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ISO14001认证关于沟通的要求,ISO14001认证管理层内审检查表

  
很多企业对ISO14001认证关于沟通的要求,ISO14001认证管理层内审检查表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SO14001认证关于沟通的要求,ISO14001认证管理层内审检查表,希望大家能对ISO14001认证关于沟通的要求,ISO14001认证管理层内审检查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ISO14001认证关于沟通的要求,ISO14001认证管理层内审检查表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ISO14001认证关于沟通的要求,ISO14001认证管理层内审检查表

ISO14001认证关于沟通的要求

ISO14001认证关于沟通的要求

ISO14001认证关于沟通的要求

1.总则1.1目的此程序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本公司环境沟通的程序和管理方法进行规定,使公司的环境信息和活动适当地传达给公司内外的有关人员,并得到适当的理解。1.2适用范围此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及与外部的环境沟通的程序、方法和管理。1.3程序的起草、修改、审核、批准此程序的起草、修改与由ISO14001推进小组相关人员作成,经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核,由总经理批准后实施。1.4主要职责部门:各部门、ISO14001推进小组

2.内部沟通2.1关于法律上以及它要求事项的获取与沟通见“环境法律法规获取程序”。2.2通常环境信息2.2.1为使员工对环境管理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有认识,并付诸自觉行动,ISO14001推进小组在ISO14001宣传栏宣传环保知识,各部门采取早会等方式对必要的信息进行传达,特别注意传达产品禁止物质要求。2.2.2经营人(最高管理者)、环境管理者代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指示与要求以及它重要决定,由ISO14001推进小组通过文 件、环境信息处理表等形式进行逐级传达。2.2.3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意见、要求及建议,可向部门EMS责任者反映,EMS责任者确认后,以环境信息处理表的形式向ISO14001推进小组提出,由ISO14001推进小组向环境管理者代表汇报、听取指示,给予答复。2.2.4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活动中,各部门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措施或遇到问题需其它部门给予协助的,由部门EMS责任者以联络票的形式向其它部门进行传达。2.2.5各部门目标、指标完成情况,按ISO14001推进小组联络,记入“年度管理评审报告”中,交ISO14001推进小组,ISO14001推进小组再总结全公司目标、指标完成情况,作成“年度管理评审报告”,报告环境管理者代表,经总经理取得认可后,复印件作为沟通资料分发给各部门,以使各部门了解公司目标、指标完成情况。2.2.6不符合项汇总、不符合项报告单、审核报告书、管理评审报告,原件在ISO14001推进小组保管,复印件作为沟通资料由ISO14001推进小组向各部门分发,使各部门了解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运作情况。注:不符合项汇总,分发给参加审核的部门;不符合项报告单,分发给相关部门。

2.2.7部门责任者在日常监控时,应认真填写各种点检记录,如发现问题又无法正确判断时,可与ISO14001推进小组取得联络,以便问题的解决。

上述活动中产生的环境信息处理单等作为信息交流资料原件在ISO推进小组保管,复印件分发给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进行保管,复印件保管期限为1年。

3.外部沟通3.1沟通的窗口3.1.1 ISO14001推进小组作为公司对外环境沟通的窗口。3.1.2为使来访者也有所了解,在公司保安室将(3.1.1)的内容展示出来,包含产品禁止物质要求。3.1.3 ISO14001推进小组时刻掌握与公司的环境管理有关的方案和实际进展等情况,并将反映这些情况的资料时刻备齐,作为用于公开的资料长期保存,以便外部相关方要求公开这些资料时马上能够满足其要求。3.2针对外部相关方的询问、要求和投诉(以下称询问等)的处理方法。3.2.1接待者确认对方的姓名、询问内容和联络方法,告诉对方受理部门为ISO14001推进小组,并亲自或委托别人将对方送到ISO14001推进小组。3.2.2在处理与外部相关方之间的问题时,努力保证公司的环境管理活动被正确理解,并保证有良好的沟通。3.2.3ISO14001推进小组认为在上述3.1.3中的常备资料范围内能够答复时,立即予以答复。3.2.4ISO14001推进小组认为在上述3.1.3的范围内不能充分答复,或认为是属于不应答复的涉及重 要环境问题的信息时,与环境管理者代表进行协商,就沟通程序进行研究,根据其结果进行处理。3.2.5上述与外部进行的沟通全部记录在“环境信息处理表”中,在取得环境管理者代表的认可后,进行保管。

3.3与ISO14001审核机构的沟通 向ISO14001审核机构传达本公司的信息,让他们随时了解我们是按照持续改善的承诺和环保法规的要求来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

3.4顾客、供应商、废弃物处理公司等机构的沟通,见“供方管理程序”。4.相关记录 年度环境管理报告 (EMP0501)环境信息处理表 (EMP0502)

5.相关文件 环境法律法规获取程序 (EMP-2) 供方管理程序 (EMP-16)

ISO14001认证管理层内审检查表

ISO14001认证管理层内审检查表

ISO14001内审检查表 NO:1

受审核部门: 管理层

编制日期:2009.2.10

批准人:

审核准则:ISO14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

审核日期:2009.2.15

审核员:

标准要素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提问

现场检查

4.2

环境方针的制定

(1) 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环境方针?

