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知识产权制度起步较早,比中国早100多年,目前已形成颇具其本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其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一)殖民化阶段(1957年以前)1858年印度全境沦为英属殖民地,而印度最早的专利法出现于印度沦为英殖民地的第2年,也就是1859年。当时,英国统治者制定专利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英国专利持有者的利益不受侵犯,从而控制整个印度市场。随后,英国殖民者又相继颁布了《专利及设计法》(1882年)、《发明及设计法》(1888年)以及《专利及设计法》(1911年)。其中,《专利及设计法》(1911年)是印度第一部关于专利保护的综合性立法,该法一直实施至1970年才被《专利法》取代。1847年印度制定了第一部《版权法》。1911年又对《版权法》进行了修订。1914年,印度在修订内容的基础上颁布了新的《版权法》。1947年印度独立后,按照《印度宪法》第372条第1款的规定,印度仍沿用《版权法》。由此可见,印度作为英国的前殖民地,其知识产权立法受英国的影响至深,以至于部分英国殖民阶段的法律还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二)本土化阶段(1958-1990年)1947年独立后,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变,印度着手制定自己的专利法。1970年,印度议会通过了独立后第一部《专利法》,该法规定:授予专利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发明,促进发明的商业化利用,而不是为了垄断专利产品的进口;认可专利的两种形式:产品专利以及工艺专利;药品、食品及农业化学品等产品本身不能授予专利,只对上述产品的工艺过程授予专利等。1957年,印度颁布了新的《版权法》。该法扩大了版权的定义范围,规定作者能够在作品转让七年后及十年转让期到期前重新收回权利;对公共表演、图书馆翻印书籍的做法颁发许可证资质,通过收费或收取版权税的方式管理艺术表演活动。印度政府依据该法于1958年1月设立了版权委员会。1958年,印度颁布了第一部商标法———《贸易和商品标志法》,规定了商标的申请注册和保护。1983年,印度对《版权法》进行了修订,主要内容包含:因教育目的而翻译和复制外国作品必须获得许可;对作者的权利提供充分保护;去除管理方面的一些弊病等。1984年,针对日益增多的盗版现象再次对《版权法》进行了修订。印度从建国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行的都是公营与私营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但在具体政策上采取了一种对公营经济更加偏爱,对私营经济普遍限制的态度。因此,这阶段印度知识产权体制的特点是重在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利益而忽视私人的权利。(三)国际化阶段(1991年-今)印度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质性进展是在1991年的经济改革之后。此前,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印度与发达国家是不同的。印度《专利法》中保护工艺不保护产品的条款一直受到西方社会的强烈批评,可是,政府出于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的考虑而坚持不变。此外,由于印度有关部门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缺乏了解,因而科研机构在对外科技合作谈判中通常不注意知识产权条款,因而无法有效地保护国家、部门和科技人员的利益。还有,不同领域科技工作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各单位通常是各行其道、各自为政。因此,加强知识产权的制度建设迫在眉睫。1991年,印度经济进入实质性改革,拉奥政府宣布实行印度的工业政策。这次工业改革的内容包含:基本取消工业许可证资质;积极鼓励外国投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促进出口;放宽技术引进的限制;修改《垄断与限制性贸易行为法》等。印度政府于1993年公布了新技术政策声明,确立了印度在某些新技术领域,如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超大型计算机、资料的合成与加工、传感器以及计算机软件等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1999年第86届科学大会年会上也突出强调了迎接未来知识经济挑战的问题,并把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明确为今后重点发展的两大知识性产业。印度的上述科技政策以立法形式制定,保证了科技在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政府在科技政策上具有长时间的连续性。这期间,印度的知识产权政策开始国际化的过程。1994年印度签署了TRIPS协定;1998年12月,印度加入巴黎公约,并签署了专利合作条约。在此以前,印度已经签署了《伯尔尼公约》和《国际版权公约》。印度加入WTO后修改专利法和2005年修改专利法代表了新的趋势,表明其产业政策的根本走向开始趋向强调自主创新,更多引进国外资金与技术并与其合作。专利法保护水平提高也有积极作用,能促进企业创新,超越从事仿制药品生产的老路。更重要的,国外先进专利拥有企业不至于害怕技术泄密或被仿冒,而不愿将自己的技术输往印度,特别是顶级技术。2005年专利法修改有利于吸引世界医药企业将技术带到印度,而这都大大促进了印度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