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SAS18001认证体系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应怎样控制
OHSAS18001认证体系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应怎样控制
OHSAS18001认证体系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应怎样控制: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资料。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常见问题、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OHSAS18001认证体系管理手册编写工作程序
OHSAS18001认证体系管理手册编写工作程序
OHSAS18001认证体系管理手册编写工作程序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是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设计阶段形成的文件,该文件应当按照OHSMS体系分析的结果,对体系的构成、各要素的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络作出系统、明确和原则的规定,在初始评审和体系设计之后编制。
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工作程序。
(1)资料收集与分析
①必须收集的主要资料包含:
a.用人单位机构现状:
b.各部门职责和权限现状(各部门确认的);
C.各部门必须解决的工作接口问题和其他问题;
d.对现有各种管理规范和作业程序以及各有关部门的执行情况的说明;
e.对现有的各种技术标准、规范以及各部门执行情况的说明。
②资料分析
a.评价现有机构及职能是否完善,列出需完善的职能清单;
b.评价工作接口现状,列出需研究、解决的工作接口问题的清单;
C.评价现有的管理和作业文件的有效性,提出增加、调整或作废的文件方案。
(2)职能完善和职责、权限的明确
①现有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调查;
②列出必须调整或补充的职责和权限的清单;
③提出调整或补充职责和权限的议案;
④有关部门探讨,提出修改意见;
⑤由用人单位最高管理层研究决定;
⑥发布有关明确职责和权限的文件;
⑦在编写文件和运行过程中发现需进1步明确或补充的问题应随时决定并补充发文。
(3)明确管理手册结构。
(4)落实手册编写的用人单位工作。
(5)制定编写手册的工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