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ISO9001认证生产现场的审核要点,ISO9001认证施工现场怎样创建与控制安全

  
很多企业对ISO9001认证生产现场的审核要点,ISO9001认证施工现场怎样创建与控制安全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SO9001认证生产现场的审核要点,ISO9001认证施工现场怎样创建与控制安全,希望大家能对ISO9001认证生产现场的审核要点,ISO9001认证施工现场怎样创建与控制安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ISO9001认证生产现场的审核要点,ISO9001认证施工现场怎样创建与控制安全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ISO9001认证生产现场的审核要点,ISO9001认证施工现场怎样创建与控制安全

ISO9001认证生产现场的审核要点

ISO9001认证生产现场的审核要点

生产现场对制造业而言,即生产车间,对服务业而言主要指服务现场地包含加工部分,如宾馆饭店的后国、维修业的修理现场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最终落实到产品质量上,生产现场是产生产品质量的关键场所,也是执行落实组织方针、目标,落实体系各项要求的主要部门,因此对生产现场的审核尤为重要。 生产现场应审核什么条款生产现场以审核7.5为主,尤其是7.5.1、7.5.2,这些条款的实施只能在生产现场完成,8.1.4中的过程(工序)检验通常也在生产现场进行。同时,生产现场是执行落实各条款的主要部门,如车间的文件、记录是否得到控制(4.2),计量器具(卡尺、秤、仪表等)是否满足7.6要求,生产环境(环境温度。湿度、空气中灰尘颗粒数等)是否满足工艺要求(6.4),原资料、外协件的质量是否适宜(7.4),对不合格品怎样标识、评审、处置(8.3),怎样运用统计技术(8.4),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自我完善机制的执行(8.5)。此外,组织方针、目标的理解、贯彻落实也体现在每个工人身上(5.3、5.4),生产资源、人力资源能否满足生产必须(6.2、6.3)等。这些要求尽管在管理层和主管科室均进行了审核,但单凭主管人员的回答或记录,不能说明对这些要素的执行程度,仅有通过对生产现场验证、与工人的交谈才能作出结论。

审核的方法及要求对同一条款的审核,车间与管理科室是不同的。对管理科室主要查对该要求怎样管理和控制,而对车间的审核则侧重于执行。对车间办公室的审核,审核员仅了解车间在体系中的职能分配、工艺流程、合同完成情况,原资料的质量、设备、资源状况,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控制,以及设备的维护、保养、纠正、预防措施即可,而应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对生产班组生产过程的审核上。

对生产/服务过程的审核,必须按工艺流程(工序)或识别的服务过程—一审核。当工序较多时,可适当抽样,但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必须审核,通常工序可适当抽样,确保过程真实受控。

对工序的审核,应使用“过程方法”,即—一审核该过程(工序)涉及的要求。以硬件产品生产企业为例,审核某一道工序的检查内容如下:检查该工序使用的图纸、工艺文件,评价文件的充分性、适宜性、可操作性,并检查文件受控情况(7.5.1a),b)4.2.1、4.2.3);对照工艺,检查现场的环境温度、湿度等(6.4,有要求时);对照工艺,观察工人实际操作情况,评价是否按工艺操作;对照工艺、图纸检查设备的精度、吨位是否适宜(7.5.1C);观察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显示数值是否在规定公差范围内(7.5.1d)、e),并查前一段阶段监控记录;观察该工序产品(半成品)的产品标识、检验试验状态标识(7.5.3);观察该工序产品(半成品)的产品防护,搬运方法及对前面已.加工部位的防护(7.5.5);观察测量仪器(卡尺、千分尺、台秤、天平、温度表、压力表等)是否在有效期内,能否满足被测对象的精度要求(7.6);询问操作工人对公司方针目标的理解与执行,以及参加培训的情况,体系运行过程中问题的沟通情况;实际动手测量该工序加工的产品符合情况。假如该工序为特殊工序,除以上审核外,还应审核人员资格。能力及设备能力(GP值),对工艺方法进行鉴定等。

ISO9001认证施工现场怎样创建与控制安全

ISO9000认证中心:施工现场怎样创建与控制安全

一、施工现场责任制落实到人

工程施工中本项目首先编制、签订各各级别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且在施工工程中把责任制落实到每人,形成了逐级管理的模式并且每月由项目经理进行考核。这样对我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先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二、对现场非正常事件作为安全控制重点

工程施工中首先采取编制安全技术方案的办法,对措施进行优选,按照有关工艺流程制定作业程序指导文件,经会审批准后,由制定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向参与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实施生产有序控制。除此之外,项目部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加强作业场所的日常化安全巡查,抓防范重点总揽全面不留死角,使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1、制定起重机械安全运行规定,明确每台设备的运行工作半径,配齐灯光违音信号,加强设备自身技术指标和联络指挥信号的管理。

2、建立设备档案,形成管理网络,实施作业标准化。

3、对设备实行“六定,即:定专人负责操作管理,定安全操作规程,定维护保养制度,定周期检修,定安全监督人员,定设备运行范围。

4、制定设备操作人员的五项守则:a.实行定人定机持证上岗操作;b.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周期加油;c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交接班制度;d.确保安全防护装置和绳索锁定装置牢固可靠;e.发现隐患立即报告,不带病作业。确保设备满足16字要求,即:“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规范、可靠、稳定。

四、防止各类电气事故由于我项目部施工临时用电比较复杂,电源线的布置须随着施工作业面的转变而随之转变,因此很难实现用电标准化。那么,确保电气设备的可靠,加大硬件投入,彻底改善电气系统的标准等级,规范化的管理是防止各类电气事故的保证。

(1)彻底淘汰工地临时配用的塑料胶质电线,按负荷配置同规格同型号的绝缘电缆。

(2)电动机械、电焊设备按电器安全规定做可靠接零接地处理。电焊条夹钳和焊接把线始终保持绝缘状态。

(3)凡是手持电动工具、混凝土振捣器(变频机)、焊接机械、移动频繁的照明线路都安装高灵敏度的漏电短路开关。做到一机一闸一护。

(4)坚持对电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和触电事故现场急救知识的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5)局部临时架空电线按照电业安全技术规范布设,杜绝私搭乱接现象。(6)对照《施工用电安全检查表》表列项目,定期组织专项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就地责成分包单位落实整改。

通过采取以上几个方面的措施,我们建立了有效的安全隐患排查小组和制度,实现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零隐患过程控制。在以后的施工生产活动中,我们将进1步完善施工现场的零隐患排查制度,充分运用先进的综合安全管理技术,始终不渝地坚持“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安全生产,认真实践扎实工作,以此来更有效保护广大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并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