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电力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接轨(OHSAS18001认证申请)

  
很多企业对电力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接轨(OHSAS18001认证申请)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电力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接轨(OHSAS18001认证申请),希望大家能对电力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接轨(OHSAS18001认证申请)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电力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接轨(OHSAS18001认证申请)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电力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接轨(OHSAS18001认证申请)

电力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接轨

 1994年“杜邦”公司首席执行官宣布,公司新的安全目标是“零工伤、零职业病和零事故”。“杜邦”公司至今已成立200年,是什么使它成为世界上经久不衰的工业企业,又是什么使他们敢于向传统的思维提出挑战。答案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以及持续改进。我国电力企业作为1个技术密集的工业复杂系统,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生产的发展,解决现代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必须系统化、结构化的管理,同时作为入选国际市场公平竞争的必要条件,也必须先进的符合国际标准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加入WTO,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参与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在机遇出现的同时,必然在不同的领域面临严峻的挑战。美国等发达国家采取行动,在自由贸易区协议中做出规定:“仅有用同一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国家和地区才能参与贸易区的国际贸易活动。”我国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的现状以及WTO规则的公平、透明、非歧视等硬性条件,最终将对我国的安全卫生工作造成一定的压力。

由此,在国内大力开展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对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大潮中的竞争力与生存力,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安全科学理论认为,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失误)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致。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必须在总结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等来提高人的意识和能力;物的不安全状态则需采纳实用安全技术来改善。实践和研究表明,对于工业复杂系统,如化工、电力等,完全依靠这些还不足以杜绝事故,而直接影响安全技术系统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的组织管理因素,已成为是否导致复杂系统事故发生的最深层原因。传统的方法已无能为力,系统思想才是科学的方法。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就是以系统安全的思想为核心,采用系统的、结构化的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范和指南,它是从企业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状态。

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也是安全生产管理从传统的经验型向现代化管理转变的具体体现,是锻炼和提高安全管理队伍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具体措施,它能在企业内部形成1个系统化、结构化的职业安全健康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机制。体系的各要素都是围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体系建成后,它将原有的分散的各种设备的安全检查、作业环境的安全检查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均纳入了统一的安全评估体系,从运行体制上有效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因此,它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预防事故的有效途径。

2.电力系统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有利条件

2001年12月我国正式颁布了国家标准GB/T28001-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使得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工作得以全面、正规化地展开。而我国电力部门除了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适合国情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外,我国在安全生产立法方面也有了显著进展,颁布了安全生产法、电力法,国家电力公司还颁发电力建设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规定,这些都为在电力系统推行国际通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标准化管理体系》(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y Standard Management System)———简称OSHMS提供了可行性。

此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SHMS18001:1999),其基本内容对电力企业管理人员而言并不陌生,电力企业多年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安全责任制、岗位负责制,推行规范化管理,通过安全评价明确企业安全卫生水平,发现事故隐患和潜在职业危害,提出改善措施等,这些都符合OSHMS的基本原则。因此在电力系统实施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有其坚实的基础,相比较其他行业,有更为有利的条件。

电力企业原有的安全管理规范运行多年,是有效的。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非要企业重新建立一套安全管理体制,而是将现有的安全管理体制有机地结合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来,将已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融合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将其规范化、文件化、系统化,摈弃安全大检查的机动模式,使安全管理工作成为循序渐进、有章可循、自觉执行的管理行为。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