(2) 环境方针是否经最高管理者批准?

环境方针的内容

(3) 环境方针是否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4) 环境方针是否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作出承诺,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作出承诺?

(5) 环境方针是否提供了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环境方针的传达与管理

(1) 怎样向全体员工传达的?

(2) 采取了什么方式?

(3) 询问员工,看员工是否了解环境方针?

(4) 为公众获得环境方针提供了何种方便?

(5) 公众怎样获得环境方针?

环境方针是否得到实施

检查绩效测量结果,确认方针是否得到实施?

环境方针的评审与修订

(1) 是否有定期评审环境方针的规定?

(2) 最高管理者是否定期评审过环境方针?

(3) 怎样对环境方针进行修订?

(4) 评审和修订的依据是什么?

4.3.

3

组织是否设定了环境目标和指标?

(1) 目标是否形成文件?

(2) 是否经领导批准?

(3) 是否分解到有关的职能部门?

ISO14001内审检查表 NO:2

受审核部门: 管理层

编制日期:2009.2.10

批准人:

审核准则:ISO14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

审核日期:2009.2.15

审核员:

设定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的内容

(1) 目标和指标的内容是否符合方针的要求?

(2) 目标和指标的内容是否考虑了法规和其他要求?

(3) 目标和指标的内容是否考虑了重大环境因素?

(4) 目标和指标的内容是否考虑了员工和相关方的观点?

(5) 目标和指标是否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承诺?

(6)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案是否可行,是否考虑了技术的问题、财政及运作上的要求?

(7) 目标和指标是否尽可能地具有可测量性,有无测量目标和指标的方法?

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情况

(1) 受审部门是否均有相应的目标和指标?

(2) 目标和指标是否具体并尽可能量化?

(3) 是否设置了必要的可测量参数?

(4) 是否制定了实施目标和指标的方案?

(5) 企业资源是否能保证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6) 是否明确了执行部门和负责人?

(7) 是否已向有关人员传达?

(8) 有关人员是否清楚?

有无目标和指标实现的证据?

检查绩效测量结果,确认目标和指标是否得到实现?

目标和指标是否定期评审和修订?

(1) 环境目标和指标是否定期评审和修订?

(2) 依据什么评审和修订?

(3) 目标和指标的评审和修订是否体现持续改进?

4.3

4

是否制定了环境管理方案?

(1) 方案是怎样制定和批准的?

(2) 受审部门有否相应的方案?

(3) 是否所有的目标和指标都有相应的方案?

环境管理方案的内容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1) 是否明确了责任人?

(2) 是否明确了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措施及方法?

(3) 是否明确了时间要求?

(4) 是否规定了资源保证?

怎样监督方案的实施?

(1) 由谁负责方案实施的都督?

(2) 怎样验证方案实施的效果?

方案能否保证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1) 是否存在1个评审方案的过程?

(2) 是否所有的目标和指标都有相应的方案?

(3) 有关人员是否参与方案的制定?

是否及时修订方案?

(1) 什么情况下修订方案?

(2) 是否进行过修订?

4.4.

1

是否明确规定了组织的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

(1) 是否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图?

(2) 相关职责部门或岗位的环境职责是否得到规定并形成文件?

(3) 受审部门的环境职责是什么?

ISO14001内审检查表 NO:3

受审核部门: 管理层

编制日期:2009.2.10

批准人:

审核准则:ISO14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

审核日期:2009.2.15

审核员:

和职责

最高管理者职责和权限

(1) 是否明确了最高管理者的各项职责?

(2) 最高管理者是否指定了管理者代表?是否恰当地明确了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

(1) 管理者代表是否对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负责?

(2) 是否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管理者的作用

(1) 管理者是否为实施、控制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如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务资源?提供资源的途径是否明确?

(2) 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表明其对环境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

(3) 管理者怎样参与和支持环境活动?

有关职责、权限是怎样传达到位的?

(1) 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是怎样传达的?

(2) 各有关人员是否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

(3) 各类人员是否明确完成职责任务与实现环境方针之间的关系?

4.4.

3

沟通

是否指定了沟通的程序?

(1) 组织是否有沟通的程序?程序中是否对沟通的方式、内容做了规定?

(2) 程序中是否规定了与相关方的沟通?

(3) 外部人员获取环境方针的途径和方法是否可行?是否方便?

