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IATF16949对财务的通用要求,IATF16949对采购的通用要求

  
很多企业对IATF16949对财务的通用要求,IATF16949对采购的通用要求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ATF16949对财务的通用要求,IATF16949对采购的通用要求,希望大家能对IATF16949对财务的通用要求,IATF16949对采购的通用要求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IATF16949对财务的通用要求,IATF16949对采购的通用要求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IATF16949对财务的通用要求,IATF16949对采购的通用要求

IATF16949对财务的通用要求

IATF16949对财务的通用要求

一、财务资源

财务资源是一切资源的保证基础,故明确财务资源需求和明确财务资源来源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ISO9004:2000之6.8明确要求:管理者应当策划、提供并控制为实施和保持1个有效和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需的财务资源。管理者还应当考虑开发创新性的财务方法,以支持和鼓励组织的业绩改进。

通常,组织应当结合对其他资源的策划结果,如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的策划,来明确质量体系的各项活动、过程以及产品过程的改进对财务资源的需求;同时,还应明确从何处获得财务资源,怎样进行分配以及分配资源的进度,从而为有效控制财务资源奠定基础。在财务资源控制方面,组织应实时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与计划相比较,及时发现和分析财务资源计划的偏差,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调整。管理者要想实现对财务资源的有效策划、提供和控制,还应当考虑开发创新性的财务方法,以支持和鼓励组织的业绩改进。

提高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可能对财务结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 在组织内部,减少过程和产品的故障,或减少资料和时间的浪费;
  • 在组织外部,减少产品故障,降低因担保而引起的赔偿费用,以及减少因失去顾客和市场所付出的代价。

组织能够通过财务状况分析报告来阐明上述问题,明确效率低或效果差的过程,为采取改进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除此之外,组织还应考虑将于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有关活动的财务报告和与产品质量有关的财务报告应用于管理评审,在管理评审中对财务资源的适宜性做出分析,并对后续活动和过程所需资源进行策划。

二、产品实现的支持过程

最高管理者应当确保产品实现和支持过程以及相关的过程网络有效高效地运行,从而使组织具备满足相关方的能力。

产品的实现过程使组织或的增值的产品,产品的支持过程对组织也是必要的,它能够间接产生增值。与财务有关的活动,正是产品实现的主要支持活动之一。

三、体系业绩的测量和监视之财务测量

管理者应当考虑将过程有关的数据转换为财务方面的信息,以便提供对过程的可比较的测量并促进组织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

财务测量包含:

  • 预防和鉴定成本分析;
  • 不合格成本的分析;
  • 内部和外部故障成本的分析;
  • 寿命周期成本的分析。

四、体系业绩的测量和监视之过程的测量和监视

组织应采取适当的测量方法,并实施测量,以评价业绩。这些测量应当纳入过程,并在过程管理中实施。

按照组织的设想和战略目标,测量应当用于日常工作的管理,用于十一进行渐进的或连续的持续改进的过程的评价,以及突破性项目的过程的评价。

过程业绩的测量应当兼顾个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对于财务方面则应当着眼于财务业绩、投入产出比、费用的分配与降低等。

五、数据的分析

决策应当给予多测量所获得的数据和按照标准规定所收集的信息的分析。

组织应当分析各种数据的来源,以便对照组织的计划、目标和其他规定的指标评价组织的业绩并明确改进的区域,包含相关方可能的利益。

基于事实决策要求进行有效和高效的活动,如:

  • 有效的分析方法;
  • 适宜的统计技术;
  • 基于逻辑分析的结果,权衡经验和直觉,做出决策并采取措施。

数据统计分析有助于明确现有或潜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因而可直到组织作为改进所需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决定。

为使管理者对组织的总体业绩作出有效评价,组织应当汇总和分析来自各部门的数据和信息。组织整体业绩的表达方式应当是和组织的不同层次。组织可使用分析结果,以明确

  • 质量经济性、财务和市场有关的业绩。

六、组织持续改进

考虑产品实现过程——效率:以实践和费用于衡量的单位产品所耗用的资源。

支持改进过程的输入通常包含财务数据。

IATF16949对采购的通用要求

IATF16949对采购的通用要求

一、采购过程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对评价和控制采购产品的有效和高效的采购过程做出规定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从而确保采购的产品能满足组织的需求和要求以及相关方的需求和要求。

