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OHSAS18001体系-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OHSAS18001体系-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

  
很多企业对OHSAS18001体系-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OHSAS18001体系-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OHSAS18001体系-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OHSAS18001体系-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希望大家能对OHSAS18001体系-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OHSAS18001体系-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OHSAS18001体系-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OHSAS18001体系-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OHSAS18001体系-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OHSAS18001体系-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

OHSAS18001体系-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

OHSAS18001体系-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

2.3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

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是清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职业健康安全检查能够发现企业及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2.3.1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的类型

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可分为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日常性检查,即经常的、普遍的检查。企业通常每一年进行2—4次:车间、科室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班组每周、每班次都应进行检查。专职安技人员的日常检查应该有计划,针刘重点部位周期性地进行。

专业性检查是针对特种作业、特种设备、特殊场所进行的检查,如电焊、气焊、起重设备、运输午辆、锅炉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场所等。

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季节特点,为保障安全生产的特殊要求所进行的检查。如春季风大,要着重防火、防爆:夏季高温多雨雷电,要着重防暑、降温、防汛、防雷击、防触电:冬季着重防寒、防冻等。

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包含节日前进行安全生产;综合检查,节日后要进行遵章守纪的检查等。

不定期检查是指在装置、机器、设备开工和停工前,检修中,新装置、机器、设备竣工及试运行时进行的安全检查。

2.3.2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的方法

职业健康安全检查要深入基层、紧紧依靠职工,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好检查工作。

1、建立检查的组织领导机构,配备适当的检查力量,挑选具有较高技术业务水平的专业人员参加;

2、做好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中包含思想、业务知识、法规政策和物资、资金准备:

3、明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既要严格要求,又要防止一刀切,要从实际出发,分清主、次分歧,力求实效;

4、把自查与互查有机结合起来,基层以自检为主,企业内相应部门间互相检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和借鉴;

5、坚持查改结合,检查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整改才足最终目的,一时难以整改的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6、制定和建立检查档案,结合安全检查表的实施,逐步建立健全检查档案,收集基本的数据,掌握基本安全状况,实现事故隐患及危险点的动态管理,为及时消除隐患提供数据,同时也为以后的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奠定基础。

在制定安全检查表时,应根据用途和目的具体明确安全检查表的朴类。安全检查表的主要种类有:设计用安全检查表:厂级安全检查表;车间安全检查表;班组及岗位安全检查表;专业安全检查表等。

安全检查表的制定过程包含:

(1)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明确检查项目和内容由本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工人和安技人员共同总结生产操作的,分析工艺过程和设备特点,从中查明可能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各种潜在危险因素和环节条件。要特别重视总结工人的实际经验,由于它们能够作为科学分析的基础和补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能够组织工人开展事故预测活动,就可能发生的事故、触发事件、事故原因、事故后果、影响范围、预防对策措施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总结。这样做不但可为制定安全检查表奠定基础,也可使工人群众从中受到深刻的安全教育,增长预防事故的知识和本领。

(2)明确检查标准和要求。明确的依据就是国家的各项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标准,以及企业自身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规章制度,技术要求参数,安全操作规程等。

(3)明确检查时间。要根据检查的范围和对象的具体情况,明确检查间隔的时间,如月、日、班、时等。

(4)做出检查表。检查表的每项内容、标准、要求都应力求简洁明了,以便于识别判断和填写检查结果,如能够用“是否”、“有无”等提问式的语句,对设备的检查表可直接写明其工作参数的容许范围等。

制定安全检查表要在安技部门的指导下,充分依靠职工宋进行。初步制定出来的检查表,要经过群众的探讨,反复试行,再加以修订,最后由安技部门审定后方可正式实行。

OHSAS18001体系-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

OHSAS18001体系-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

2.2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

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搞好职业健康安全思想工作,提高新技术企业业职工职业健康安全的认识,协助职工正确认识和学习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是认真执行职业健康安全规程的前提和保证。因此《中华人民共利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要“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1995年劳动部颁布了《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

2.2.1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

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有思想教育、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典型事故教育。

思想教育包含思想认识教育和劳动纪律教育,思想认识教育主要是通过职业健康安全政策、法规方面的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政策水平,正确理解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严肃认真地执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劳动纪律教育主要是使管理人员和职工懂得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对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遵守劳动纪律的自觉性,保障安全生产。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包含生产技术知识、基本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和专业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生产技术知识是指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技术过程、作业方法或工艺流程、产品的结构性能,所使用的各种机具设备的性能和知识,以及装配、包装、运输、检验等知识。

基本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是指企业内特别危险的设备和区域以及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常见问题;有关电器设备的基本安全知识;有毒、有害的作业防护:通常消防规则;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以及伤亡事故的报告办法等。

专业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是指某—特殊工种的职工必须具备的专业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包含锅炉、压力容器、电气、焊接、起重机械、防爆、防尘、防毒、瓦斯检验、机动车辆驾驶等专业的安全技术及工业卫生技术知识。

典型事故教育是结合本企业或外企业的事故教训进行教育,通过典型事故教育能够使各级领导和职工看到违章行为、违章指挥给人民生命和国家则产造成的损失,提高安全意识,从事故中吸取教训,防上类似事故发生。

2.2.2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

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厂长、经理主要应进行国家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知识及安全文化,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教育。

技术干部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包含: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本职安全生产责任制;典型事故案例剖析;系统安全工程知识;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

对行政管理干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以及他们本职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内容应包含:国家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职业健康安全标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职业卫生知识、安全文件,工伤保险法律、法规,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程序,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

班组长和安全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内容包含: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识、技能及本企业、本班组和一些岗位的危险因素、安全常见问题,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抢救与应急处理措施等。

2.2.3企业工人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

企业工人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主要有三级教育、特种作业教育和经常性教育三种形式。

三级教育是指企业新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厂级安全教育由企业主管厂长负责,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内容应包含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通用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本企业职业健康安全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案例等项内容。车间级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实施,内容包含本车间职业健康安全状况和规章制度,主要危险因素及安全事项,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班组级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由班组长组织实施,内容包含遵章守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间工作衔接配合的职业健康安全事项,典型事故案例,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等项内容。

特种作业教育是指对接触危险性较大的特种作业人员,如电气、起重、焊接、驾驶、锅炉、压力容器等工种的工人所进行的专门安全技术知识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通过脱产或半脱产培训,并经严格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操作。这种培训至少每一年一次。此外,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投产前,也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和培训参加操作的岗位工人和有关人员。

对职工应进行广泛的经常性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要在生产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不断。通常的教育方法是班前布置、班中检查、班后总结,使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化。重点设备或装置大修,应进行停车前、检修前和开车前的专门安全教育,安技部门应配合主管部门和检修单位进行教育,以确保安全检修。企业应集中力量确保安全检修。对重大危险性作业,作业前施工部门和安技部门必须按预定的安全措施和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否则不能作业。

此外,企业职工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1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必须进行相应的车间级或班组级职业健康安全教育。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