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贯标流程、方法、步骤
第1步:项目启动
1.明确推进组织机构,任命管理者代表
2.建立沟通机制、激励机制
3.体系贯标培训
4.启动会议
两化融合体系贯标的推进步骤
第2步:调研、评估、诊断
1.了解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
2.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现状与优化需求了解;
3.了解竞争对手情况;
4.了解顾客需求;
5.国内外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6.两化融合现状与能力测评。
两化融合体系贯标的推进步骤
第3步:分析与策划
1.确认竞争优势需求;
2.明确两化融合方针;
3.策划新型能力;
4.编制和发布两化融合中长期规划
两化融合体系贯标的推进步骤
第4步:体系建设
1.策划编写框架和文件清单;
2.制定编写计划;
3.体系文件的评审与发布;
4.体系试运行;
5.体系文件修订
两化融合体系贯标的推进步骤
第5步:体系内审
1.内审员培养认证;
2.编写内审检查表;
3.制定内审计划;
4.内审实施;
5.内审分析/报告
两化融合体系贯标的推进步骤
第六步:管理评审
1.管理评审计划;
2.管理评审实施;
3.管理评审报告
两化融合体系贯标的推进步骤
第七步:体系认证
1.明确认证公司;
2.编制申报资料;
3.编制汇报资料;
4.推进资料梳理;
5.体系审核
两化融合体系贯标的推进步骤
最后1步:保持改进
改进不符合项
两化融合体系贯标的推进步骤
两化融合是什么,两化融合贯标又是什么
两化指的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现在讲政府转型升级对吧,怎么升级,空口白话没凭没证。
政府要找抓手,两化融合就是其中1个抓手。此外的像,我们在评估的绿色工厂啊,质量管理体系,碳核查啊,环评啊都是国务院钦定抓手!
两化融合我前年开始接触,一开始也是云里雾里。后来一经推敲,其实跟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也差不多。
两化融合就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信息化指的是什么,就是信息系统,生产用的ERP系统,办公用的OA系统,顾客管理用的CRM系统,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MES系统,诸如此类的系统。当然,系统用的越多,版本越新,那么就越好。
当然,并不是说有系统就行,系统引进了无需,或者用的不好,那都不行。
融合,这个词很重要,一定要和工业生产融合,两化融合政策有很重要的一句话
:两化融合并不要求执行多先进的系统,只要和现阶段工厂的生产水平符合,带来生产各项指标的进步,那么就是符合的。
因此,哪怕企业仅有1个简单的ERP系统,只要发挥了作用,那也是能够的!
贯标贯标,贯彻标准,就是按照标准来实施,什么标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那么,贯标要做什么事。
从文件上而言,最简单的描述:
两化融合的文件内容主要是三块:
第一块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所需的体系文件,这里有一小部分东西能够引用ISO9001的东西
第二块是1个100多页的ppt,主要用于展示系统的使用历史,和使用后企业生产面貌的转变。这个很难写。
第三块便是信息安全的文件,主要参照ISO27001信息安全。
贯标做的文件主要是以上三样,具体步骤按照两化融合服务平台系统,1步1步来就行。
贯标简单的能够理解为iso9001的咨询阶段。
贯标后就是评定,也能够叫认证。贯标由工信部指定的机构来完成,具体有什么机构能够,去两化融合服务平台看一下就行。
评定机构也是工信部指定,共10家,基本都是工信部下面的研究所。像电信研究所,第五研究所等等。
差不多就这么多,是我朝阳轮胎和天通集团两化融合贯标实施的系统总结!
~~~~~~~~~~~~~!!!!!~
纯手打,假如看官觉得有所得,不给点个赞 ,也不好意思离开吧
哦,对了,至于两化融合补贴这一块,每个地方都不太一样,2018年大部分省份还都是有的,且不低,2018年井喷屎的申报,是由于,政府的补贴,居然没有企业来拿,那怎么行,抽壮丁,每个县抽1个,每个市抽5个,知道你们有钱,这50万,你们不想拿也得拿,不能拿也得拿,不然以后不要叫我陈局,也无需来喝茶了!!
其次就这样,大企业被强制执行,小企业为了补贴,疯狂申报。
据我的估计,这个事情到2019年底大部分就差不多蹦哒完了!
