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新论,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不等同于方法特征和资料特征

  
很多企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新论,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不等同于方法特征和资料特征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新论,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不等同于方法特征和资料特征,希望大家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新论,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不等同于方法特征和资料特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新论,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不等同于方法特征和资料特征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新论,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不等同于方法特征和资料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供给相对不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92个指导性案例中,涉及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有3个,彰显司法需求的旺盛。但指导性案例是司法裁判的非正式法源,援用率低。地方性法规虽是司法裁判的正式法源,由于地方立法权限范围狭窄,司法适用性不强。在技术层面上,案例指导制度和地方立法具有互补性,指导性案例确立的非遗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能够通过地方立法实现转化。

[关键字]案例指导制度;地方立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

一、问题的提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是国际国内有关方面共同关注的话题。非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利益主体多元,存在群体性与个体性、继承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分歧纠结,导致其立法供给疲软乏力。

(一)国际情况

通常认为,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可能会导致非遗保护受到限制,不利于非遗的传承、传播。但无知识产权保护,非遗资源如同一片"公地",容易受到侵略、破坏,主要表现为不端利用,甚至歪曲、贬损。国际上有关非遗知识产权的保护探讨相当激烈。体现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保护政策上的反向而行。前者将非遗视为“人类共同遗产,将保护定义为“‘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含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①实质上突出了非遗的传承和传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显然会导致传承和传播的受限。后者虽做出大量努力试图通过制定规则实现对非遗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但未能形成共识性成果。②体现了非遗知识产权消极保护的观点占据了上风。

(二)国内情况

“非遗概念在中国的迅猛普及和传播,是21世纪以来最壮观的文化奇观。中央和地方纷纷出台法律、法规、单行条例、规章。截止2018年6月30日,全国仅有1个省级区域没有制定非物质保护法规,设区的市地方立法亦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但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无力成为中央和地方立法亟待突破的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前判决的“乌苏里船歌案(2003),出台后判决的“安顺地戏案(2011),成为因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引起纷争的著名案例。“安顺地戏案一句“但迄今为止,国务院尚未制定出相关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的判词,时至今日仍然“有效。[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制定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专门召开座谈会征求知识产权主管部门意见。得出“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较为复杂,处理不当会引发分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立法目的是提供行政保护,不宜对知识产权问题作具体规定。的结论。[注]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采纳了上述观点,该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知识产权的,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民事基本制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中央专属立法权之一,广义上讲,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属于民事基本制度的范畴,通过地方立法规定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有触碰中央专属立法权的“嫌疑。多地地方立法主要通过指引性规则明确非遗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并没有实质意义。

二、3个指导性案例基本案情

非遗知识产权立法供给不足,必然在司法需求上有所反映。截止2017年11月底,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17批92个指导性案例中,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3个。[注]

(一)指导性案例46号(山东鲁锦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诉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济宁礼之邦家纺有限责任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以下简称“鲁锦案)

山东鲁锦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诉称被告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济宁礼之邦家纺有限责任公司大量生产、销售标有“鲁锦字样的鲁锦产品,侵犯其“鲁锦申请注册商标专用权(申请注册号为第1345914号的“鲁锦文字商标和申请注册号为第1665032号的“Lj+LUJIN的组合商标)。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名称中含有原告的“鲁锦申请注册商标字样,误导消费者,构成不正当竞争。“鲁锦不是通用名称。请求判令二被告承担侵犯商标专用权和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最终裁判驳回山东鲁锦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诉讼请求。

(二)指导性案例58号(成都同德福合川桃片有限责任公司诉重庆市合川区同德福桃片有限责任公司、余晓华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以下简称“合川桃片案)

