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认证的流程
HACCP所需资料清单
1、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QS生产许可证资质等(副本盖公章)
2、公司人员名单
3、组织架构图
4、生产食品清单
4、主要设备/工具清单、监测设备清单(型号/数量/生产厂家)
5、平面图、设备布置图、人流物流图、供排水图
6、主要产品的执行标准,假如是企业标准必须有备案
7、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清单包含用量等信息;
8、产品检验报告、水质检测报告等资料;
HACCP认证依据
国家认监委2002年第3号文件《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的要求;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以及应用准则》的要求;
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HACCP体系认证的意义
HACCP从生产角度而言是安全控制系统,是使产品从投料开始至成品保证质量安全的体系,假如使用了HACCP的管理系统最突出的优点是:
1、使食品生产对最终产品的检验(即检验是否有不合格产品)转化为控制生产环节中潜在的危害(即预防不合格产品);
2、应用最少的资源,做最有效的事情。
HACCP是决定产品安全性的基础,食品生产者利用HACCP控制产品的安全性比利用传统的最准。终产品检验法要可靠,实施时也可作为谨慎防御的一部分。HACCP作为控制食源性疾患最为有效的措施得到了国际和国内的认可,并被FDA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批准。
1.危害分析:要从原料的生产、加工工艺步骤以及销售和消费的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多种危害(包含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的危害)进行明确,并评价其相对的危害性,提出预防的措施。
2.关键控制点(CCPS)的明确:关键控制点是指那些若控制不力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从而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环节。通常说来,关键控制点要少于6个。一旦被明确为关键控制点则都要照例进行监测。因此说,关键控制点的选择是HACCP系统的主要部分。
3.设定管制CCPS的标准:对已经明确的每1个CCPS,都必须制订出相应的管制标准和适当的检测方法。经常管制的标准包含:时间、温度、水份活度(a.)、pH值、可滴定酸盐的浓度、防腐剂含量、有机氯浓度等。
4.标准设定后:每1个CCPS都必须进行例行监测,以确保每一环节都维持在适当的管制状态下。每次CCPS检测的结果都要进行认真记录、存档,便于今后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鉴定。
5.CCPS修正计划:当发现某1个CCPS超出管制标准,应有临时性修正计划,该计划包含怎样使CCPS回复到再管制状态以及建议在CCPS超出管制标准期间所生产的产品怎样处理。
6.HACCP系统有效性确认:HACCP系统有效性确认是通过对最终产品进行微生物、物理、化学及感官检测来完成的。特别是微生物检测是最为有效的确认指标,但微生物检测法通常不直接用于检测CCPS.有效性确认能够是厂家自查或请政府检测机构来完成
HACCP认证的原理
HACCP认证的原理
HACCP认证共有7个原理:
这7个原理作为体系认证的实施基础,它们分别是:
1、进行危害分析
进行危害分析与控制措施是HACCP原理的基础,也是建立HACCP计划的第1步,根据食品中存在的危害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结合工艺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HACCP是针对产品,工序或工厂特异性,进行危害分析是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请专家咨询以及参考有关资料等。
2、明确关键控制点
能够进行控制,并且该控制对防止、消除某一食品安全的危害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是必须的某1步骤。
3、明确关键限值
针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制定特别措施将污染预防在临界值或容许极限内。
4、建立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系统
建立流程,监控每个关键控制点,首先应明确监控计划或程序,内容包含:监控什么,怎样监控,监控频率和由谁监控等。
5、建立纠偏行动计划
当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结果表明发生偏离时所采取的行动。 纠偏行动通常包含两步:
第1步,纠正、消除产生偏离的原因,将CCP返到受控状态之下。
第2步,隔离、评估和处理在偏离期间生产的产品。
6、建立验证程序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包含应用监控以外的审核、确认、监视、测量、检验和其他评价手段,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的认定。
7、建立文件和记录保持系统
建立并维护一套有效系统将涉及所有程序和针对这些原则的实施记录,并文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