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几种特殊类型商标的申请,计划经济体制对商标权双轨保护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很多企业对几种特殊类型商标的申请,计划经济体制对商标权双轨保护制度的作用和影响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几种特殊类型商标的申请,计划经济体制对商标权双轨保护制度的作用和影响,希望大家能对几种特殊类型商标的申请,计划经济体制对商标权双轨保护制度的作用和影响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几种特殊类型商标的申请,计划经济体制对商标权双轨保护制度的作用和影响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几种特殊类型商标的申请,计划经济体制对商标权双轨保护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几种特殊类型商标的申请

在一般商品或服务上申请普通注册商标,提交了上述书件并按规定填写申请书,即为申请手续基本齐备。若申请某些特殊类型的商标的申请注册,还有特殊要求,并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交以下书件。

1、申请集体商标或者证明注册商标的,应当在申请书中声明,同时附送主体资格证明及该商标的使用管理规则。集体商标的申请人应当是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而不是通常的申请主体。

申请证明注册商标或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申请申请注册的,还应该附送资料,详细说明其所具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检测设备、申请注册资金等情况,以表明其有鉴别该证明商标或地理标志所证明或标示的商品的特定品质的能力。

2、以三维标志(立体商标)申请注册商标的,应在申请书中予以声明,并交送能够明确立体形状的图样,即提供该标志的整体效果图。图样中画面的数量能够根据立体标志的形状而定。能够是该立体形状的1个正面,也能够包含该立体形状的若干侧面,但无论包含几个侧面,最终均应制作在一张10×10厘米之内的纸张上。

3、以颜色组合申请注册商标的,应当在申请书中声明,同时交送彩色图样,并对申请的颜色作出文字说明。

4、以人物肖像作为商标注册申请申请注册的,须提交肖像权人同意申请人以此肖像作为商标注册申请申请注册的声明,并经公证机关公证。

企业易在15周岁生日这天创造了单日注册商标在线订单3279单行业奇迹,单日注册商标6300+件的骄人成绩,这个数字,足以打破知识产权界的吉尼斯纪录,这个数字,与全国日均注册商标申请量几乎持平,这天,企业易的全体员工加班到凌晨,顾客的信任,让企业易成为知识产权行业的互联网化转型先锋!更多申请注册商标问题尽在细软注册商标网,细软注册商标网是企业易知识产权旗下网站,专业办理注册商标、商标查询以及商标疑问的处理与解决。细软注册商标网官方网站http://www.qyyi.cn企业易24小时咨询热线02180344956