原告(反诉被告)成都同德福合川桃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同德福公司)诉称,成都同德福公司为“同德福TONGDEFU及图商标权人,共同被告(反诉原告)余晓华先后成立的个体工商户和重庆市合川区同德福桃片有限责任公司(另一共同被告,以下简称重庆同德福公司),在其字号及生产的桃片外包装上突出使用了“同德福,侵害了原告享有的“同德福TONGDEFU及图申请注册商标专用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重庆同德福公司、余晓华共同答辩并反诉称,重庆同德福公司的前身为始创于1898年的同德福斋铺,尽管同德福斋铺因公私合营而停止生产,但未中断独特技艺的代代相传。“同德福第四代传人余晓华继承祖业先后申请注册了个体工商户和公司,规范使用其企业名称及字号,重庆同德福公司、余晓华的申请注册行为是善意的,不构成侵权。成都同德福公司与老字号“同德福并没有直接的历史渊源,但其将“同德福商标与老字号“同德福进行关联的宣传,属于虚假宣传。并且,成都同德福公司擅自使用“同德福知名商品名称,构成不正当竞争。请求法院判令成都同德福公司停止虚假宣传,在全国性报纸上登报消除影响;停止对“同德福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的侵权行为。裁判结果为:成都同德福公司立即停止涉案的虚假宣传行为;成都同德福公司就其虚假宣传行为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连续五日在其网站刊登声明消除影响;驳回成都同德福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驳回重庆同德福公司、余晓华的其他反诉请求。

(三)指导性案例80号(洪福远、邓春香诉贵州五福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今彩民族文化研发有限责任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以下简称“洪、陈案)

原告洪福远、邓春香诉称:原告洪福远创作完成的《和谐共生十二》作品,发表在2009年8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福远蜡染艺术》一书中。洪福远曾将该涉案作品的使用权(蜡染上使用除外)转让给原告邓春香,由邓春香维护著作财产权。被告贵州五福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五福坊公司)以促销为目的,擅自在其销售的商品上裁切性地使用了洪福远的上述画作。原告认为被告侵犯了洪福远的署名权和邓春香的著作财产权,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就侵犯著作财产权赔偿邓春香经济损失20万元;被告停止使用涉案图案,销毁涉案包装盒及产品册页;被告就侵犯洪福远著作人身权刊登声明赔礼道歉。裁判结果为:被告贵州五福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赔偿原告邓春香经济损失10万元;被告贵州五福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本判决生效后,立即停止使用涉案《和谐共生十二》作品;被告贵州五福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5日内销毁涉案产品贵州辣子鸡、贵州小米渣、贵州猪肉干的包装盒及产品宣传册页;驳回原告洪福远和邓春香的其余诉讼请求。

三、“裁判理由中的非遗余音

3个指导性案例形成的“裁判要点没有直接点名非遗,没有直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但与非遗存在密切关联。甚至能够说,3个指导性案例涉及的核心问题是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并隐藏于“裁判理由之中。实际上,“裁判结果只是司法程序的最终表现形式,而法官判决中的理由才是核心,论证过程是裁判结果权威性和正当性的基石。[注]

(一)商品通用名称

“鲁锦民间手工技艺“鲁锦织造技艺分别是省级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鲁锦案关注的焦点是作为非遗代表性项目中的名称概念“鲁锦是否能够成为商品通用名称。最高院将“鲁锦案作为指导性案例发布时,“裁判理由没有遵循传统的司法三段论说理方式,而是通过“裁判理由为传统的司法三段论创设了1个更大的前提。“鲁锦案的“裁判理由用了较大篇幅“首先论证了作为非遗“鲁锦织造技艺中的“鲁锦,是“具有地域性特点的棉纺织品的通用名称。这成为司法三段论“大前提之上的前提。简言之,若没有“鲁锦是“具有地域性特点的棉纺织品的通用名称的前提作为支撑。“鲁锦案中司法三段论的大前提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将失去依附。更不要谈“小前提和“结论了。在中国成文法的司法体系下,这一影响“鲁锦案裁判结果的“超大前提,“裁判理由没有引用任何成文法的依据支撑。而是通过讲述“鲁锦的历史传统、风土人情、地理环境、舆论认同、官方态度和民众感受等,说明了“鲁锦是“具有地域性特点的棉纺织品的通用名称。体现了裁判者的司法认同,具有一定的创设性。

