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为何会被“摘帽”?需要注意什么!(怎么申请高新技术企业)

  
很多企业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为何会被“摘帽”?需要注意什么!(怎么申请高新技术企业)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为何会被“摘帽”?需要注意什么!(怎么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希望大家能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为何会被“摘帽”?需要注意什么!(怎么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为何会被“摘帽”?需要注意什么!(怎么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为何会被“摘帽”?需要注意什么!(怎么申请高新技术企业)

11月28日,广东省科技厅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同步公示了广东省二零一八年第一批5895家和第二批5633家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共计11528家,恭喜名单上的企业历经激烈的网络评审和严峻的复核答辩最终顺当通过,实在可喜可贺。

但喜悦之际,小编提醒广大企业,这只是踏出了万里长征最艰难的第1步,能否在接下来3年里顺当通过国家高新认定办的监督管理、享受到税收优惠,还必须得重视完善后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工作,否则1个小“踉跄”就有可能会面临高新资质被取消,甚至追缴已享受的税收优惠的境况!这绝不是小编空穴来风,信口开河,近几年发生被取消资质的案例实在太多,小编我就不从头开始啰嗦了。

下面小编将透过二零一八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公示的高新资质取消名单,跟大家一起探讨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监督管理的二三事。

第一件事儿

一张图带你了解二零一八年全国范围内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情况

高企认定后为什么会被“摘帽”?这些雷区千万不要踩!!!

点击下载:二零一八年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被取消的155家名单

第二件事儿

二零一八年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内)资格被取消的原因分析

1.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内累计两年未提交年报,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二零一八年9月,因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内累计两年未提交年报,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公告,青岛精锐达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企业,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高企认定后为什么会被“摘帽”?这些雷区千万不要踩!!!

2.因发生严重环境违法行为,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二零一八年6月-11月,因发生严重环境违法和环保行政处罚,江苏省的汇鸿(南通)安全用品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的海盐哈特惠机械五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和临安华龙摩擦资料有限责任公司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高企认定后为什么会被“摘帽”?这些雷区千万不要踩!!!

高企认定后为什么会被“摘帽”?这些雷区千万不要踩!!!

3、因申请认定资料存在知识产权作假情况,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二零一八年8月,经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向有关部门查证核实,云南拜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认定资料存在知识产权作假情况,公告取消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高企认定后为什么会被“摘帽”?这些雷区千万不要踩!!!

4、研发费用不符合条件,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二零一八年1月,四川亚卓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因研发费用大于管理费用,未能合理阐明原因,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要求,被取消高新资质。

高企认定后为什么会被“摘帽”?这些雷区千万不要踩!!!

5、因发生重大质量事故,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二零一八年9月,因疫苗质量问题,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从2017年度起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6、因公司主要业务发生转变,已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主动申请取消

二零一八年1月-7月,因公司主要业务发生较大转变,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北京美通互动广告传媒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宣城金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天维电气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企业主动申请取消高新资格。

高企认定后为什么会被“摘帽”?这些雷区千万不要踩!!!

7、其他未被披露可能导致高新资格被需取消的原因

当然高新资质被取消的还有许多其他未被披露出来的原因,例如:

①季报、年报填写的数据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体系要求;

②季报、年报或申报资料与纳税申报数据不一致;

③未建立研发费用专账管理,或者专账管理不达标;

④专利条件不符合或关联度低; ⑤财务管理不规范,有偷税漏税行为等。

综上所述,可能被取消高新资格的原因真的是涉及到了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此不易的渡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独木桥,小编无比真诚的提醒大家,还是要倾注一定的精力去浇灌“高新技术企业”这朵“国花”,让其常开不败的。关于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格的好处,小编不再多说了,感兴趣请点击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页面查看。

第三件事儿

怎样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的管理工作

1、及时报送提交各种统计报表

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要填报“年报”,还要填报“半年报”,并且要填报的系统不止1个,有科技厅、科技局、统计局等,填写报表时需自查填写的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①科技人员占比10%以上;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不低于总收入的60%,其中主要产品(服务)收入占高新收入占比是否超过50%;;

