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申请售后服务认证证书一般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企业办理售后服务认证证书必须准备什么资料
售后服务认证必须准备什么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规定我国认证分“管理体系、服务、产品三类认证,包含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企业品牌服务认证、物业服务认证、家具定制服务认证等,都是针对服务的服务类认证。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是目前服务认证涉及面最多最广的服务类认证,也是服务经济时代下小微企业做得最多的资质证书之一。
凡是中国境内申请注册,且合法经营的生产型企业、销售型企业、服务型企业都能够申请认证,企业如想获得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证书,应首先知道、准备以下资料信息。
售后服务认证必须提交资料清单:
1、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及年检证明复印件;
2、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及年检证明复印件;
3、有效期内的生产/服务许可证资质或资质证书(法律法规有要求时)及年检证明复印件;
4、申报产品/服务的详细介绍(请分类列出,产品介绍中包含国家或国家认可的质量检验部门出具的产品合格报告);
5、申报产品/服务适用的法律法规/GB标准清单;
6、组织简介(包含本单位经营范围、规模、特色、实力,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利税、技术、产量、质量、销售等方面的地位);
7、组织机构图(含售后服务组织机构图);
8、产品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清单;
9、商品销售方式的介绍;
10、组织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售后服务提供方式描述(网点全直属,全委托,或部分委托等)。如不涉及标准中的某项(如配送安装),请详细说明。以及服务设施投入状况、经费保证情况等介绍;
11、已获的管理/安全等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以及他荣誉证书复印件;
12、售后服务管理体系文件及文件清单。
售后服务认证评审程序:
(一)提交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申请表及附件;
(二)认证中心审查企业申报资格,做出是否受理决定;
(三)委派评审员,组成评审组,实施认证评审;
(四)依据评审发现,提出整改要求,综合打分,形成评审结论;
(五)提请评审委员会最终审定;
(六)颁发认证证书。
更多关于售后服务认证相关咨询请联络本机构
企业申请体系认证,一次性弄懂企业内审全流程
内部审核有时也称为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审核的对象是组织自己的管理体系,验证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的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运行。它为有效的管理评审和纠正、预防措施提供信息,其目的是证实组织的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在许多情况下,尤其在小型组织内,能够由与受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的人员进行,以证实独立性。今日给大家分享怎样能快速弄懂内审全流程!
01、内部审核的策划与准备
一、编制年度审核计划
每一年年初,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年度审核计划,审核方式分为管理体系全过程审核及管理体系要素审核,管理体系全过程审核每一年至少安排一次,制定的年度计划应覆盖管理体系涉及全要素和所有部门。
当出现以下特殊情况时应增加审核频次:
a. 管理体系有重大变更或机构和职能发生重大变更时;
b.内部监督员发现某质量要素存在严重不符合项;
c.出现质量事故,或顾客对某一环节连续申诉、投诉;
d.认证认可机构安排现场评审或监督评审前;
年度审核计划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二、审核前准备
成立内审组:
质量负责人依据管理体系审核年度计划的审核内容和审核对象组建内审组,内审组成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且内审员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质量负责人召开内审组组员会议,任命内审组组长和宣读内审员守则,并依据内审年度计划提出本次评审目的、范围内容和要求。
内审实施计划的制定:
内审组长制定内审实施计划,要依据本机构的职能分配表编制各受审核部门的审查内容,由质量负责人审批后实施。实施计划应在正式审核前一周由内审组长发至各有关部门和人员。
审核组预备会:
内审实施计划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审核组长召开审核组预备会议,研究有关体系文件并应决定是否必须补充文件,明确分工和要求,确保每位内审员都清楚了解审核任务,全部完成审核前的准备工作。
编制检查表:
审核前,内审员应根据分工编制检查表,内审检查表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内审实施的质量,因此在整个内审中至关重要。在这九脑汇学院提醒各位,内审检查表中审核内容要依据受审部门的职能编制,要突出审核区域的主要职能;采取的审核方式和方法(查、问、听、看)要恰当;审核时必须抽样的数量要合理。
要选择典型关键质量问题作为重点进行编制(如上次审核的有关信息、管理上的薄弱环节、顾客的反馈、发生过的质量问题等)。
所有内审员的检查表合在一起应覆盖管理体系的全部职能,包含本实验室和顾客的一些特殊要求。检查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容,作为标准检查表,为以后内审提供参考。
02、内部审核的实施
一、审核通知
内审至少提前一周通知受审部门具体的审核日期、安排和要求,可采取文件或口头两种形式。必要时受审方应准备基本情况介绍,审核实施计划应得到受审方确认。
二、首次会议
现场审核前由内审组组长召开并主持首次会议,由质量负责人、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内审组全体成员及相关人员参加,与会人员须签到。
首次会议内容包含:
向受审核方负责人介绍内审组成成员及分工;
说明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和所采取的方法和程序;
宣读审核实施计划及解释实施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
内审组与受审核部门取得正式联络。
三、现场审核
1)现场审核应遵循的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原则。客观事实以证据为基础,可陈述、验证,不含个人推理成分;
标准与实际核对的原则。凡标准与实际未核对过的项目,都不能判定为符
合或不符合;
依次递进审核原则。审核包含:该有的程序有没有,执行没执行,执行后有无记录3个方面;
独立公正的原则。
2)收集客观证据
内审员按照审核实施计划、内审检查表规定的检查内容,通过交谈、查阅文件、现场检查、调查验证等方法收集客观证据并逐项实事求是地记录,记录应清楚、易懂、全面,便于查阅和追溯;应准确、具体,如文件名称、合同号、记录的编号、设备的编号、报告的编号和工作岗位等。审核时,审核员应及时与被审核方沟通和反馈审核中的发现,并对事实证据进行确认。
四、不符合项纪纠正报告
在现场审核的后期,审核组长主持召开一次审核组内部会议,对在现场审核中收集到的客观证据进行整理、分析、挑选,得到审核证据。
将审核证据与质量体系文件等依据相比较,作出客观的判断和综合评价,形成审核发现,明确不符合项,并根据不符合项的产生原因明确不符合项类型是体系性不符合或是实施性不符合或是效果性不符合;
根据不符合项的性质,判断是轻微不符合或是严重不符合,同时根据不符合项的类型和性质提出纠正措施。
内审员就不符合事实、类型、结论等编制内审不符合报告时,不符合事实的描述应具体,准确的报告所观察的事实,不符合判断依据的条款和程序要写清楚。
五、末次会议
内审组组长组织内审组及有关人员(同首次会议)召开末次会议,到会人员签到。末次会议是审核组在现场审核阶段的最后一次活动,向受审核部门、单位领导报告审核情况。
会议主要内容:重申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审核情况介绍;宣读不符合项报告,作出审核评价和结论;提出后续工作要求,包含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及要求。
六、审核报告的编写
内审报告是内审活动结束后出具的一份关于内审结果的正式文件,审核报告应如实反映本次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法、审核过程情况、观察结果和审核结论。
审核报告内容:
审核的目的、范围、方法和依据;
审核组成员、受审部门;
审核实施情况(包含审核的日期、审核过程概况简述等);
审核发现问题的描述和不符合项统计分析;
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及改进意见;
上次审核主要不符合项纠正情况;审核中有争议问题及处理建议;
审核结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综合评价,评价实施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毫无疑问优点,指出不足,作出审核结论);
审核报告的批准及发放范围。
七、纠正措施的实施及跟踪验证
审核结束后,各部门对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和实验室体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制定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计划,明确完成日期并组织实施。内审员按计划对受审核部门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评审、验证,并对纠正结果进行判断、评价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