(二)传承人的权利

“合川桃片案存在两个主要的法律问题:一是重庆同德福公司使用由成都同德福公司申请注册的商标“同德福作为商号,是否构成侵犯商标权。二是成都同德福公司尽管申请注册了“同德福TONGDEFU及图商标,但将“同德福商标与其并没有直接的历史渊源老字号“同德福进行关联宣传,是否构成虚假宣传。“裁判理由的逻辑是,“同德福赖以成为“老字号的基础是“合川桃片传统手工技艺和其传承人,而非谁申请注册了“同德福商标。正是由于作为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合川桃片传统手工技艺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以及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长达四代的坚守,才让“同德福“老字号得以保存并有了商业价值。因此,“合川桃片案表面上裁判要点是保护“老字号,实质上保护的是非遗传承人的权利。反观原告(反诉被告)成都同德福公司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依法申请注册的商标没有成为合法的“挡箭牌,由于宣传借助无历史渊源“老字号,构成虚假宣传,成为了侵权者。值得注意的是,“合川桃片案的裁判理由通篇都没有引用相关法律规则作为裁判依据,突出诚实信用原则在司法三段论中的大前提作用,是1个因“法律规定比较原则产生的指导性案例。

(三)民间文学艺术衍生作品

四川省珙县,贵州省黄平县联合申报的“蜡染技艺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洪、陈案的争议焦点之一是基于“蜡染技艺产生的衍生作品是否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裁判理由首先指出涉案作品“显然借鉴了传统蜡染艺术的表达方式,创作灵感直接来源于黄平革家蜡染背扇图案。,表达了涉案作品源自于非遗的事实;接着指出涉案作品“对鸟的外形进行了补充,对鸟的眼睛、嘴巴丰富了线条,对鸟的脖子、羽毛融入了作者个人的独创,使得鸟图形更为传神生动,对中间的铜鼓纹花也融合了作者的构思而有别于传统的蜡染艺术图案;最后指出作品创作即便是基于“人类共同遗产的非遗,但融入独创的内容,亦能够适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推而广之,剪纸传承人对创作的“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剪纸享有著作权。“洪、陈案的“裁判理由和“裁判要点强调“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并没有将非遗“本体包含在内,体现了司法裁判的智慧,既照顾非遗所具有的开放性、共享性特征。同时,对其独创部分予以保护,充分彰显了为“智慧之火添加利益之油的知识产权保护理念。

四、基于地方立法与案例指导制度融合的考察

指导性案例不是司法裁判的正式法源,往往会制约实施效果。地方性法规虽是正式法源,但地方立法活动空间狭窄,导致司法适用性差,运行状况不佳。二者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一)“面子不足的案例指导制度[注]

2005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第2个5年改革纲要》吹响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号角,2010年11月,出台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正式建立并进入实质操作层面。指导性案例包含5类,即,社会广泛关注的、法律规定比较原则的、具有典型性的、疑难复杂或者新类型的、其他具有指导作用的案例。从五类构成看,指导性案例应当具有很强的司法适用性。问题在于,现有的法制框架下,指导性案例在司法适用中仅有“应当参照作用,有事实上的拘束力并不是正式法源。虽有学者认为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至少能够作为裁判说理来援引。[注]但实践中的低援引率[注]使案例指导制度不足于担当起诸如统一法律适用、弥补制定法固有缺陷等高定位使命。针对指导流于形式、可能走司法解释的老路等问题,有的学者发出“案例指导制度能走多远?的疑问。[注]但“关键原因还是指导性案例没有法律效力。[注]案例指导制度缺少正式法源地位,导致案例指导制度在司法适用中失去“面子,成为游离于规范与事实之间的一项司法制度。

(二)“里子不堪的地方立法[注]

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数量超过万部,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金枝玉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裁判文书引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法释[2009]14号)规定,地方性法规能够被直接应用于刑事、行政、民事案件中,是司法裁判的正式法源。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被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视野,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设计之一,地方立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了普遍性意义。可谓风光无限,但光鲜“面子之下,却是不堪的“里子。苗连营教授认为,不抵触是个全方位的概念,包含“不能超越权限范围“有依据“不得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相违背“不得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具体规定相冲突[注]。这是地方立法实际运行的真实写照,彰显出“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地方立法原则蕴含着的、内部逻辑上的严重冲突。面对地方立法的尴尬境地,封丽霞教授提出“合理引进‘影响范围’标准中的若干因素来对中央与地方的立法职责与权限进行界定。[注]孙波教授提出“地方专属立法权[注]概念,等等。表达了学界希望通过适当分界的方法,改变央地立法权畸轻畸重的现象。丁祖年、谢勇等实务界人士也纷纷撰文,表达了对地方立法规范与事实的疏离[注],不抵触与有特色、可操作之间的抵牾[注]等问题的关注。实践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相关法律对地方立法的调整范围和调整手段进行限制,“地方立法活动的空间受到了过于严格的挤压。[注]稍有不慎就会“僭越[注],严重者会发生“立法放水[注],导致地方立法“里子不堪,由此产生的立法抄袭[注]、立法同质[注]、立法重复[注]等现象备受诟病。