③研发费用占比不低于3%(收入2亿以上的)/4%(收入在5千万-2亿之间的)/5%(收入在5千万以下的),其中境内研发费用不低于60%;

④拥有一定数量的有效知识产权(最好拥有1项发明专利或5项以上实用新型或软件著作权),确认专利权属及专利时效;

⑤开展自主研发活动,拥有持续的科技成果转化(每一年最好5项以上)。

小编提醒广大企业必须如实填报,不能随意归集,弄虚作假,做到报表数据合理无误,与所有认定要求的条件吻合。

2、及时报告发生的重大转变

企业发生更名或认定条件发生重大转变(分立、合并、重组及经营业务发生转变等),需在3个月内向认定机构报告,审核符合认定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不变,重新核发认定证书,编号与有效期不变。点击下载:怎样开展企业变更

3、做好安全、质量、环境保护工作,避免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有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4、严格按照最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要求开展企业各项创新工作,将工作落实到实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管理体系,成为实至名归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第四件事儿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抽查的力度及形式

至此,可能您还觉得是小编我在杞人忧天,扰乱人心呢。别看小编平时言语比较随意,可是类似这种关乎企业是否能够享受3年税收减免的大事,小编从来不会信口开河,都是有凭有据的,下面小编就以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抽查为例再跟大伙叨唠一下高新技术企业抽查的力度及形式:

检查部门

国家财政部、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科技厅、地方财政厅、审计厅、主管税务局、环保部门、质量/安监部门

检查方式

备案审查、重点抽查、跨省交叉检查、税务例行稽核

检查依据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穗科创规字〔2017〕3号)、《广州市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穗科创规字〔2017〕4号)等相关规定

检查形式

“随机抽查”: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抽取专家,抽查处理结果及时公开;

“重点检查”:针对特定企业、范围涵盖所有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检查指标

抽查数量不低于各自所辖行政区域内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5%,且每区不少于5家。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抽查数量不低于全市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其中22家从各区抽查企业名单中抽取,每区2家。

检查要点

科技部门:

①技术领域是否属于管理办法或工作指引中的领域;

②专利权属及专利时效确认;

③主要产品(服务)收入占高新收入占比是否超过50%;

④申报前后各期数据对比及与高新年报数据对比;

⑤申报资料各项指标核对。

财政部门:

①每一年定期对承担高新技术企业审计的事务所进行底稿等风险检查,并抽选部分企业进行延伸检查;

②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协会自律检查。

税务部门:

①申报资料与税务申报数据是否有冲突;

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收优惠备案检查;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备案检查;

④其他相关税务检查。

注意

:在抽查过程中,税局享有“一票否决权”,因此需高度重视税务规范。

环保部门:

①是否存在环评风险;

②是否存在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质量/安监部门:

是否存在重大质量、重大安全事故。

审计部门:

①针对行政公职人员渎职、受贿等违法行为的延伸检查;

②国有企业自身的定期审计检查。

结果处理

由认定机构取消资格,并通知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符合认定条件年度起已享受的税收优惠;追缴企业所获的高新技术企业受理补贴和奖励资金。

最后一件事儿

高新技术企业抽查资格取消的政策依据

敲黑板了,各位!

最后再强调一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抽查资格取消的政策依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 )第四章的监督管理相关条文,请各位务必重视起来。

高企认定后为什么会被“摘帽”?这些雷区千万不要踩!!!

综上各方面所述,高新资质管理与维护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各位一定要高度重视,指派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在日常管理中,持续关注高新产品(服务)收入占比、科技人员占比、研发费用占比及知识产权等情况,做好研发费用投入管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并积极咨询、配合专业辅导机构的建议,把高新技术企业管理维护工作落到实处。

非常感谢大家对小编的信任,耐着性子看完了如此“长篇大论”,有没有觉得好复杂,好麻烦,好棘手,好糟心,心都......

无需担心,不要着急~你们都晓得小编我的啦,一直都是急大家之所急,为大伙出谋划策,勇夺高新技术企业大旗,这次当然不例外了。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