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四川省内江市专利资助、知识产权贯标奖励、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汇总,四川省攀枝花市:知识产权贯标奖励5万,高新技术企业奖励10万

  
很多企业对四川省内江市专利资助、知识产权贯标奖励、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汇总,四川省攀枝花市:知识产权贯标奖励5万,高新技术企业奖励10万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四川省内江市专利资助、知识产权贯标奖励、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汇总,四川省攀枝花市:知识产权贯标奖励5万,高新技术企业奖励10万,希望大家能对四川省内江市专利资助、知识产权贯标奖励、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汇总,四川省攀枝花市:知识产权贯标奖励5万,高新技术企业奖励10万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四川省内江市专利资助、知识产权贯标奖励、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汇总,四川省攀枝花市:知识产权贯标奖励5万,高新技术企业奖励10万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四川省内江市专利资助、知识产权贯标奖励、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汇总,四川省攀枝花市:知识产权贯标奖励5万,高新技术企业奖励10万

四川省内江市专利资助、知识产权贯标奖励、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汇总

本文整理了四川省内江市及下辖区县(高新区、东兴区、威远县、资中市)专利资助、高新企业认定奖励、品牌商标资助等政策。

由于政策具有即时性,请以各地政府机构、科委网站最新公告文件为准,本网站会不定期总结发布各地最新政策,仅供参考。

内江市

高新技术企业:

支持企业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对新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由受益财政给予企业一次性30万元奖励。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首次达到1亿元,且当年增幅达到25%的,由受益财政给予企业一次性30万元奖励。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核或再次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受益财政给予企业一次性5万元奖励。

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对成功上市的企业由受益财政给予企业一次性200万奖励。

依据:《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http://kjj.neijiang.gov.cn/2016/09/1239460.html

大力实施民营企业“内江品牌培育计划,打造一批品牌商标和名牌企业。积极引导“资中血橙等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引导“威远无花果“内江黑猪“内江牛肉面等特色产品申请注册商标。对首次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分别奖励200万元、100万元;首次获得四川省质量奖、提名奖的,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新登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的,奖励50万元;首次获得四川名牌产品的,奖励20万元;首次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奖励50万元,市财政按照县(市、区)政府实际奖励的35%予以财力奖补。

依据:内江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25条

http://www.scnjdx.gov.cn/news/show?id=2036164

内江高新区

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对获得专利授权的,每件给予500元至4万元的资助,并建立企业专利池,对认定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给予10万元的资助。

依据:内江高新区瞄准“一号工程精准发力 打造招商引资新高地

http://kjj.neijiang.gov.cn/2019/12/4960757.html

东兴区

支持民营企业创业创新。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积极参与和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对新获批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20万元奖励;对新获批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规模工业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有正式的技术合作研发合同,给予不超过企业实际支付金额30%的补助,同一项目只补助一次,最高不超过20万元。支持企业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对新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一次性30万元奖励。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首次达到1亿元,且当年增幅达到25%的,给予一次性30万元奖励。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核或再次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奖励。

依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http://www.scnjdx.gov.cn/news/show?id=1865590

威远县

支持企业创建品牌

安排200万元用于鼓励工业企业做优产品做响品牌,增强技术竞争能力。首次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分别奖励200万元、100万元;首次获得四川省质量奖、提名奖的,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首次获得内江市质量奖的,根据奖励等次分别奖励10万元、8万元、5万元;新荣登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的,奖励50万元。首次获得四川名牌产品的,奖励20万元;首次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奖励50万元;首次通过省质量对标的企业奖励20万元。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

安排500万元用于科技创新,重点支持科技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与运用、科技研发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的创建奖励,知识产权及专利资助,校企合作等。对新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创新型企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的,一次性分别给予20万元、5万元、5万元奖励;对再次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首次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一次性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5万元的奖励;对新建博士后专家工作站的企业,一次性给予30万奖励;企业首次达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校企合作按支付合作协议金额的1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万元。

依据:《威远县推进工业强县的十条措施》 威府办发[2018]26号

http://weiyuan.gov.cn/fdgk/news/show/902639

专利资助:

资助对象

威远县境内申请专利并取得国家专利受理通知书和发明专利证书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以及个人。

资助标准

1.发明专利申请每件资助4000元,发明专利授权每件资助4000元;

2.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每件资助1500元;

3.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每件资助500元。

依据:《威远县专利资助管理办法》

http://www.weiyuan.gov.cn/news/show?id=60183

依据:威远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http://kjj.neijiang.gov.cn/2015/10/1102793.html

资中市

打响资中品牌。完善企业品牌支持机制。大力实施民营企业“资中品牌培育计划,打造一批品牌商标和名牌企业。对首次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分别奖励200万元、100万元;首次获得四川省质量奖、提名奖的,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新登中国品牌价值榜的,奖励50万元;首次获得四川名牌产品的,奖励20万元;首次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奖励50万元。

依据:中共资中县委 资中县人民政府 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http://www.zizhong.gov.cn/fdgk/base/show/20190705113417-606660-00-000

四川省攀枝花市:知识产权贯标奖励5万,高新技术企业奖励10万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科技创新政策六条》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攀枝花市科技创新政策六条》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今年4月28日