(三)融合的可能

“面子的不足和“里子的不堪使案例指导制度和地方立法在各自分进道路上实现友好互动成为可能。除了“面子“里子具有互补性外,两者存在多项同频共振的因素。

1.弥补性功能

双方都是在维护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发挥对成文法的弥补性作用的制度设计。众所周知,成文法具有稳定性,但面对变动不居的社会生活,即便是张力较强的,在“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指导下形成的抽象规则,也会出现立法漏洞。加之中央立法的效力通常达至全国,制度变迁稍有差池可能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决定了“中央立法难以根据不断转变的社会需求进行制度创新,整体将趋于被动、保守。[注]必须通过一些灵活的形式弥补成文法的缺陷。显然,案例指导制度具有弥补成文法缺陷的作用。“拾遗补阙和“填补沟壑中央立法亦是地方立法的功能定位。[注]在中央立法不能对非遗知识产权保护作出规定的情况下,通过发挥地方立法的先行先试作用,填补中央立法的空白无疑是可行的选项。加之案例指导制度已经对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有了探索,通过地方立法固化因中央立法不能满足的司法需求,能够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2.谦抑性品质

“法律规定比较原则“疑难复杂或者新类型的是指导性案例存在的必要意义。[注]反映了指导性案例在范围选择上的谦抑性。除此之外,案例指导制度自觉与普通法系的“遵循先例制度保持着距离,强调“应当参照“不作为裁判依据引用等,即便如此,挑选程序非常严格,体量较小。尽管有些学者极力论证,地方立法必须扩张地方立法的权限,以增强可操作性。但毋庸置疑,我国实行统一而分层次的立法体制,且“我国中央权威和行政权力十分强大,决定了立法事权相对集中于中央有其必然性。[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以分项列举的方式11项地方立法的调整范围设定了“禁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法律对地方立法的调整手段做了限制。地方立法的调整范围和手段具有明显的谦抑性。谦抑性品质特点之一不在于无所作为,而是将自己居于“备胎的地位,在中央立法暂无规定或者司法需求旺盛时能够挺身而出。毫无疑问,3个指导性案例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法律规定比较原则或者“疑难复杂或者新类型的,显然是司法者的无奈之举。而地方立法要发挥作用,同样应当关注此类领域。既保持有所不为的谦抑性品质,又能够在满足司法需求方面积极担当,体现有所作为。

3.兼容性格式

“法律规定比较原则提示指导性案例是对“法律规定比较原则之处做的细化、注解、阐发,从而通过“裁判要点形成了新的、可操作性的规则,出发点与地方立法的制度初衷相同。通过地方立法将3个指导性案例中作为显性规则的“裁判要点以及“裁判理由中的隐形规则转化为地方性法规的制度。实质上是在尊重司法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拿来主义吸收司法裁判对“法律规定比较原则的注解,从而将司法资源转化为立法资源,将非正式法源转化为正式法源。

“疑难复杂或者新类型的指导性案例,裁判内容不会涉及到基本制度的事项,假如涉及到既有的“基本制度,现有的法律必有解决之道。之因此成为“疑难复杂或者新类型的,定是由于现有的法律规定并不完善,达不到“基本的程度。代表着3个指导性案例蕴含的非遗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是否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11项中央专属立法权中的“民事基本制度,值得商榷。将指导性案例中的有关规则转化为地方立法中的规则,成为司法裁判的正式法源,并不绝对侵犯中央专属立法权。

