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OHSAS18001认证标准4.4.1结构和职责,OHSAS18001认证标准4.4.2培训、意识和能力

  
很多企业对OHSAS18001认证标准4.4.1结构和职责,OHSAS18001认证标准4.4.2培训、意识和能力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OHSAS18001认证标准4.4.1结构和职责,OHSAS18001认证标准4.4.2培训、意识和能力,希望大家能对OHSAS18001认证标准4.4.1结构和职责,OHSAS18001认证标准4.4.2培训、意识和能力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OHSAS18001认证标准4.4.1结构和职责,OHSAS18001认证标准4.4.2培训、意识和能力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OHSAS18001认证标准4.4.1结构和职责,OHSAS18001认证标准4.4.2培训、意识和能力

OHSAS18001认证标准4.4.1结构和职责

OHSAS18001认证标准4.4.1结构和职责

OHSAS18001认证标准4.4.1 结构和职责

4.4.1 结构和职责

对组织的活动、设施和过程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有影响的从事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应明确其作用、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予以沟通,以便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职业健康安全的最终责任由最高管理者承担。组织应在最高管理者中指定一名成员(如:某大组织内的董事会或执委会成员)作为管理者代表承担特定职责,以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确实施,并在组织内所有岗位和运行范围执行各项要求。

管理者应为实施、控制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

注:资源包含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

a) 确保按本标准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b) 确保向最高管理者提交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报告,以供评审,并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所有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都应表明其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

解与实施要点

(1)建立组织结构,明确有关人员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组织应建立适宜于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组织结构,并以文件化的形式明确从事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需注意的是,这里虽着重强调了承担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执行、验证工作的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但这并不意谓着其他部门和人员能够置身事外。必须强调的是,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是组织内每个人的责任。应在组织内所有岗位和运行范围执行OHSAS18001的各项要求。

从事管理、执行、验证的人员主要包含:

最高管理者;组织的各层管理者;

过程操作员和普通工人;对合同方的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管理的人员;负责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培训的人员;对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有影响的设备的负责人员;组织内具有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资格的员工;参与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协商探讨的员工代表等。

最高管理者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① 批准组织的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② 任命管理者代表;

③ 承担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的最终责任,确保OHSAS18001的实施;

④ 为OHSAS18001的有效运行提供充分资源;⑤ 定期主持管理评审。(2)任命OHSAS18001管理者代表,明确管理者代表的作用、职责和权限① OHSAS18001管理者代表的任命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从管理层成员(通常为高层人员)中指定一名OHSAS18001管理者代表,书面明确其职责和权限。必须提醒的是,指定OHSAS18001管理者代表并不是为了减轻或转移最高管理者的职业健康安全职责,而是减少最高管理者有关OHSAS18001的大量事务性工作,强化最高管理者对OHSAS18001的推动。OHSAS18001管理者代表能够是专职的,也能够是兼职的。假如管理者代表兼任其他职责,则这些职责不应与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发生利益冲突。②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a)确保按本标准(GB/T28001)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b)确保向最高管者提交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报告,以供评审,并为改进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证据。c)就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面进行联络。(3)保证有关人员的作用、职责和权限得到有效沟通用适当的方式,如通过培训、制定文件等方式,让每位员工明白自己的作用、职责和权限以及与其他部门(岗位)的关系,以保证全体员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为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业绩的提高作出贡献。。(4)为OHSAS18001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仅有提供适宜和充足的资源,组织的各项职责才能得以完全履行。资源包含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应规定提供资源的途径。(6)所有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都应承诺持续改进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OHSAS18001认证标准4.4.2培训、意识和能力

OHSAS18001认证标准4.4.2培训、意识和能力

OHSAS18001认证标准4.4.2 培训、意识和能力

4.4.2 培训、意识和能力

对于其工作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职业健康安全的人员,应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在教育、培训和(或)经历方面,组织应对其能力作出适当的规定。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确保处于各有关职能和层次的员工都意识到:

——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程序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在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后果,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效益;

——在执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程序,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包含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见4.4.7)方面的作用和职责;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培训程序应考虑不同层次的:

——职责、能力及文化程度;

——风险。

理解与实施要点

(1)组织应就人员的培训、意识和能力的要求建立文件化的程序。

2)人员能力的基本要求

组织中可能影响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的人员应具有适应其承担职责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以教育、培训、经验为基础的。

适当的教育程度,可理解为从事不同的对职业健康安全有影响的工作所需的最少学历教育。

适当的培训,可理解为从事某一岗位工作以前需接受的培训。例如对内审员的培训要求。

适当的经历,指为了更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

组织应根据岗位职责的必须,就各岗位人员的能力提出具体的可评价的要求。这些要求应写在书面的任职条件中,作为人员招聘、上岗和转岗的依据。任职条件应随工作要求等因素的转变进行更新。

(3)保证人员能力的措施

① 识别人员的能力需求。

根据任职条件、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发展的必须,识别人员的能力需求。

② 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满足对人员的能力需求。

对不能满足能力要求的人员,能够提供培训以满足要求,也可采取其他措施,如将这些人员调离,换上能胜任的人员等等。

③ 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主要看采取措施后,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

通过对人员能力的度量,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评价方式有考核、业绩评定、管理人员的评价、观察等。

4)培训的实施

① 明确培训需求

根据工作岗位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从业者本身的实际能力以及从业者所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明确培训的需求。也就是说培训应考虑不同层次的职责、能力、文化程度以及所面临的风险。

培训与教育的目的是不同的。培训是使受训者获得目前工作上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未来用到的知识。

② 制订培训计划

主管部门根据各部门提出的培训需求及组织对培训的基本要求,制订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包含培训项目、主要内容、主要负责人、培训日程安排(时间、地点)、培训方式、培训对象等。

③ 实施培训

按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培训前要编写好教案,并通知相关人员。

④ 培训后的考核

培训后要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有理论考核、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等;考核形式有问答、问卷、技术演示等。

⑤ 培训结果的处理

根据培训考核的结果发上岗证或重新培训。

(5)培训的内容

① 岗位文件、技能培训。

②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知识、技能培训。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职责;

国家或地方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及规定;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公司的OHSAS18001方针、目标;

工作中的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以及预防措施;

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劳动保护、职业安全技术措施;

其他有关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的专业知识。

③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培训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培训应做到:

a) 使员工意识到符合OHSAS18001方针、程序和OHSAS18001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 使员工明白自己在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职责;

c) 使员工明白自己的工作对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的效益。

d) 使员工明白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严重后果。

④ 管理知识培训,等等。

(5)培训的对象

所有人员,包含兼职、临时雇用、相关方人员(必要时)。

(6) 培训有效性的评价

① 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确保经过培训的人员具备了所需的能力。

② 通过对经过培训人员能力转变的度量进行培训有效性的评价。

③ 评价方式有:

a.培训后的考核,包含理论考核、实际操作考核等。

b.受培训者的自我评价。

c.管理人员对受培训者的评价。

d.受培训者的业绩评定。

e.观察,等等。

(8)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有多种选择,内培、外培、实习、自学考试、学术交流等。

(9)特殊工作人员的资格认定

特殊工作人员(如电焊工、电工、天车工、锅炉工、计量员、内审员等),应通过必要的培训,获得资格认定。

(10)记录保存

应保存每个员工的教育、培训、经历和资格鉴定的记录。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