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准审核员入行前要知道的几件事(审核员需要注意什么)

  
很多企业对准审核员入行前要知道的几件事(审核员需要注意什么)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准审核员入行前要知道的几件事(审核员需要注意什么),希望大家能对准审核员入行前要知道的几件事(审核员需要注意什么)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准审核员入行前要知道的几件事(审核员需要注意什么)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准审核员入行前要知道的几件事(审核员需要注意什么)

兜兜转转将近1年,2020年度的CCAA审核员考试,阅卷终于结束,成绩公布,成绩通过的老师刚高兴了一段时间,马上又面临新的诸如机构选择、合同签订等各类问题,个人作为从事本行业近十年的次新人(非谦虚,认证行业从业十年远远称不上经验丰富),借此时机,将个人对行业的理解和看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为各位的职业规划、机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

我尽量客观,可是限于个人对行业的了解程度,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以及避不开的部分个人主观情感,呈现给大家的信息仅供参考。提前知会各位,此次分享的目的是希望凭借鄙人浅薄的行业知识,让大家能对认证行业和审核员职业有1个初步的认知,在做机构选择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到尽量匹配。除用少数头部机构举例外,不评价任何特定机构优劣,不指名推荐特定机构签约、不透露任何特定机构的实际薪水待遇,有这几点需求的老师请移步,避免浪费您的时间,话不多聊,言归正传。

认证行业怎么样?

自“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审查部(现工信部电子五所赛宝认证中心)于1979年将认证概念引入中国,行业发展已逾四十余载,认证品类越来越多,截止目前,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服务认证合计有效证书量270余万张,其中管理体系有效证书数逾140余万张。附管理体系认证近3年数据列表供大家参考:

从数据能够看出,认证市场目前是1个高速扩张的市场,现期认证证书存量和增量都相对维持在1个比较可观的水平,除前期靠政策推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外,其他各品类认证业务近些年每一年皆有不错的涨幅,并且随着认证市场化的推进、国内内需的拉动、政策对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的鼓励与放开,认证行业将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快速发展,在可预见的短期内,认证的业务增量会保持1个相对较为稳定的涨幅;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不同认证品类证书存量和增长速率差异较大,细分领域认证需求如ISMS、ITSMS的需求增长更加迅猛。对我们现从业人员或有意向的准从业人员而言,认证行业不是夕阳产业;在行业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变革的大背景下,机遇许多,挑战亦不少。

审核员待遇怎样?

认证行业是专业技术服务行业,归根结底,根源在“专业与“服务两个点。

专业属性,决定审核员这个职业下限会比较高---原因一:审核资格必须通过统一考试并满足申请注册条件才能获得;原因二:行业较为小众,大部分人不了解也不计划进入认证行业;原因三,行业相对而言有一定的专业能力门槛。

而服务属性,注定这个职业的上限又高不到哪里去---原因一,认证行业和所有服务行业一样,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个人精力有限,每一年能做的工作总量有限;原因二:技术附加值相对较低,个体可替代性较高。

总体而言,在目前来看,收入待遇、个人价值实现、社会地位、行业发展前景处在1个相对较为舒适的区域,个人能通过行业获取相对不错的收入,可是相较互联网行业等热门行业而言不太有机会通过专业能力技术附加值达到太高的收入水平。

同1个品类审核员在不同机构,待遇会有部分差异,可是不大。对于普通QES三体系审核员而言,现阶段综合审核收入在每一年9-14万;细分领域如ISMSITSMS等,现阶段综合审核收入在每一年18-24万,其他非审核收入方面不同机构有不同管理方式,不便细说,可是对绝大部分无行业垄断性地位的机构从业者而言,这部分收入不多。

不同机构,会根据自己业务占有率、市场定位、岗位需求度、未来规划方向等,人员待遇上下有部分波动,可是总体上波动区间也不会太大。不同审核机构待遇体现方式有所差别,主要集中在底薪、人日补贴、社会保险公积金3个方面。

底薪方面,大部分机构给QES审核员底薪在1000-4000左右,ISMS/ITSMS等细分体系底薪在3000-6000左右,会根据个人审核资格数量做不同定级。

人日补贴方面,QES单体系/双体系/三体系各在200、300、400元左右每人每天,ISMS/ITSMS单体系/双体系审核分别在600、800每人每天左右,必须指明的是,对绝大多数机构而言,单体系双体系或者三体系不是指个人拥有体系资格的数量,而是在这个基础上,对应受审核顾客接受该次审核时所申请的体系的数量(如QES单体系/双体系/三体系对应人日补贴分别为200、300、400员,则该审核员仅有在个人同时具备三体系资格且审核时顾客接受的是QES3个体系同时做结合审核时,才能拿到400/人天的补贴)。

社会保险公积金方面,大部分头部机构会足额缴纳五险和公积金,部分机构会有补充社会保险等福利,除此以外绝大部分机构会按照基本薪水只缴纳三险或五险,这其中有少部分机构会按照基本薪水缴纳公积金。