“社会广泛关注的“具有典型性的指导性案例,普法色彩浓厚,地方立法引用其产生的规则,制度收益可能不高。但此两种类型的指导性案例是“以法律为准绳,仍具有较高水平的合法性保障。

(四)可能的融合

结合3个指导性案例的“裁判结果和“裁判理由分析,假如实现地方立法与指导性案例的融合,3个指导性案例中能够产生的、被地方立法吸收的规则至少有:(一)非遗包含的商品通用名称具有共享性: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代表性项目,名称所指代的商品生产原料在某一地区或领域普遍生产的,能够视为商品通用名称。(二)非遗传承人利益具有专属性:1.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历史渊源的个人或企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或与其近似的字号申请注册为商标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含义进行宣传的,应认定为虚假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2.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渊源的个人或企业在未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前提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字号或企业名称,未引人误认且未突出使用该字号的,不构成不正当竞争或侵犯申请注册商标专用权。(三)非遗作品的衍生部分具有独创性: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和美术、建筑作品,其表达系独立完成且有创作性的部分,符合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特征的,应当认定作者对其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非遗知识产权保护体现法治契约精神。宋俊华教授认为,“契约精神是非遗保护的起点和保障。[注]3个指导性案例蕴含的非遗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被地方立法吸收、固化,必然有利于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实践,有利于彰显非遗保护的契约精神,案例指导制度和地方立法也会出现“双赢局面。

五、余论:障碍与克服

基于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地方立法的考察,仅在技术层面为案例指导制度与地方立法融合发展提供了个体化的探索路径,两者之间仍存在隔阂必须消解。表现为立法权与司法权的冲突、中央权和地方权的冲突,必须双方在行动和理念层面开展对话和沟通。

(一)本质的隔阂——立法权与司法权的冲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注]立法权与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并称“人大四权,且是人大以及常委会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的权力。相对于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立法权具有本源性的特征,具有天然的优越地位。案例指导制度本质则是司法权的衍生。一则其产生于司法实践。从指导性案例的生成路径看,指导性案例由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向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推荐,内容是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并由最高人民法院编撰而成,是司法案例的衍生品。二则其适用于司法实践。指导性案例“不能被裁判文书直接援引[注],但实质上仍然影响司法权,特别是在指导“同案同判方面作用更大。有关的实证研究虽显示指导性案例援引率低下,但不妨碍法官在办案过程中会对指导性案例产生“心理聚焦。审判者只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葛,可能不情愿将指导性案例确立的规则写进判决书罢了。因此,传统权力分立的观念影响,让立法权与司法权之间心存芥蒂。案例指导制度官方权威人士坚定标明“案例指导工作始终要求在法律框架下进行,以遵循现行法律为前提。因此,指导性案例的形成和运用不可能属于立法范畴。[注]宣誓与立法权的泾渭分明。“洛阳种子案则充分显示出立法权对司法权“侵略的反击。[注]

(二)形式的隔阂——中央权与地方权的冲突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权力运行主体是中央审判机关,是中央权力主导下的司法制度。地方立法是我国的顶层制度设计,是地方权力在立法领域内行使的具体体现。其权力运行主体是省和设区的市地方人大以及常委会。[注]有人指出,“国家体系内部的诸系统纵向结构比喻为‘金字塔式’结构,横向上则是缺乏有机联络的‘鸽笼式’[注]能与案例指导制度的权力运行主体最高人民法院发生“官方联络的,在中央层面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地方上则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高级人民法院。地方立法的权力运行主体是省(设区的市)人大以及常委会,与之能发生“官方联络的是全国(设区的市则对应省级)人大以及常委会或者同级人民法院。因此,案例指导制度和地方立法在组织层面没有显现的交集,常常呈现为一种“互不理睬状态。

(三)对话与沟通

1.行动层面

能够考虑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备案审查机构与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建立常态化的沟通联络工作机制。一方面备案审查机构加强对指导性案例的合法性指导,确保指导性案例适用法律正确。并将最新的指导性案例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至具有地方立法权的人大。另一方面,对引用指导性案例作为参考依据的地方性法规,实行主动备案审查制度,维护法制统一。最高人民法院应当积极作为,发布更多的指导性案例,为司法审判和地方立法提供素材。

