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是指纳税人的年度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的认证标准,并由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可。其中一个特点是一般纳税人的销售税可以抵消增值税的计算。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分类不尽相同,可以根据累计销售标准进行划分。
一般纳税人是指纳税人的年度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的认证标准,并由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可。其中一个特点是一般纳税人的销售税可以抵消增值税的计算。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分类不尽相同,可以根据累计销售标准进行划分。接下来,我们将了解一般纳税人销售额计算标准。2019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报税期限人人都必须了解。
首先来了解什么是年应税销售额
年度应税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不超过四个季度或者12个月的连续期内计算的总增值税销售额。此销售包括纳税申报销售,包括免税销售和税务机关。发票销售,一般来说,小规模纳税人都会有发票。包括销售的检查和补货,税收评估以调整销售。 “连续不超过12个月”这一术语并不是指财政年度,而是可以累积多年。
一般纳税人销售额计算标准
一、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
从2018年5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承认标准发生了变化,新的一般纳税人已经确定纳税人是纳税人,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不到500万元的销售额自动被视为小规模纳税人。
二、累计销售额的计算
销售是指纳税人在支付应税服务时销售商品,提供应税服务,购买者收到的所有价格和价格,不包括从购买者处收取的产品税,不包括适用消费税的委托处理。代表付款支付的消费税,以及代表垫的运费。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或应税服务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一般纳税人销售额=含税销售收入/(1+增值税税率)
根据该公式计算累计销售额,即连续运营期间不超过12个月的销售额。小规模纳税人超过认定标准的,可以自动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
三、一般纳税人销售额计算中的销售额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纳税申报表销售,审核后销售,税务评估调整销售,税务机关代表发票销售和免税销售。
温馨提示:纳税申报表包含在调整后的销售和税收评估调整销售的纳税申报表中的月份的销售额不包括在税收的销售额中。
一般纳税人销售额计算确认累计销售额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管理办法>(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令第二十二条)第三条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额计算的应纳税所得,由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此外,一般纳税人资格应适用于主管税务机关。年度应税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营业期内累计应纳税的销售额不超过12个月,包括免税销售。因此,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营业期不是指会计年度,可以全年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