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SA8000标准咨询,SA8000产生背景

  
很多企业对SA8000标准咨询,SA8000产生背景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SA8000标准咨询,SA8000产生背景,希望大家能对SA8000标准咨询,SA8000产生背景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SA8000标准咨询,SA8000产生背景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SA8000标准咨询,SA8000产生背景

SA8000标准咨询

SA8000标准咨询

SA8000文件的编写步骤通常为如下7个:

1.根据企业的必须,开展初始评审,识别社会责任因素及重大社会责任因素,制订重大社会责任因素清单,编写社会责任初始评审报告;

2.根据社会责任政策,重大社会责任因素及技术经济可行性,明确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3.根据SA8000标准要求编写程序,包含:(1)法律法规以及他要求获取和更新程序;(2)管理评审程序;(3)员工培训程序;(4)对内对外沟通程序;(5)文件记录管理程序;(6)应急反应与准备程序;(7)运行监督程序;(8)不符合事项,补救及纠正行动管理程序;(9)内部审核程序;(10)童工救济行动程序;(11)童工和未成年工教育程序;(12)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程序;(13)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14)供应商,分包商和分供商控制程序.

4.策划运行控制程序和作业指导书;

5.将上述各程序规定的部门职能,经补充完善后,提炼汇编到管理手册相应的条款中;

6.将上述各程序规定的主要内容,提炼汇编到管理手册对应的项目中;

7.最后编写没有程序支持的管理手册中的项目.

SA8000的运行测试

SA8000文件编写完成并经批准生效后,便进入运行测试阶段,其目的在于在实践中检验体系的充分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其内容主要包含:

1.SA8000的知识培训.

公司高层经理应着重掌握SA8000的原理,原则,功能以及控制的方法,部门经理应掌握本部门体系要素的主要工作内容,通常员工应着重掌握体系文件中涉及各自岗位的操作标准,规定和程序,以及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2.完善企业内外沟通机制

SA8000该鼓励企业与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当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表现提出质疑时,要求企业应及时调查,处理并作出回复.SA8000对这方面要求很重视,这将有利于确保体系有效而成功的运行,确保标准各要素构成1个完整的,动态的,开放的,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

3.社会责任文件记录管理

SA8000运行过程中有许多信息必须记录和保存,记录文件是维护体系运行的信息资源,是最高管理层进行评审达到的重要依据,也是第三方审核机构重点关注的方面.因此SA8000要求保持企业的记录,证明企业符合体系的要求.

4.SA8000的运行与紧急反应

1个企业的SA8000一旦进入运行阶段,企业各项工作就要符合体系的要求.SA8000要求企业应该在SA8000执行过程中过出现的任何意外和紧急情况,如火灾,洪水或重大伤亡事故,及时制定相关的紧急反应措施,并定期进行测试和演习,确保随时能够启动应变措施,保证紧急措施的有效性.

5.SA8000的运行监督

SA8000的运行具有持续性的重要特征,其持续性要求要按管理体系中的程序规定的频率和方法,对社会责任目标和指标的实施程度,对可能具有重大社会责任影响的过程与活动进行定期监督,一旦发现有不合要求的话,就要立即采取纠正行动.

6.企业对供应商,分包商和分供商的监控

为了对供应商,分包商和分供商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它们能满足SA8000的要求.企业不但要注意评估和挑选较优秀的供应商,分包商和分供商,也要要求他们作出书面承诺,若有必要还能够要求他们向公司通报与其他相关者的业务关系,以能向第三方提交有效的评估资料和证据.

7.不符合事项,补救措施及纠正行动

SA8000标准要求,假如发现违反政策和标准的事项,企业应根据其性质和严重性,安排适当的资源,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和纠正行动.同时还要坚持在不断修正自身缺陷和不足的过程中,及时有效地改进和完善体系.

SA8000的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体系是企业维持和改进SA8000管理体系的1个重要举措和有效表现,是检验该体系是否有效实施所作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和评估.

内部审核的主要内容包含:

1,评估社会责任政策,目标,指标和社会责任表现;

2,SA8000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3,法律法规和SA8000的符合性;

4,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转变;

5,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意见;

6,对内对外信息沟通,供应商,分包商和分供商的控制;

7,意外事故及教训;

8,SA8000的组织结构和职责等.

在进行内部审核时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全面的对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又要注意突出一些重点.内部审核通常采用抽样的方法,但最为关键的是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它将决定内部审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审核过程中应作全面的记录,制作检查表等,并妥善保存,作为以后跟踪审核或外部审核的依据.

SA8000的管理评审

《SA8000:2001》文本要求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要根据该标准的具体要求定期审查,评审社会企业责任政策的运行.

管理评审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i.社会责任政策的适用性和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ii.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目标指标实现的程度;

iii.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运行结果与法律法规,管理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适用性;

iv.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转变及影响;

v.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

vi.其他必须持续改进的地方.

管理评审在内部审核的基础上进行,开展管理评审应制定管理评审计划,程序和方法.管理评审的具体表现是每一年至少召开一次管理评审会议.管理评审会议由最高管理者或其委任的代表主持,高层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参加.评审会议前应完成内部审核;完成对内对外的沟通;完成对供应商,分包商和分供商评估等工作,收集全面的资料供会议评审;评审会议的决定,意见和建议及时形成书面文件并备案;评审会议后及时根据会议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政策,目标,程序和措施等方面的完善意见进行调整和修订.