地方人大不可能针对某一类指导性案例开展专题性的立法,更多的表现形式是在立法活动中找寻与指导性案例“不期而遇的结合点。其次,通过对“裁判要点“裁判理由甚至判决原文的研判,促成指导性案例形成的规则成为正式法源。这就必须地方法院系统密切关注地方立法动态,针对审判实践中的制度需求,积极参与地方立法活动,提出立法建议,解困指导性案例规范与事实之间的疏离。

2.理念层面

理念转变更加重要,地方立法和案例指导制度的权力运行主体应当将立法和司法理念统摄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周围,努力拆除阻隔立法权与司法权产生隔阂的藩篱,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两种制度融合成功与否的根本判断标准。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立法论的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让位于司法适用论[注]的情势下,双方之间障碍因素显得并不强大。能够促使两项制度告别“孤军分进的窘困局面,携手共进达至合击。在汗牛充栋的案例指导制度或者地方立法的理论研究中,难觅两者融合发展的研究,倒有显示两者交恶的记录。[注]有学者认为,案例指导制度作用发挥的提升路径是通过立法赋予案例指导制度如同司法解释一样的法律效力。“仅有把它上升为一种法律渊源,一种非正式意义的法律渊源,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注]没有想到通过地方立法将指导性案例确立的规则上升为正式的法律渊源。意图摆脱地方立法“里子不堪的学者,则希望扩大地方立法的权限范围,增强制度设计的可操作性。没有想到通过案例指导制度,运用合法的司法资源,实现地方立法的华丽转身。这必须学界和实务界加强两者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提供更多的智识资源支持,以先进理念促进融合行动。

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不等同于方法特征和资料特征

原标题: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不等同于方法特征和资料特征--解析再审申请人谭熙宁与被申请人镇江新区恒达硅胶有限责任公司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案

非形状、构造类特征并不等同于方法特征和资料特征,方法特征和资料特征对于产品的形状、构造的转变有贡献的,能够认为是形状、构造类特征。非形状、构造类特征大部分不会对实用新型专利的新创性产生贡献,最高院在指导意见中使用“原则上不予考虑,为特殊情形下考虑非形状、构造类特征留下可能。

摘要: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出自司法机关的审判指南,作为司法机关认定专利侵权及现有技术抗辩的指引;方法特征和资料特征出自专利审查指南,关系到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确权阶段的审查标准。两者的主旨要义存在重叠但并不等同,重叠要义可采用贡献说进行解释;在贡献说的基础上,最高法院的指导意见与侵权认定的全面覆盖原则以及授权确权程序的审查标准并不分歧。

关键字: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方法特征;资料特征;贡献说

在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2017)摘要发布的指导案例【(2017)最高法民申3712号】中,最高人民法院指出,实用新型专利的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在认定现有技术抗辩时原则上不予考虑。目前的普遍观点认为此处的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等同于资料特征和方法特征,从而得出该指导意见与侵权认定的全面覆盖原则以及授权确权程序的审查标准分歧(或者属于特例)。笔者认为有必要从该指导意见的主旨要义出发,重新审视最高法院的指导意见的合理性。

笔者将从“实用新型专利的现有技术抗辩、“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两个关键字入手结合该指导案例的具体案情,解读“原则上不予考虑的理由。

1现有技术抗辩

根据专利法六十二条的规定,现有技术抗辩应该类比适用新颖性判断原则,即:(1)单独对比;(2)完全相同或者有区别,但该区别仅属于惯用技术手段的直接置换。可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的规定相比专利法六十二条加了“无实质性差异的标准,该标准显然宽于新颖性判断中“惯有手段的直接置换的概念,怎样判断被控侵权技术与现有技术“无实质性差异,可谓众说纷纭[1]。

可是笔者认为“无实质性差异的判断标准最宽也只能限于适用“创造性判断标准,那么不管现有技术抗辩是适用新颖性判断标准还是创造性判断标准,根据专利审查指南的规定[2]:在实用新型专利新创性审查中,应当考虑其技术方案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包含资料特征和方法特征。两者结合推理得出:在实用新型专利的现有技术抗辩过程中,应当考虑资料特征和方法特征。该结论与最高院发布的指导意见是否分歧呢?关键在于“资料特征和方法特征是否等同于“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