计划经济体制对商标权双轨保护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我国商标权双轨保护制度形成的经济根源。(一)对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评价(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有助于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必须重点建设的特殊领域之中,从而迅速搭建起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基本框架,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1953年开始实施的“一五”计划就比较好地体现出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由于有了“集中精力办大事”的经济制度保障,我国在短短5年内,完成了由苏联援建的156项重要建设项目,建成了一批骨干企业,从而为我国的工业体系建设搭建起骨架,直至今日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2)计划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特定阶段内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针对旧社会留下的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必须尽快解决,顺当渡过难关。同时,作为1个有着数千年中央集权传统的大国,加强和维护中央的权威,保证从中央到地方的号令畅通与落实是国家稳定的基本经验。因此,面对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财政困难、通货膨胀的困难状况,国家逐步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加强了在经济领域的集中统一管理。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克服经济困难方面还是有许多成功经验的,我国从1949年开始仅用了1年时间就基本解决了通货膨胀问题,仅用了3年时间就使国民经济走出低谷,超过历史最高水平。(3)资源配置无效率和限制了企业与个人的发挥。尽管计划经济体制在历史上起到过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经济发展毕竟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假如国家的参与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其产生的作用就会走向初衷的反面。首先,国家对经济生活的集中统一管理,应当有所限制,一般不应该超出宏观领域范围。市场应当在微观经济活动中起到基本调节作用。计划经济体制否认市场的主要调节功能,而是大量采用行政指令的方式来配置资源,把本来属于生产经营单位的权利收归国有,由行政机关包办运营职责,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统得过死”的弊端。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还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误认识,即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仅有坚持计划经济体制,才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种认识在较长时间内干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使行政机关对经济生活的过度干预长期存在。(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商标行政管理的空前强化1.计划经济体制下商标行政管理机关的变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私营企业局和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曾先后担任商标行政管理机关。1949年1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下设私营企业局,主要管理私营工商业。中央私营企业局和中央外资企业局以及各地先后成立的“工商局”,在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期间,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负责监管私营、个体工商户和外资企业,同时在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生产经营,组织物资交流,平抑市场价格,保证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注册商标工作也是其工作职责之一。195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央私营局与外资企业局合并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为政务院直属。1954年,政务院改为国务院,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成为国务院的直属局。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党在过渡阶段总路线的要求,加强对私营工商企业的行政管理,对它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调整公私关系,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负责工商企业登记、个体工商业登记、注册商标、度量衡管理、发明审定等工作。工商行政管理局成立后,各地工商局也先后将对国营商业领导、管理的任务交给商业局,改称工商行政管理局,专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开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主要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控制社会经济活动与企业经济行为。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建设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加速工业化进程等起了很大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排斥商品经济,排斥市场监管,使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仅局限在管理农村集市贸易上,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被削弱,许多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被撤销、合并。尤其是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工商管理工作受到严重破坏,工作陷于瘫痪。1969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从中央到地方,机构相继被撤销。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并入商业局,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多数合并到商业局。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适应经济发展的必须,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开始得到逐步恢复。1978年9月25日,国务院恢复成立工商行政管理局,为国务院直属局。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内设商标局,主管全国的注册商标和管理工作。同时,各地工商机关负责对商标的使用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依职权或应权利人请求查处商标权侵权行为,依法保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利。2.计划经济体制下商标权的行政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根据1950年《注册商标暂行条例》的规定,我国商标实行自愿申请注册制度,由中央私营企业局负责全国商标的申请注册和确权工作,商标权侵权行为则交给法院管辖。可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对商标的行政管理不断加强,商标逐渐演变成政府加强经济管理的手段之一。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成立后,于1954年3月发布命令,要求各地工商机关要对未申请注册商标进行登记,这实际上推翻了《注册商标暂行条例》中规定的自愿申请注册原则。1957年,又颁布实行全面申请注册的意见,要求还没有办理注册商标的企业必须在当年6月底以前完成注册商标,这成为我国推行商标强制申请注册制度的滥觞。从自愿申请注册到强制申请注册的转变,实际上是基于一种认识,即国家有责任督促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而商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产品的质量,因此加强商标管理将是国家实施产品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在这种认识下,强制要求所有企业都被纳入商标行政管理系统之内也就不足为奇了。1963年的《商标管理条例》,不过是把已经实施的商标强制申请注册制度,用更高级别的法律形式明确下来而已。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商标行政管理方面的职能空前强化。1979年,工商机关又在全国推行商标统一申请注册制度,即所有商标的申请注册申请均由设在北京的商标局负责,地方工商机关负责商标执法工作。在1982年《商标法》的制定过程中,对注册商标是否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仍然引发了很大争议,最终还是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重新确立了自愿申请注册的原则。可是,法律又规定,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商品仍然实行强制申请注册,这能够被视为在当时对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一种妥协。同样,《商标法》保留工商机关对侵犯商标权案件的处理权限,同样也能够看作是在当时经济转轨的历史背景下,旧有计划经济时代纠纷解决方式在纯民事纠纷领域的保留。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空前强化的商标行政管理色彩,使商标原本应当具有的权利属性基本丧失,沦为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计划经济管理的工具和手段。在随后的《商标法》制定、修订和实施过程中,商标行政管理部门自然也就充当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从而影响并最终形成了商标权双轨保护制度。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