今日通过对《SA8000标准咨询》的学习,相信你对认证有更好的认识。假如要办理相关认证,请联络我们吧。

SA8000产生背景

SA8000产生背景

迫于消费者日益增大的压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欧美跨国公司都制定了各自社会责任守则,同时,许多行业性的、地区性、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行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制定了各不相同的守则。据ILO统计,这样的守则已经超过400种。跨国公司一方面要推广本公司的社会责任守则,同时,它还要遵守行业性的、地区性的、全国性的乃至全球性的守则,以应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团体的必须。同样,对于一家供应商和制造商,它不得不应对不同顾客的可能各不相同的守则,不得不重复接受不同顾客的工厂审核,零售商、供应商和工厂不得有支出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用于守则的实施,公众和消费者对跨国公司这种缺乏透明度的内部监督制度也很不满意。公司和消费者都希望制定1个类似ISO900标准的、全球通用的社会责任标准,同时建立一套独立的验厂认可机制,提高社会责任审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也避免浪费资源重复审核。

AI项目总监EileenkohlKaufman(考爱玲)强调说,“对工作条件进行监督存在的1个问题,是这些监督都是零散的、时断时续的。因此,我们很难了解企业过去一周的工作条件,也很难把握今后一周将会怎样。我们认为,将企业行为表现的监督与质量体系概念结合起来,提供1个新的体系,能增强我们监督企业工作条件的信心,使我们能够对不同行业和国家的监督的结果进行比较。”“许多企业制定了有关促进员工基本权利、禁止歧视等做法的行为标准。目前此关行为标准多达数百种,这不仅使供应商感到难以适从,并且效率极其低下。”“由于对有关术语缺乏明晰的界定,对行为标准本身的基础缺乏共识,在整治严重违反劳工权利的行为时往往受阻。”

早在1996年,一家瑞士非政府组织曾经建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一套ISO2100社会责任管理国际标准用于第三方验厂,但ISO拒绝了这一建议。SA8000标准的提出源于瑞士通用公证行国际验厂部(SGSYarsleyICS)执行董事RegEasy和美体国际公司(BodyShop)社会审核部高级经理DavidWheeler的一次谈话,他们当时制定1个可用于第三方验厂的社会责任标准,SGS积极支持并赞助制定这一标准。1996年6月,SGS的董事JimKeegan主持了制定社会责任标准意义的首次会议,来自美国和欧洲一些公司和非政府组织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一致同意制订1个可用于审核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经济优先权委员会(CouncilonEconomicPriorities,CEP)作为一家长期研究社会责任及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一直积极支持并参与制定社会责任标准的活动。1997年初经济优先权委员会成立了经济优先权委员会认可委员会(CouncilonEconomicPrioritiesAgency,CEPAA),由CEPAA负责制定该标准,并根据ISO指南62(质量体系评估和验厂机构的基本要求)来评估认可验厂机构。2001年,经济优先权委员会认可委员会(CEPAA)更名为社会责任国际(SocialAccountabilityInternational,简称SAI)

SAI咨询委员会负责起草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它由来自11个国家的20个大型商业机构、非政府组织、工会、人权及儿童组织、学术团体、会计师事务所及验厂机构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名单见附录)。SAI在纽约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就提出了标准草案,最初名为SA2000,最终定名为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并在1997年10月公开发布。2001年12月12日,经过18个月的公开咨询和深入研究,SAI发表了SA8000标准第1个修订版,即SA8000:2001。

美国等西方国家试图把劳工标准纳入WTO框架体系但遭到发展中国家的抵制

劳工标准的问题一直是在国际劳工组织(ILO)内部进行的。1993年,在“乌拉圭回合”谈判的马拉喀什会议上,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在国际贸易规则中设立“社会条款”,把贸易和劳工标准联络起来,其主要目的是想利用政治性标准来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但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反对而未成功;1996年12月,在WTO新加坡部长会议上,美国等国家又企图在世贸组织中成立1个社会条款工作组,再次遭到了发展中国家和国际雇主组织的强烈反对。1999年11月,美国正式向世贸组织提出议案,建议在西雅图会议上成立“贸易与劳工”工作组。

贸易保护主义促使SA8000的产生

随着发展中国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量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对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造成冲击,纺织品服装、玩具、鞋类等相关行业工人失业或薪水水平下降,其工会等相关利益团体要求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日起,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减轻政治压力,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条件及劳工环境的批评指责声日益高涨。

1997年,美国经济优先认可委员会(CEPAA)成立,积极关注劳工条件。尽管其后更名为国际社会责任(SAI),其实际运作条件和CEPAA相同。该机构设计了社会责任8000(SA8000)标准和验厂体系,同时加进了一些国际人权专家认为对社会审核非常重要的因素。SAI顾问委员会有28个成员,14个来自美国,其中1个是SAI的会长,来自亚太地区的成员仅有一人。然而,28人中仅有22人有表决权(6人仅有在正常成员缺席时才有表决权),而美国的14人都有表决权,占近2/3。克林顿政府对SAI标明了极大的支持,并要求与美国签订合同的供应公司尽可能达到SA8000的要求。

今日通过对《SA8000产生背景》的学习,相信你对认证有更好的认识。假如要办理相关认证,请联络我们吧。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