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ISO9001:数据统计分析控制程序,ISO9001: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很多企业对ISO9001:数据统计分析控制程序,ISO9001:质量记录控制程序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SO9001:数据统计分析控制程序,ISO9001: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希望大家能对ISO9001:数据统计分析控制程序,ISO9001: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ISO9001:数据统计分析控制程序,ISO9001: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ISO9001:数据统计分析控制程序,ISO9001: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ISO9001:数据统计分析控制程序

ISO9001:数据统计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规范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运用,以证实质量体系的适宜性与有效性,为寻求持续改进的机会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与本公司产品、过程及质量体系相关的数据的明确、收集和分析。

3.职责

3.1总经办:负责制定数据收集、分析、评价及处理方法和质量体系运行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3.2营销部:负责对产品市场信息、顾客需求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3.3品管部:负责产品质量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3.4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主管范围内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

4.作业程序

4.1数据需求

4.1.1公司收集下列数据:

顾客满意度信息。

产品质量信息。

过程能力信息(包含工单质量分析表、设备管理等有关的信息)。

采购信息(交付、价格、质量、时间等)。

合同执行及交货信息。

市场信息。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信息等。

4.2数据统计分析

4.2.1品管部根据生产情况对每个“生产工单”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工单质量分析表”;每周就所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质量分析并填写每周质量事故分析表。

4.2.2品管部每月对产品的质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编制“品管部月度报告”,内容包含进料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中产品的质量状况和趋势、产品因质量退货情况及改进的建议等,“品管部月度报告”报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及相关责任部门。

4.2.3营销部对顾客的满意度情况进行监控,并且每季度对前一阶段的服务情况,如公司产品满足顾客要求的情况,服务取得的效果,服务中存在的不足,顾客意见,顾客投诉,交货准时性及售后服务等进行总结并填写“营销总结报告”,分发总经理、管理者代表、生产部、品管部等相关部门。

4.2.4物控部对采购的过程进行监控,并在每一年的十二月份,根据所购物资的质量、交货准时性、价格及服务质量等对供应商做一次全面的评价,具体要求按《供方评审控制程序》执行。

4.2.5总经办对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并在管理评审前,对收集的质量体系运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报总经理、品管部、生产部及相关部门。

4.2.6生产部、技术部、设备部对影响生产过程的各种因素,如设备完好率、产品合格率、生产任务完成率等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过程的特性与发展趋势。

4.3数据统计分析的运用

4.3.1数据统计分析时,应考虑将结果与相应的质量目标和规定进行对照,以用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与有效性。

4.3.2针对其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具体要求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4.4本公司使用的统计技术有:

排列图。

不合格率控制图。

其他的描述性统计技术等。

4.5统计技术使用的基本要求

统计技术的应用应本着科学、适用、经济的原则。

根据准确、真实的数据得出统计结果。

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以找出主要的质量问题,为改进质量提供信息

4.6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下列信息:

顾客满意程度。

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过程、产品的特性及趋势,以及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供应商产品质量情况(供方)。

4.7统计技术的验证

总经办,品管部对各部门采用的统计技术适用性及可操作性进行验证,并对验证有效的统计技术进行推广。

5.支持性文件

5.1《供方评定控制程序》

6.记录

工单质量分析表;品管部月度报告;营销总结报告

ISO9001: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ISO9001:质量记录控制程序(ISO9001六个主要程序)

1 目的

规范质量记录的管理,客观、准确地反映质量活动和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为产品的可追溯性以及采取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所有记录。

3. 术语

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4. 职责

4.1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相关质量记录的审批。

4.2 各部门负责相关质量记录的编制、填写、收集、保存、归档、移交、处理。

4.3 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审查质量记录控制的实施情况。

4.4 总经办文控员负责对质量记录进行编号。

4.5 质量记录的填写人员,对所记录的每1个数据文字负责。

5. 作业程序

5.1 凡质量体系中的记录、报告、检验和验证数据等,均属“质量记录的范围。质量记录能够是表格、图表、报告、磁带、磁盘、照片等形式。

5.2 编制、审批、标识、发放

5.2.1 质量记录的编制

根据工作的必须,由各使用部门科学合理的编制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要求设计美观、格式清晰、项目明确、填制方便,能实现使用目的。

质量记录的编制应尽可能全面,能反映产品质量形成过程和结果以及质量体系运行的情况和效果,能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

5.2.2 质量记录的审批、标识和发放

经部门负责人或公司领导审批的质量记录样稿,由总经办负责对其进行唯一性标识编号。

总经办文控员编制公司《质量记录样册》,每一份质量记录均有唯一的编码。

质量记录编号标识后由使用部门进行发放、使用。

5.3 质量记录的填写

5.3.1 填写时,字迹应清晰、真实,并按要求正确填写,且不得随意涂改;如有错误,用划线的方式进行更正,并签名,必要时标明日期。

5.3.2 使用蓝色或黑色圆珠笔、水笔、碳素笔填写;不得使用铅笔,彩笔填写(财务工作上有特别要求的除外)。

5.3.3 各部门的负责人对本部门的质量记录进行审核、监督、管理。

5.4 质量记录的更改

5.4.1 各相关部门根据质量活动实际运行情况,需变更质量记录时,需经部门负责人/公司主管领导审批。质量记录样式更改时,应给予新的版号。

5.4.2 因需增加客观证据而增加产品质量记录或体系运行记录时,按本程序5.2.2执行。

5.4.3 记录使用部门应对更改后失效的质量记录表格作回首处理,以防误用。

5.5 质量记录的管理

5.5.1 收集、整理

a. 在每一项质量活动/过程结束后,该项质量活动/过程的负责人应将该项记录整理后交相关部门。

b. 质量记录的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求,将质量记录复制后分发至有关部门。

5.5.2 查阅、借阅

a. 已归档的质量记录,借阅时应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

b. 经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意,可查阅其质量记录。

c. 所有记录的原件一律不借给公司以外的单位/人员。

5.5.3 质量记录的标识、贮存和保护

a. 各相关部门,每一年1月份时对上年的质量记录按类别装订成册,做好名称、部门、时间等标识,保存在适当的地方,以便于查阅,并注意防虫鼠、防潮等工作以防止质量记录的损坏、变质和丢失。

采用其它媒介的质量记录,也应有相应的贮存条件,如磁盘等,必要时复制备份。

5.6 外来质量记录的控制

5.6.1 供应商提供的物资,其有关的质量记录,由物控部向品质部移交。由品质部管理。

5.6.2 顾客的质量投诉,由营销部移交品质部,由品质部进行管理。

5.6.3 其他外来记录由相关部门保存。

5.7 质量记录的检索

各部门应对本部门的质量记录进行定期的整理、归档,并编制质量记录清单或台帐,以便于查阅和检索。

5.8 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

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通常为两年,具体见《质量记录目录》。

5.9 质量记录的处理

5.9.1 已超过保管期或无查考价值的质量记录,可进行销毁处理。

5.9.2 需销毁质量记录时,由其管理员填写《文件销毁申请单》,经质量记录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文件管理员负责销毁。

6. 相关文件

6.1 《文件控制程序》

6.2 《文件编号规定》

6.3 《质量记录样册》

6.4 《质量记录目录》

7. 记录

质量记录清单;文件借阅登记表;文件销毁申请单;

质量记录控制流程图: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