攀枝花市科技创新政策六条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全市科技创新,特制定本政策。

一、着力强化重大关键技术攻关

(一)加大财政科技投入。

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每一年不低于6000万元,使全社会R&D占GDP比重逐步达到和超过省和国家平均水平。

鼓励企事业单位、个人(团队)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每一年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的形式给予资金支持。对企事业单位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按实际到位经费的5%给予最高100万元地方配套。对牵头承担省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的人才及团队,按立项经费5%给予最高50万元地方配套。

(二)鼓励开展重点产业、新兴产业领域技术研发。对企业年研发投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按研发投入的2%给予奖补。对我市认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年研发投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按研发投入的3%给予奖补(当年研发投入比上年降低40%以上的,不享受研发奖补)。

(三)加大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科技攻关力度。实施“钒钛产业领军人才集聚攻关计划,对海内外钒钛顶尖人才(团队)来攀进行钒钛攻关或成果转化,根据其科技含量、市场需求程度、成果转化产能及效益等因素,给予最高6000万元综合资助;对本土钒钛重点实验室、研究院、检测中心及钒钛企业实施的重大科技攻关、产学研检合作等给予最高2000万元综合资助。将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人才引进培养列为全市人才工作一号工程,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优先支持保障。

二、着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一)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对每次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

(二)瞪羚企业培育行动。对新备案的瞪羚企业,给予原则上不超过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三)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行动。对新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的企业,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

三、着力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一)鼓励开展科技成果评价。评价费用纳入科技创新券补贴。定期对评价登记的科技成果进行评选,优秀科技成果向全社会发布,并对市优秀科技成果进行表彰。

(二)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给予补助。鼓励本市企业吸纳并转化高校院所(个人)科技成果,对开展技术交易活动的输出方、吸纳方和中介方予以补贴,分别按实际发生技术交易额的2%、2%和1%给予奖补,每个项目奖补金额不超过5万元,每个企业年度奖补金额不超过20万元。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优势的重大创新产品,择优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

四、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

(一)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在我市新建的技术转移、技术咨询、专业培训、检验认证、知识产权评价评估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取得国家、省级资质认定的,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一次性补助。

(二)鼓励开展各类科技服务。

鼓励科技服务机构开展科技服务,引导支持科技服务机构为攀枝花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按机构收取经审核认定的科技创新服务费用的10%进行补助,每家机构1年期内不超过10万元。

鼓励企业购买科技服务,对购买检验检测、专利代理、知识产权营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指导等科技服务的企业,以科技创新券形式、按服务类别,分别给予支出费用8%—20%的补助,每家企业1年期内不超过10万元。

鼓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容许提供开放共享服务的单位收取服务费。对财政性出资建设或购置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获取的服务纯收益,其70%用于实验人员及辅助管理人员的绩效激励,30%用于人员培训、实验室建设运行、仪器及测试方法研发等。服务收益不计入单位绩效薪水总额,不计入单位薪水总额基数,实验人员及辅助管理人员获得的收益不计入个人绩效薪水,不作为薪水基数。

鼓励相关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制(修)订。主导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的,每项标准分别给予30万元、15万元、5万元、5万元奖励;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的,每项标准分别按主导奖励标准的50%给予奖励。

(三)大力支持发展科技金融。

实行科技和知识产权信贷风险补偿制度,在“银行+政府“银行+保险+政府“银行+担保+政府三种风险共担模式中,对科技和知识产权信贷中明确属于贷款本金损失部分,经认定,政府分别按60%、40%、40%的占比给予补偿。

支持专利、商标专用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向攀枝花辖区内企业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按年度贷款发放额的1%对经办机构给予奖励。

对攀枝花辖区内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企业给予30%的利息补助、50%的评估费补助、50%的保险费补助、50%的担保费补助。

五、支持打造“双创升级版

(一)支持创业创新平台载体建设。

鼓励高起点新建科研机构,引导支持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知名科学家以及科研团队等在我市新设立研发机构,对新引进入驻攀枝花市的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院所给予200—500万元的启动资金资助,并在土地、用房、人才生活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对新建的省、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一次性给予20万元、10万元建设资助。

支持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对新获得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的企事业单位,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获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的企事业单位,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于新晋升为国家、省级、市级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并通过认定的,一次性给予200万元、60万元、20万元建设资助。

(二)支持打造特色“双创品牌。鼓励各类专业服务机构、技术经纪人、创业创新导师队伍开展创业创新大赛、创享汇、论坛、训练营等创业创新活动,经认定后,给予每一年不超过活动费用30%,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补助。对获得各类国家级、省级创业创新活动奖励的项目、个人,按50%的占比给予配套奖励。

六、加强科技人才贡献激励

(一)实行配套奖励。

对获得国家、省级科技进步奖励的第一完成单位,按50%的占比给予配套奖励。

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中国专利银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的专利,对专利权人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四川省专利奖特等奖、一等奖的专利,对专利权人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

(二)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鼓励申请注册地在攀枝花市的研发机构实施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知识产权作价入股激励机制。申请注册成立新公司时,由第三方进行知识产权评估,知识产权按评估价值作价投资入股。

本政策自发文之日起实施,已有政策条款与本政策不符的,以本政策为准。已有政策按照原来的实施方式组织实施,新的政策配套制订实施细则。存在严重失信行为被列为联合惩戒对象的,不享受本政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