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分支机构享受低税率怎么汇总纳税(缴税的注意事项)

  
很多企业对分支机构享受低税率怎么汇总纳税(缴税的注意事项)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分支机构享受低税率怎么汇总纳税(缴税的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能对分支机构享受低税率怎么汇总纳税(缴税的注意事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分支机构享受低税率怎么汇总纳税(缴税的注意事项)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分支机构享受低税率怎么汇总纳税(缴税的注意事项)

分支机构享受低税率怎么汇总纳税

案例:甲公司设有A、B、C3个分支机构,其中A在西部地区从事国家鼓励产业享受15%的税率,甲公司和B、C都是25%的税率。2010年第一季度,3个分支机构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发[2008]28号)规定,总机构统一计算的当期实际应纳所得税额,50%由总机构预缴,50%在各分支机构间分摊预缴,各分支机构再依据经营收入、职工薪水和资产总额3个因素及相应权重,计算分摊占比。A、B、C3个分支机构按规定计算出的分摊占比分别为20%、30%、50%。甲公司的汇总纳税计算过程如下:1.计算区划各机构应纳税所得额:(1)总机构500万元(1000×50%);(2)A机构100万元(1000×50%×20%);(3)B机构150万元(1000×50%×30%);(4)C机构250万元(1000×50%×50%)。2.按总机构和各分支机构所在地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1)总机构125万元(500×25%);(2)A机构15万元(100×15%);(3)B机构37.5万元(150×25%);(4)C机构62.5万元(250×25%)。甲公司预缴所得税总额为240万元。甲公司上述计算的总机构和各分支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对不对呢?对于总分支机构适用税率不一致时怎样进行汇总纳税,《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08]10号)规定的处理原则是“分别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分别适用税率缴纳”。此后,国税发〔2008〕28号文件又作了进1步明确,即先由总机构统一计算全部应纳税所得额,其次按文件规定的占比和各分支机构3个因素以及权重,计算区划不同税率地区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再分别按总机构和分支机构所在地的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甲公司的计算虽以该文件为依据,但根据此后相关文件的进1步解释,还要看甲公司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由于,内外资企业的汇总纳税的方法和结果是有区别的。一、假如甲公司为内资企业。根据《关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21号),总分支机构适用不同税率时,根据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计算的总机构和各分支机构应纳税额,并不是各自应就地预缴税额,而应该将计算出的各机构应纳税额加总后,再按照规定的占比和各分支机构3个因素以及权重,向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分摊就地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如此,甲公司在汇总纳税时就应以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的占比和3个因素以及权重为依据,进行两次分配。首先对全部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分配,以得出企业应纳税总额;其次对应纳税总额进行分配,以明确各分支机构就地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那么甲公司的上述处理就只完成了第1步,即计算出了企业应纳税总额为240万元,接下来还应继续对应纳税总额进行分配,以明确总分支机构就地预缴所得税额:(1)总机构:240×50%=120(万元);(2)A机构:240×50%×20%=24(万元);(3)B机构:240×50%×30%=36(万元);(4)C机构:240×50%×50%=60(万元)。这种计算方法既可防止企业将利润由高税率地区向低税率地区转移,也有利于均衡各地税收利益。二、假如甲公司为外资企业。新税法实施前,外资企业以法人作为纳税主体,但根据《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适用所得税税率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49号),外资企业设在中国境内的从事产品生产、商品贸易、服务等业务的分支机构,其生产经营所得应适用该分支机构所在地同类业务企业适用的税率,由总机构汇总缴纳所得税。假如A是在2007年3月16日以前设立的且依据原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优惠规定已享受有关税收优惠,同时符合《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所列政策条件的,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9号),A能够单独享受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优惠过渡期结束后,再统一依据国税发[2008]28号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如此,A单独适用减低税率优惠过渡政策,就地预缴所得税为500×15%×50%=37.5(万元),甲公司汇总缴纳的所得税为500×15%+(300+200)×25%=200(万元),总机构分摊50%即100万元。由于B和C适用税率相同,B和C就地预缴所得税额为(300+200)×25%×50%=62.5(万元)。可见,分支机构同样享受低税率优惠,但情况不同,其汇总纳税的方法和结果也明显有差异。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