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抵触申请的争议
专利抵触申请的争议
这几天业内关于抵触申请的探讨比较热烈。原因是中科院的一件涉诉的重要专利,被自己的抵触申请无效了一部分。
抵触申请是指在专利申请日以前申请,但在申请日之后公开的专利申请。它是一种广义的在先技术。按照常理,所有的在先技术应该都是专利申请日以前公开的,可是由于专利系统的先申请后公开制度,造成一部分专利申请已经提交,可是后续的申请人看不到,也提交了一样的技术方案,后续申请与以前的申请冲突或抵触,因此称为抵触申请。
不清楚读者有没有这种感觉,我在开始学专利的情况下,总觉得抵触申请这个概念很绕口。其实抵触申请一直是专利法中最有争议的话题的之一,在欧洲、美国、日本也常引起学者探讨,相比较而言,在中国的探讨还算比较少的。
抵触申请的概念本身在各国的规定都有一些差别。大家的共识是在先申请的内容与后续申请一样,毫无疑问会阻碍后续申请的授权,否则就重复授权了。可是在先申请对后续申请的影响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各国的规定很不同。例如抵触申请是否包含自我申请?自我申请指申请人还是发明人,还是二者皆可?在包含自我申请的情况下,申请人或发明人有多个的怎么算?抵触申请限于本国申请还是包含其他国家申请,欧洲的成员国怎样处理?PCT申请怎样处理?抵触申请到底是权利要求对比还是全文对比?抵触申请除了用于评价新颖性之外,能否评价创造性?评价新颖性的标准与现有技术的有何区别?这些问题要说清楚,得要写半本书,我暂时没有那么多时间写长篇。网上能够搜到一些各国抵触申请的比较论文,可是都说得不是太全。
我们先说说抵触申请到底应不应该包含自我申请这个问题。
在美国、日本,抵触申请是不包含自我申请的,欧洲的抵触申请包含自我申请,中国以前的规定是抵触申请不包含自我申请,后来改成包含自我申请,与欧洲的规定相似。因此现在专利法中关于新颖性的定义是这样的: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抵触申请是否包含自我申请,概念只是简单转变,影响却非同凡响。我们能够比较下统计数据。根据欧洲专利局公开的数据,总体上大概有3%的申请是由于抵触申请驳回的,而相比较而言,日本专利局仅有大概1%的专利是由于抵触申请驳回的。
欧洲专利因抵触申请驳回占比
日本专利因抵触申请驳回占比
从上图比较明显看出,日本专利因抵触申请被驳回的占比要少得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日本的抵触申请排除掉自我申请。当然,美国的抵触申请还能够用于评价创造性,情况更加复杂。日本与欧洲的抵触申请数据比较更科学,更准确反映抵触申请是否包含自我申请的影响。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假如规定抵触申请只能影响新颖性的情况下,最大可能的抵触申请就是自己的在先申请。我们在实践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同样的发明人或者在相同研究小组的发明人,经常会先后提交重复的部分。这也是企业内部的专利管理人员头疼的问题,必须额外的时间去审核与辨别。笔者见到过企业的第1个发明人在提交的附图中公开了多余的部门,刚好多余的附图部分披露了这家企业的后续申请部分,可是企业在处理后续申请时只查了说明书,没注意到方案在以前的附图中已经公开得很清楚,防不胜防。假如抵触申请规定排除掉自我申请,那么抵触申请毫无疑问少掉一大部分。
那么抵触申请到底是否应该排除掉自我申请?笔者觉得这完全是个利益平衡的问题。假如站在专利申请人的角度,排除自我申请是非常有利的,实践中要减少许多麻烦,并且还能够利用抵触申请的制度进行一系列申请,迷惑对手,甚至还能够适当延长专利保护期(当然,这么做风险很大)。而抵触申请包含自我申请,对第三方比较有利,别的不说,无效的情况下多了很大一部分可用的素材。除此之外,抵触申请包含自我申请对日本和美国的申请人也造成许多困扰,特别是美国企业有系列申请的习惯。中国专利法修改将抵触申请包含自我申请,可能与不少申请人利用这个制度制造重复申请有关,笔者见过有申请人将几乎同样的方案先后申请300多次,当然现在这叫非正常申请。
因此说,抵触申请是否应该包含自我申请,完全是个利益平衡的问题,是站在专利权人的角度还是站在公众利益的角度问题。
最后还要提醒一下明天参加专利代理师考试的读者们。千万别受到我文章中关于抵触申请概念描述的影响,最后考完试再看。考试考的是的中国专利法,没有那么复杂。我文章的关于抵触申请的概念问题,是站在各国比较法的角度提出的。为了应付明天的专利代理师的考试,考生一定要只看中国专利法关于抵触申请的概念。关键点是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评价新颖性、本国申请、全文对比。这是重要的考点,有可能出现在撰写素材中。搞错了抵触申请,例如把国外的申请当成抵触申请,日期算错了的,最后撰写的权利要求可能完全错了方向,无效也是类似。祝大家明后天考试都顺当。
专利递交份数申请1个实用新型专利要多少钱
专利递交份数-申请1个实用新型专利要多少钱?
申请专利时,权力要求的项数指什么
权利要求的项数,就是请求保护专利权利的项目和数量。一件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能够有多项(包含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获得批准后,专利局是按照每一年每项权利进行收费的。
按我国规定,权利要求书是申请发明专利的和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必须提交的申请文件。它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要求保护的内容,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是申请专利的核心,也是明确专利保护范围的重要法律文件。申请人能够自行填写或撰写,也能够委托专利代理机构代为办理。
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要什么表格,以及份数?
相对重量的写法,一般要先定义1个基准,例如以整体为100重量份计,其中成分A为20重量份,B为30重量份,其余50重量份等,当然也能够以整体中的一部分或一种为基准,例如以某种成分A为100重量份计,B为200重量份,C为20重量份等。重量就是质量,如克、公斤等。
怎样写专利?有没有模板?
权利要求的项数,通俗地说,就是请求保护专利权利的项目和数量。一件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能够有多项,(包含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获得批准后,专利局是按照每一年每项权利进行收费的。
专利说明书摘要的字数限制?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请求书
外观设计简要说明
外观设计图或照片
以上一式两份
若个人申请,还能够提交费用减缓请求书,一式一份
申请1个实用新型专利要多少钱
?权利要求的项数,通俗地说,就是请求保护专利权利的项目和数量。一件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能够有多项,(包含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获得批准后,专利局是按照每一年每项权利进行收费的。
实用新型官方费用(即办理申请费用)申请费500(说明书附加费从第31页起每页50元,从第301页起每页100元,权利要求附加费用,从第11项起每项150元,不超过即无需缴纳)优先要求费每项80元(不要求无需缴纳)成功申请后,办理登记手续805(包含印刷费、印支出)
假如你遇到申请专利的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络,企业易专业为您服务。以下为各不同专利的申请介绍,有兴趣的朋友能够打开了解一下:
专利申请流程https://www.qyyi.cn/patent/
发明专利申请https://www.qyyi.cn/patent/4.html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https://www.qyyi.cn/patent/5.html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https://www.qyyi.cn/patent/138.html
专利审查意见答复https://www.qyyi.cn/patent/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