2方法特征和资料特征vs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

2.1方法特征和资料特征

审查指南中并没有对“资料特征和方法特征给出准确的定义。笔者在此总结了审查指南中的相关规定[3]:

(1)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中能够使用已知方法的名称和已知资料的名称限定产品的形状、构造。

(2)复合层能够认为是产品的构造,产品的渗碳层、氧化层等属于复合层结构。

笔者认为: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中的资料特征和方法特征是指已知资料和已知方法;对于已知资料特征,包含资料的成分、结构以及制备方法等特征。对于已知资料特征,特别指出复合层能够认为是构造类特征,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复合层体现了相邻两层的相互关系,基本符合审查指南中关于机械构造的判断标准,即机械构造是指构成产品的零部件的连接关系[2];因此,即便复合层属于资料特征,但同时具备结构特征,且体现的是产品零部件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特征,因此能够被认为是构造类特征。由此得出:资料的成分特征不属于构造类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料特征均不属于构造类特征。

方法特征亦然。已知方法的涵盖内容很广,笔者在此以工件表面的处理方法为例。如:一种机器,包含表面经过渗碳处理的钢制零件。该权利要求中包含方法特征“渗碳处理,那么该方法特征是否属于构造类特征呢?

假如直接看不容易甄别,那笔者先对该权利要求进行改写如下:

一种机器,包含钢制零件,所述钢制零件的表面为渗碳层。

改写后的权利要求中包含“渗碳层这个技术特征。根据专利审查指南的规定,渗碳层属于构造类特征,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渗碳层的制备工艺就是“渗碳处理,渗碳处理属于一种化学热处理方法,钢制件经过渗碳处理表面形成渗碳层。“渗碳层为资料特征,“渗碳处理的钢制零件属于方法特征+资料特征,两者的表述方法尽管不同,可是最终产品的结构、构造是相同的,因此在审查指南认为“渗碳层属于构造类特征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渗碳处理作为直接产生此构造的方法特征,应该也被认为是构造类特征。所谓构造类特征就是特征字义本身就属于产品的构造,或者对产品构造的形成具有贡献的技术特征,即笔者所采的贡献说。

为了进1步说明“方法特征和资料特征,笔者还对专利复审委做出的与“方法特征和资料特征相关的无效决定进行了检索。其中 WX7966号决定(发明创造名称:三层共挤塑料板)、 WX4376号决定(发明创造名称:新型软膜天花 )、WX5211号决定(发明创造名称:无断齿防打滑的分体空调风门电机)的决定要点均包含:假如一项技术方案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其区别仅在于资料特征和/或方法特征的不同,而该资料特征和方法特征并未给所要保护的产品在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上带来任何的改变,则这些特征在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审查中不予考虑或视为不存在。上述决定要点中的“给所要保护的产品在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上带来任何的改变与笔者所采贡献说的“贡献二字同义。

2.2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第22条的规定一方面确立了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定适用全面覆盖原则,另一方面也对“非形状、构造类特征做了概括式+列举式的定义。

判定指南22条第2款中“不属于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等的技术特征的理解是否包含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有贡献的技术特征,根据列举的“用途、使用方法、资料成分(组分、配比)等均不属于形状、构造类特征,同时也不会对产品的形状、构造的形成有贡献。可是“制造工艺特征到底是否严格属于非形状、构造类特征呢?笔者认为,按照前文所述的贡献说,对于产品的形状、构造有贡献的制造工艺特征应该属于形状、构造类特征。

3案例评析

指导案例【(2017)最高法民申3712号】涉案专利的权利要求如下:

一种矩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含矩形橡胶密封圈(1),矩形橡胶密封圈(1)的外缘包裹有经热压制成的厚度为0.20—0.50mm的聚四氟乙烯包裹层(2)。本案的争议焦点之一是国标GB/T13404-2008的现有技术抗辩是否成立。经过技术特征对比发现,GB/T13404-2008没有公开聚四氟乙烯包裹层的制备方法,而涉案专利权利要求的表述为:“外缘包裹有经热压制成的聚四氟乙烯包裹层。“热压制成属于方法特征,根据前文的分析,方法特征根据其对产品形状、结构的贡献能够属于形状、构造类特征,也可能属于非形状、构造类特征,在新创性审查中不予考虑。下面探讨一下“热压制成对产品的形状、构造的贡献度。