两化融合是什么?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简称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是两个历史发展阶段,发达国家都是先实现工业化,其次实现信息化。
1两化融合基本概念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简称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是两个历史发展阶段,发达国家都是先实现工业化,其次实现信息化。
我国建国后提出要实现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改革开放后,面临发达国家正在实现信息化的新形势,我国是继续先实现工业化,其次实现信息化,还是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信息化,这是1个重大战略决策问题。
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作出了决策。
两化融合是两个历史进程的融合发展,信息化不仅带动工业化,还要带动和促进一切与工业化相伴随的历史进程, 使之融合发展。十八大将此概括为:“促进工业化、信息 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在工业化发展历史进程中,不仅是生产力(技术、工 具、设备、动力等等)的发展,还有生产关系和上层 建筑(观念、习惯、体制、机制等等)的发展。推进 企业两化融合,不仅是技术、设备等等的融合,并且是包含企业的愿景、目标、商业模式、管理体制、文化等等的融合。简而言之,企业两化融合就是在信息化条件(环境)下,企业实现全面现代化的进程。
2两化融合发展历程
发达国家两化融合发展历程的特点与我国有显著不同。
发达国家:渐进式发展,先工业化后信息化;先管理现代化后管理信息化; 技术上逐步换代,先大型机,后小型机,再服务器-顾客机,直至 互联网、云计算。
西方国家工业化的3个阶段:
蒸汽机时代:工厂内动力传递困难,限制了工厂规模,是“小工业时代。
电力时代:能量(动力)传递无困难,工厂规模急剧扩大,进入“大工业时代。
自动化时代:信息传递处理无困难,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走上了“两化融合。
以美国为例:
美国由于工业技术发展(如流水线),在上世纪五十年 代中,白领人员数超过了蓝领人员数,使得企业管理信 息系统势在必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 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成熟,新技术如电子邮件、互联网等 出现,信息传播与获取快速高效,传统管理细分层级成 了阻碍,以“扁平化为核心的重组(Reengineering )、重构(Re-structuring)形成高潮,企业竞争力明显 提高,带来了长达九年的经济高涨期。
中国:跳跃式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管理现代化与管理信息化同步展,技术上是快速换代,四世同堂。
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传统 工业化阶段,开放改革阶段,融合发展阶段 。
传统工业化阶段(1949-1978)
纯国有的计划经济,学前苏联和自力更生,两化融合既无需求, 又无动力,也无条件。
开放改革阶段(1979-1999)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纯国有向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转 变,从闭关自守向开放引进转变。两化融合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 开始探索发展。
全球化超速发展阶段(2000-)
加入WTO,面向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国有企业改制改革 ,经济超高发展,两化融合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3 IT和OT的融合会推动物联网应用
高管们看到物联网转型带来的积极影响,由于设备变得更加智能并且集成度更高,从而提高了生产制造的效率。信息技术(IT)和运营技术(OT)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随着数以十亿计的设备已经通过物联网连接起来,以及还有数十亿计的设备等着上线,这种融合已经成为现实。
正如两家主要的工业自动化公司在物联网世界论坛上所指出的,现在的挑战是以一种更低的总成本和保护数据安全的方式来实现设备连接。正如罗克韦尔自动化主席兼首席执行官Keith Nosbusch在论坛上所谈到的,“IT和OT的融合仍在初始阶段,其未来前景非常可观。
“我相信我们正处于转折点,Nosbusch在第二届物联网世界论坛上讲到,“我们才刚刚踏上由IT和OT融合所推动的旅途。在历史上,这两者完全是两个世界。
“IT和OT都是必要的,可是两个真正的融合仍然是个挑战。过去几年中,我们一直努力想要跨过这个间距,想要带来具有硬件和软件产品及服务的基于IP的牢固的基础设施,Nosbusch补充道,“仅有几个最有雄心的制造商才真正能够跨过IT和OT的距离。
两化融合贯标是什么?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是企业两化融合工作的提升和规范化。当然认定两化融合贯标成功的企业就相当拥有一些项目资质,毫无疑问会带来一些国家政策项目以及项目背后的资金,这也是能够积极推动两化融合贯标工作的原因
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意义
建立可持续优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规范企业两化融合工作;
协助企业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更加清晰企业的使命、愿景和战略;
诊断出企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和改进方向;
推进企业的管理持续改善;
实现有效的IT治理;
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绩效;
申报国家及各地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等项目的基本条件;
……
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流程
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难点
怎样分析和梳理企业的战略目标?
怎样明确两化融合的目标、方针?
怎样全面客观的评估企业两化融合的现状?
怎样编写体系文件?
怎样有针对性的进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
…….
怎样充分结合企业现有体系,完成差异分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构建?
怎样进行有效宣贯?
怎样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怎样进行内审、管理评审?
怎样申请贯标评定?
何科学推导出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两化融合是指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集中精力发展研发、设计、销售、管理等高附加值产业链环节,实现产业高端环节的集聚和产业的快速增长。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是企业两化融合工作的提升和规范化。被认定两化融合贯标成功的企业相当于拥有一些项目资质,毫无疑问会带来一些国家政策项目和项目背后的资金,这也是能够积极推动两化融合贯标工作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