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新收入指标。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展研发活动,形成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要求的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近1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占比低于60%,代表着不符合根本性条件。
2.高新技术及产品不符合领域。生产国家违禁品,例如康泰克,从药物中提取出麻黄碱,即使技术很高、很精密,也不能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3.企业类型。不属于企业法人,例如分支机构、办事处、分公司、个体经销商等等,不具备法人单位资格,不能申请。并明确规定,港澳台地区企业不容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4.研发费。企业近3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3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占比为:
①最近1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占比低于5%;
②最近1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占比低于4%;
③最近1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占比低于3%。
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占比低于60%,则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条件。例:某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最近1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占比为2.84%,其他条件都符合,但因占比为2.84%低于5%就未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部分工业制造类企业的研发费中,人员人工占研发费用总额的占比过高,超过60%,费用绝对额大。非软件类企业人员人工费占比过高,研发费用归集不合理。
5.企业发生重大事故。
申请认定前1年内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例:某矿业因去年7月发生环境事故,导致“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被取消,致使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15%调整为25%。因此企业要注意生产过程中防范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法律风险。重大安全、质量事故属于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法律风险,要求企业不仅要重视企业效益,同时更要重点安全生产和产品的质量,否则同时会面临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6.知识产权。特别强调,企业无知识产权,或知识产权数量不足,可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
1)转让、申请专利
2)申请软件著作权。短期之内也能够通过专利转让和申请软件著作权来获取知识产权。一般专利转让1个半月,实用新型的申请是自受理之后6到8个月授权下证。
软件著作权周期,自申报日起1至35个工作日内下证。具体下证时间按版权中心的加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