笔者对涉案专利的权利要求进行拆解改写:一种矩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含矩形橡胶密封圈(1),矩形橡胶密封圈(1)的外缘包裹有聚四氟乙烯包裹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包裹层为经热压制成,厚度为0.20—0.50mm。

改写后的权利要求与原权利要求的含义一致,其中“热压是对聚四氟乙烯包裹层的限定,也就是说该方法特征仅仅是对产品零部件中的1个零部件的制造方法进行限定。而谭熙宁申请再审称,涉案专利发明创造点在于将聚四氟乙烯与橡胶通过热压的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二审法院认为:通过热压工艺将聚四氟乙烯资料包裹到橡胶资料上是加工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4]。

不管是专利权人还是二审法院都是将技术特征“热压理解为是对聚四氟乙烯包裹层和橡胶密封圈结合方式的限定,但此处的正解应为对聚四氟乙烯包裹层制造方法的限定。对此,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尽管本实用新型专利在其权利要求1中用“热压限制聚四氟乙烯包裹层,但“热压既不属于形状范畴,也不属于构造范畴,故不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因而国家标准未公开“热压这一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不影响恒达公司根据该标准主张现有技术抗辩。最高法院认为“热压是用于限制聚四氟乙烯包裹层的,属于非形状、构造类特征。最高法院直接给出了认定“热压为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的结论,但没有给出推理过程,下面笔者按照贡献说对该认定的过程进行解释:

首先,热压属于方法特征,属于对聚四氟乙烯包裹层制备方法的限定。该制备方法是否符合贡献说,笔者检索了GB/T13404-2008发布以前聚四氟乙烯的加工成型工艺,发现热压制备聚四氟乙烯层在GB/T13404-2008发布前就属于成熟的聚四氟乙烯加工工艺[5][6],且热压制备的聚四氟乙烯可用于制备O型密封圈的包覆层[6],因此热压制备方法本身并不会对产品的结构、构造产生影响。

其次,假如将涉案专利权利要求做如下改写:

一种矩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含矩形橡胶密封圈(1)和聚四氟乙烯包裹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包裹层经热压工艺包裹在矩形橡胶密封圈(1)的外缘上,所述聚四氟乙烯包裹层厚度为0.20—0.50mm。

此时“热压是对聚四氟乙烯包裹层和橡胶密封圈结合方式的限定,是否就能认为是形状、构造类特征呢?关键点在于该热压工艺是否能对产品的形状和/或构造的产生影响或贡献。假如能够举证将聚四氟乙烯层通过热压方式包裹到橡胶密封圈上,能够产生复合层结构,那么就有可能认为是构造类特征;假如热压工艺只是聚四氟乙烯层的制备工艺,不会使聚四氟乙烯包裹层和橡胶密封圈的结合或连接产生转变,那么根据贡献说,该方法特征仍然是非形状、构造类特征,对实用新型专利的新创性没有贡献,认为其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也是合理的。

因此,最高法院发布的指导意见:实用新型专利的非形状构造类技术特征在认定现有技术抗辩时原则上不予考虑,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确权程序中技术贡献说是一致的,并不存在分歧。

结语

综上所述,非形状、构造类特征并不等同于方法特征和资料特征,方法特征和资料特征对于产品的形状、构造的转变有贡献的,能够认为是形状、构造类特征。非形状、构造类特征大部分不会对实用新型专利的新创性产生贡献,最高院在指导意见中使用“原则上不予考虑,为特殊情形下考虑非形状、构造类特征留下可能。

参考文献:

[1]苏团,专利侵权诉讼中的现有技术抗辩,[N]人民法院报,2013-11-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4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54-56.

[4](2016)苏民终1079号民事判决书;

[5]徐下忠、乐启发、张良武,聚四氟乙烯的加工成型技术[J]工程塑料应用,2002(30):22-25;

[6]谭凤鸣. 聚四氟乙烯密封圈:ZL200520078043.8[P]. 2006-12-2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