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IATF16949与TS16949认证条款不同点,IATF16949怎样应用好几个平衡

  
很多企业对IATF16949与TS16949认证条款不同点,IATF16949怎样应用好几个平衡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ATF16949与TS16949认证条款不同点,IATF16949怎样应用好几个平衡,希望大家能对IATF16949与TS16949认证条款不同点,IATF16949怎样应用好几个平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IATF16949与TS16949认证条款不同点,IATF16949怎样应用好几个平衡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IATF16949与TS16949认证条款不同点,IATF16949怎样应用好几个平衡

IATF16949与TS16949认证条款不同点

IATF16949与TS16949认证条款不同点

7.2.1.1 在职培训

对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的岗位,组织应对新上岗或调整工作的人员提供岗位培训

,包含合同工和代理工作人员。应将不符合顾客要求带来的后果告知对质量有影

响的工作人员。

7.5.3.2.1 记录的保存

"组织应明确、文件化和实施记录保存过程。记录的控制应符合法律、法规、组

织和顾客的要求。

生产零件批准、工装记录,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或同等)记录、采购订单等以及

修改应保持的时间长度,即零件(或零件族)生产和服务的在用时间,再加上一

个日历年,除非顾客或监管机构另行规定。"

8.2.1.2 顾客沟通-培训

组织应确保负责完成顾客沟通的人员,能完成沟通要求相关的顾客指定的培训,

包含但不仅限于产能报告、纠正措施报告、物流信息以及顾客门户平台。

8.2.2.1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明确-补充

"这些要求应包含已识别的回收利用、环境影响及特性,作为组织的产品及制造

过程的知识。

要符合8.2.2,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与资料获取、存储、搬运、回收、销毁、

处置有关的所有适用的政府、安全、环境规定。"

8.2.3.1.3 组织制造可行性

"组织应采用跨职能小组的方法来评估、确认和文件化所提出产品的制造可行性

,包含风险分析和能力分析。

这些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评估现有运行的有效性。优先风险和相关的缓解措施应被

识别并传达给顾客。"

8.3.2.2 设计和开发策划-培训

组织应明确过程,以明确在报价阶段、项目开发阶段、生产阶段与顾客接触的人

员的培训需求。适当时,应对人员进行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或同等)和相关顾客

特殊要求(CSR)方面的培训。这种培训的记录应能够提供。培训应包含。但不限

于以下内容:FMEA、制造过程控制和控制计划。在每一组织中能支持顾客的制造

或设计中心场所的人员,应能通过顾客的门户平台访问并能力使用必要的可用的

计算机软件。按照要求对组织的人员提供顾客特殊要求、纠正(或预防)措施、

计算机应用软件有关的培训。

8.3.3.1 产品设计输入

"组织应确识别、文件化和评审产品设计输入要求,以作为合同评审的结果。产

品设计输入要求包含,但不限于以下:

产品规范,包含但不限于,特殊特性(见8.3.2.1);

a)边界和接口要求;

b)标识,可追溯性和包装

c)对设计替代的考虑;

d)包含从可行性分析角度对输入要求的风险以及组织减轻/管理风险的能力的

评估

e)符合产品要求的目标,包含防护、可靠性、耐久性、适用性、健康、安全、

环境、开发进度和成本;

f)顾客识别的目的国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如提供;

g)嵌入式软件要求。

组织应有1个过程,将从以往设计项目、竞争产品分析(标杆)、供方反馈、内

部输入、现场数据以及他相关来源获取的信息推广应用于当前或未来有相似性质

的项目。"

8.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组织应识别、文件化并评审制造过程设计输入要求,包含并不限于以下:

a)包含特殊特性在内的产品设计输出数据;

b)产能、过程能力、进度和成本的目标;

c)可替代的制造技术;

d)顾客要求,如有;

e)以往开发的经验;

f)新资料;

g)产品搬运及人体工学要求,和

h)制造设计和装配设计

制造过程设计应包含与问题的程度相适宜的防错方法的使用,并与遇到的风险相

适应.

IATF16949怎样应用好几个平衡

IATF16949怎样应用好几个平衡?

1. 目的之一: 持续改进

IATF16949关注持续改进。体现在:应用方针、目标、纠正预防措施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改进公司经营过程中各流程的有效性改进;应用统计过程控制、失效模式分析、测量系统分析等方法控制产品特性及制造过程参数变差的控制及减少。

组织能够在质量、技术、安全、环境、激励等方面应用持续改进,但选择改进方案时还应考虑运营成本的因素。组织通过对以上方面的有效改进方案,往往可能通过方法的改进、资源的提供等来实施。这就必须增加运营成本。因此,组织针对改进项目采取的对策应将改进的有效性同成本的最佳控制一起考虑,已达到有效和效益的最佳。

2. 目的之二:缺陷预防

IATF强调缺陷预防。体现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失效模式、控制图、控制计划的应用等方面。识别或暴露可能存在失效,并加以控制。以降低风险。下图是预防缺陷与解决问题的图示,清楚显示了缺陷预防的重要。

X代表人

同时,在上图中也体现了在预防缺陷的同时,组织仍必须重视对已有的缺陷实施纠正措施。解决已发生的不良。达到企业品质控制的不断改善及提高。

3. 目的之三:减少变差和浪费

组织通过体系的有效实施,包含流程优化、持续改进、缺陷预防等应用可达到减少变差和浪费的目的。通过对质量成本的统计分析,可为减少变差和浪费提供改进信息及改进有效性监控。要减少变差和浪费必须通过降低损失成本来体现。质量成本包含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损失成本。

从上图能够看出,要减低损失成本,必须增加预防成本,其交叉点为最佳平衡点。因此,组织在实施降低损失成本计划时必须考虑预防成本的增加。以达到组织的最佳收效。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