沟通的记录

(1) 涉及重大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有无适当处理和记录?

(2) 是否保存有接收和答复员工意见的记录?

怎样通报组织的环境方针和环境表现?

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结果通报组织内所有有关人员的过程

异常、紧急情况下的信息怎样沟通?

(1) 是否同员工、周围居民进行过沟通?

(2) 通报组织的环境方针和环境表现的方式是什么

(3) 是否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结果组织内所有人员?

(4) 信息通报采取何种方式?异常和紧急信息怎样通报?

(5) 受审部门涉及到那些沟通?

同外部相关方的沟通

(1) 怎样从环保局等单位获取有关环境信息?

(2) 是否参加有关机构组织的环保活动?

(3) 是否同供方沟通环境信息?

ISO14001内审检查表 NO:4

受审核部门: 管理层

编制日期:2009.2.10

批准人:

审核准则:ISO14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

审核日期:2009.2.15

审核员:

4.4.

4

组织是否有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相关文件是否齐全?文件是书面形式还是电子文档形式?

(1) 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有多少?

(2) 与受审部门相关的文件有多少?

(3) “三同时”报告和组织结构图等是否保存完好?

(4) 电子形式文件的使用是否有效?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否覆盖了标准中要素并符合其要求?要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是否给予明确及描述?

(1) 环境管理手册的内容是否满足ISO14001的要求?

(2) 环境管理要素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文件的接口是否清楚?

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1) 是否规定了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2) 文件是否便于查阅?

4.5.

4内部审核

组织是否建立了内部审核程序

(1) 文件化程序是否包含实施审核、确保审核的独立性、记录审核结果并向管理者报告的职责和要求?

(2) 程序中是否包含审核的范围、频次、计划和方法?

内部审核方案的策划

(1) 是否进行了年度内审方案策划且明确规定了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2) 年度内审方案是否经管理批准?

(3) 年度内审方案是否发给有关部门?

(4) 是否按年度内审方案的计划实施了审核?

内部审核的实施

(1) 是否制订了内审实施计划?

(2) 内审实施计划是否覆盖全部要素和全部部门?

(3) 审核是否由非从事受审活动的人员进行?

(4) 审核员是否经过培训,并取得了资格证?

(5) 审核是否抓住了关键环节(部门、设备和活动)和重大环境因素?

(6) 审核用检查表是否充分和符合要求?

(7) 审核报告的内容是否全面?能否说明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对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

(1) 对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

(2) 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按期完成?

(3) 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是否进行了验证?有无记录?

(4) 验证结果是否报告了相关部门?

ISO14001内审检查表 NO:5

受审核部门: 管理层

编制日期:2009.2.10

批准人:

审核准则:ISO14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

审核日期:2009.2.15

审核员:

4.6

是否有定期进行管理评审的规定

(1) 评审的时间间隔是怎样规定的?

(2) 是否按规定的时间进行管理评审?

(3) 管理评审是否由总经理亲自主持?

(1)受审部门应为管理评审提供什么资料?(2)管理评审的输入是否充分?

(1) 受审部门应为管理评审提供什么资料?

(2) 管理评审的输入是否包含下列内容:

1) 内、外部质量审核结果;

2) 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3) 重大事故调查处理情况;

4)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5) 相关方的投诉,建议以及要求;

6) 监视和测量情况报告;法规以及他要求符合性报告;

7) 来自管理者代表的关于环境管理体系总体运行情况的报告,来自各部门经理关于局部有效性的报告;

8)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总结报告;

9) 可能引起环境管理体系转变的企业内外部要素,如法律法规的转变、机构人员的调整以及市场的转变等;

10) 改进的建议;

(1)管理评审的实施情况;

(2)管理评审的内容是否充分?

(1) 怎样参加管理评审?

(2) 是否就下列内容进行了评审:

1) 环境方针是否适宜?环境方针实现程度怎样?是否必须更新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

2) 现有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方法是否适宜。重大环境因素的现行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3) 资源是否配置得当,能否满足实现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要求?

4) 组织结构、管理职能是否合适和协调?活动以及相应文件是否必须修正?

5) 自前次管理评审以来所进行的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的结果以及有效性怎样?

6) 环境绩效趋势,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7) 相关方的投诉、建议以及要求。

8) 环境管理体系适应环境转变的应变能力怎样?

9) 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状况怎样?

10)必须改进和加强的领域是什么?

管理评审的输出是否完整并形成文件?

(1) 有无评审记录和形成的其他文件?

(2) “管理评审报告”中有无环境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结论?

(3) 是否提出了必须加以修正的方针、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

(4) 有无不符合,是否提出了纠正要求?

管理评审的后续管理

(1) 评审的后续工作进展怎样?

(2) 对管理评审中的纠正措施是否进行了跟踪验证,验证的结果是否记录并上报给最高管理者?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