权的界限这里概括为:假冒别人专利是指未经权利人同意,在自己的产品上、广告中标明别人的专利号行为等,实际上根本没有使用专利技术。冒充专利是指在自己的产品上、广告中说自己拥有专利,其实我国根本不存在该专利。专利侵权是指未经别人同意使用其专利技术,也不在产品上标明的行为等。按照刑法规定,仅有第一种情况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尽管有的冒充专利和专利侵权行为在实践中危害很大,在刑法修改以前也不能按犯罪处理,司法解释也不宜作扩大解释,由于这样做,有悖于罪刑法定原则。例如,2001年6月4日,阳谷县法院一审以假冒专利罪,分别判处被告单位河北省霸州怡兆有限责任公司罚金30万元人民币,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10万元人民币。被告人被指控假冒山东阳谷玻璃工艺制品厂的专利产品———双层艺术玻璃口杯,而事实上他们的行为只是未经许可实施别人专利的民事侵权行为,并未发生未经许可使用专利权人专利号的行为,即其自身产品并未加注专利权人专利号,不存在假冒别人专利的行为。这个案例说明了区分假冒别人专利与冒充专利、专利侵权3个不同性质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司法实践中,审判的假冒别人专利罪很少,每一年大约5件左右,而以民事案件处理的专利侵权案件以及冒充专利的行为却时有发生,对正常的市场秩序和专利权人的权益造成破坏,建议对这两种行为情节严重的规定为犯罪。二、假冒外国专利的问题专利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在外国获得专利权后,未在中国获得专利权,就不受我国法律保护,可是冒充这些专利仍然受到专利法的处罚,由于这些产品根本没有使用外国专利,却谎称是利用外国专利制造的,违背了商业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假如有人假冒这些专利,情节严重是否构成犯罪呢?我们认为不以犯罪处理为宜。由于外国专利未在中国获专利权就不受我国法律保护。权利人可按民事案件起诉。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