对供方及采购的产品的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应取决于采购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

组织应考虑在与供方沟通时使用电子媒介,从而达到对要求的最佳沟通。为了确保有效和高效地实现组织的业绩,管理者应确保在明确采购过程时考虑以下活动:

——及时、有效和准确地识别需求和采购产品规范;

——评价采购产品的成本,考虑采购产品的性能、价格和交付情况;

——组织对采购产品进行验证的需求和准则;

——独特的供方过程;

——考虑合同的管理,包含供方和合作者的协议(包含年度采购计划);

——对不合格采购产品进行更换的保证;

——物流要求;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产品的防护;

——文件,包含记录;

——对采购产品偏离要求的控制;

——进入供方的现场;

——产品的交付、安装或应用的历史;

——供方的开发;

——识别并减轻与采购产品有关的风险;

组织应与供方共同制定对供方过程的要求和产品规范,以利用供方的知识使组织获益。组织也应吸收供方参加与其产品相关的采购过程,以提高组织采购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这也有助于组织对库存量的控制和获取。

组织应规定有关采购产品的验证、沟通和对不合格做出反应等方面的记录的需求,以便证实其符合规范的要求。

二、控制供方的过程

组织应建立有效和高效的过程,以识别采购资料的可能的来源、开发现有的供方和合作者,以及评价他们提供所需产品的能力,从而确保整个采购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控制供方过程的输入可包含:

——对供方相关经验的评价;

——供方与其竞争对手相比的业绩;

——对采购产品的质量、价格、交货情况及对问题的处理情况的评审;

——对供方的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并对其按期、有效和高效地提供所需产品的潜在能力的评价;

——检查供方有关顾客满意程度的资料和数据;

——对供方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以确信供方在整个预期供货及合作期间的履约能力;

——供方对询价、报价和招投标的反应;

——供方的服务、安装和支持能力以及满足要求的历史业绩;

——供方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意识和遵守情况;

——供方的物流能力,包含场地和资源;

——供方在公众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以及被社会认可的情况;

——所有采购资料都必须符合现行的政府法规和安全规定(QS9000要求);

——如顾客有经批准的分承包方名单,则供方必须从该名单上的分承包方处采购有关资料。其他分承包方仅有经顾客工程部门批准并列入名单后,方可选用;

——分承包方的评价:供方应:1、满足分合同要求(包含质量体系和特定的质量保证要求)的能力评价和选择分承包方,必须有分承包方选择体系,以能否符合要求的能力做为选择的依据;2、 明确供方对分承包方实行控制的方式和程序。这种方式和程序取决于产品的类别以及分承包的产品对成品质量的影响。适当时,还取决与已证实的分承包方能力和业绩的质量审核报告和/或质量记录;3、建立并保存合格分承包方的质量记录,也可使用非“批准的承包方名单的方法来满足此要求。

——分承包方的开发是指为改进分承包方的基本质量体系所开展的活动,(如合同、研讨会、调查、纠正/预防措施、文件化等);开发的先后次序月应以分承包方在QS9000方面的必须及产品/过程的重要性来明确;采用顾客选定的分承包方不能免除供方确保分承包方的零件、资料和服务质量的责任。

——分承包方的交付计划:供方必须要求分承包方具有100%的按时交付的能力,供方必须提供必要的策划资料以使分承包方能满足此期望要求;供方必须建立监视分承包方交付能力的体系以必要时采取的纠正措施。附加运费的记录必须包含供方和分承包方两者交付的费用。

——采购产品的验证:1、当供方提出在分承包方货源处对采购产品进行验证时,供方应在采购文件中规定验证的安排以及产品放行的方式;2、当合同规定时,供方的顾客或其代表应有权在分承包方处和供方处对分承包方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进行验证。供方不能把该验证用作分承包方对质量进行了有效控制的证据。3、顾客的验证既不能免除供方提供可接收产品的责任,也不能排除其后顾客的拒收。

管理者应考虑在供方未能履约时保持组织业绩以及使相关方满意的措施。

三、供方及合作关系

与供方互利是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之一,故供方和合作者的关系是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应当与供方和合作者建立合作关系,坦诚明朗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提高增值过程(即能够带来价值的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组织通过处理好与供方和合作者的关系,可获得如下各种增值机会:

——优化供方和合作者数量,即使供方和合作者数量最佳。最合理、最佳的供方和合作者数量应当是建立在组织与供方和合作者双方共同互利的基础上的,这一点有赖于组织及顾客自身的需求;

——在双方组织的合适层次上进行双向沟通,从而促进问题的迅速解决,避免因延误或争议造成费用的损失;

——在确认供方的过程能力方面与其合作;

——采取多种方式监控供方交付合格产品的能力,假如组织能够通过过程能力测定和产品质量审核等方法确认供方具有持续提供符合质量、符合顾客要求和期望的产品的能力,则可减少甚至取消类似于进货检验等重复验证程序;

——鼓励供方实施业绩的持续改进方案并参与其他联合改进的启动工作,最终实现组织业绩的全面改进,更好地满足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让供方参与组织的设计和开发活动,共享知识,并对合格产品的实现和交付过程予以改进,从而有效和高效地改进工艺水平;

——让合作者参与采购需求的识别并明确共同的发展战略、共享利润、共担风险、共同以高创造价值的能力;

——对供方和合作者做出的努力和获得的成绩进行评价并给予承认和奖励,进1步优化成本和资源的利用,提高供方和合作者参与业绩改进的意识。

四、采购信息

组织应确保采购的产品有书面程序,以明确怎样保证符合规定要求。

——对供应商管理及开发上,应使用利于统计分析的电子表格、数据库等工具;

——采购订单应有一定的规则,要有统一的采购订单格式;

——采购的产品或服务,都必须有完整、清楚的描述。必须在采购单上说明对产品质量及货期等的要求;

——采购文件在发出以前必须经过审查和批准。

五、合格的供应商应具备下列特征:

  • 中高管理层有正确的经营理念、行为导向;
  • 有适宜的行政组织机构;
  • 有健全的行政管理规范;
  • 有适宜的品质保证组织机构;
  • 有健全的品管制度;
  • 有一定的人力资源配备,包含技术人员、品管人员等;
  • 有一定的设备资源配备,包含生产设备、检验设备等;
  • 有一定的生产场地、生产规模,生产环境良好;
  • 有一定的技术力量,有健全工艺技术资料、操作指导书等;
  • 能提供稳定、品质一流的原资料。

六、挑选合格的供应商应遵循的步骤:

1、了解、调查市场,收集供应商资料;

2、对初选供应商,要求其提供样品;

3、对样品进行检验;

4、对样品进行小批量试生产;

5、对样品进行中批量试生产;

6、对样品进行大批量试生产;

7、组成考察小组,现场考察、考核供应商;

8、初步明确为合格供应商。

七、对供应商评估应包含:

1、信用评估:

  • 公司规模,组织形态、人员编制、员工数;
  • 公司产品种类、比率、市场占有率、设备状况;
  • 公司经营者的经验、性格、能力;
  • 员工教育、人才长期培养计划、人力资源计划;
  • 公司组织图、职责分区、权限;
  • 公司经营、生产极其其他事务处理状况
  • 员工作业态度、出勤率、流动率、薪资水准;
  • 员工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制度;
  • 价格竞争力
  • 资金制度、经营方针、投资计划。

2、技术评估:

  • 开发、设计、生产技术组织
  • 设计及技术人员水准;
  • 人员对机械使用正确性、熟练度、设备维护改良能力;
  • 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 技术来源及人才培养;
  • 设计改良程度;
  • 不良改良能力;
  • 技术未来发展性。

3、设备评估:

  • 工作场所的整理、整顿;
  • 工量具的管理;
  • 制造设备、生产线的布置;
  • 制造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 仪器校验系统及场地固定规划;
  • 仪器校验周期性;
  • 校验后仪器日期标识;
  • 制造设备的维护;
  • 品管仪器稽核办法;
  • 检测设备是否充足。

4、生产管理评估:

  • 产销计划;
  • 生产作业标准;
  • 设备、人员和作业调配;
  • 生产设备故障对策;
  • 生产线品质不良对策;
  • 生产改善活动;
  • 资料计划及存量管理办法;
  • 生产管理人员的经验、知识、能力;
  • 库存管理;
  • 定期召开产销协调会。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