必须注意的是,首先,不同机构宣传策略不同,待遇呈现形式不尽一样,高底薪+低人日补贴,低底薪+高人日补贴都是正常的表现形式,各有优劣,各位能够按照自身情况做1个大致的估算,受去企业路程中的时间、个人休息时间、任务调整导致的时间空闲等各类情况的影响,建议QES体系审核员每一年按照240个左右审核人日,ISMS/ITSMS审核员每一年按照215个左右审核人日(细分领域体系审核很难做到本地化审核,出差路途时间更多)进行收入核算,部分机构会宣称每月排程25天或者更多,各位审核员可自行核算,我个人的意见是这种宣传有一定的夸大成分,很难实现。其次,部分机构在给高底薪的情况下必须理清这部分底薪是有责底薪还是无责底薪,有同业者反馈某些机构的高底薪包含部分服务人天的费用,审核员被包含的部分的人天数不单独计算人日补贴,如底薪6000保底每月服务10个人天,超出10人天部分的审核人日单独计算审核补贴,这相当于底薪3000+300/人天的补贴,只是换了1个说法。再次某些机构将高底薪和高服务人天绑定,如底薪8000.可是必须每月审核人天22天,不足则底薪不全额发放,各位在进行机构选择时必须提前和机构沟通,不然个人期望和最终待遇会有不小差异,心理落差明显,这也是目前部分审核员对所在机构不甚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

审核待遇归根结底最终是与供需关系挂钩,审核员数量跟不上市场需求,短期内待遇偏高,偏高的待遇引导更多人进入这个领域后,市场和机构对该品类审核员的需求降低,待遇则随之降低。举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审核员为例,2018年绝大部分认证公司开出的综合年薪在40万左右,近年由于补贴政策的缩紧导致的证书量增速不明显甚至出现负增长、审核员数量的大量增加等,目前该品类审核员收入待遇下滑较为严重。不过在可预期的短期内,三体系审核员由于市场有效证书存量较大增量也可观、各地响应国务院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精神等因素影响,待遇会维持在1个较为稳定的水平;细分领域如信息类审核员,由于市场需求增速持续较高、审核资格获取相对比较困难,短期内待遇不会有大幅下降---可是同时要注意的是,该类认证需求尽管增速迅猛,可是市场总体体量较小,有效证书数量短期内难以有较大规模增量,假如审核资格获取难度降低,则个体收入将会受到明显影响。

个人建议,有意向将认证作为主业的审核老师,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在提高个人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能尽可能多的丰富自己的审核资质,以备无患。

怎样选择从业机构?

对于审核机构的选择,头部企业如莱茵、南德、英标等大型外资机构,CQC、CCRC、赛宝等国有综合或细分行业龙头机构,综合收入会相对更高,福利待遇会更好,可是相较于其他行业头部企业与普通企业间的收入差距,认证行业内这种差距不会特别大,不太容易出现如程序员一样的个体收入明显差异,此类机构相比其他大部分机构而言,优势劣势分别体现在:

优势 劣势

个人工作稳定性更高,职业危机较小

01

机构对个人能力素质要求较高,准入门槛较高

接触的顾客群体较高端,个人综合素质提升快

02

部分机构内部新人老人获取的政策偏向不太一样,有论资排辈之嫌

行业地位更高,个人价值更容易体现

03

团队庞大导致的内部消耗更大,不产生实际收入的工作更多

培训体系更健全,职业前景规划更好

04

机构灵活度不够,部分政策调整比较缓慢,响应市场转变的速率较慢从而导致审核员个体在业务执行的过程中自由度较低

机构风险把控能力强,个体审核资格风险更小

05

除头部机构外,根据我个人接触情况以及他同业者反馈来看,剩余其他大部分机构互相比较,待遇方面差异性不明显,更多体现在市场能力、市场定位、内部管理等方面。专职审核员个人若希望长期从事本行业,建议选则机构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通过或以后准备通过认可委的机构,就是我们通常说机构带CNAS标志。原则上而言,机构是否通过CNAS认可不影响机构在国内开展业务,不影响所颁发的证书的法律效力,可是这能够侧面反应机构管理者对机构未来的规划期望以及机构本身的实力。原因三点:

01

机构通过认可本身必须支出可观的人力和物力,同时机构维持认可及发证时使用CNAS知识产权(指发出去的证书带标)必须付出不斐的费用,机构带标至少能从侧面反应机构愿意花这些投入去做这些事情,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圈一波快钱就准备走人,这个观点往后延伸,能反应出相对而言,此类机构的稳定性会相对更高一点

02

机构通过认可,相对而言受到主管部门的监管会更为严格,机构自身对风险的把控就更为严格,作为审核员个体,相对而言审核时风险把控就更有把握,更容易维持自己的审核资格

03

大部分通过认可的企业,机构保有有效证书数量都相对维持在1个比较高的水平,机构自身有比较高的造血能力,审核员个人任务量更容易保证

同时许多审核员在挑选签约机构时会特别关注机构所在地,个人建议没有必要将机构所在地和个人所在地做严格匹配,机构和审核员个人所在地是否相同并不能直接与个人出差时间长短或本地审核任务的多少相关联,由于市场体量少的认证品类如ISMS/ITSMS全职审核员,基本很难保证完全本地化审核,由于当地市场一共就这么多,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本地的审核任务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太能满足个人审核人天需求;即使机构在本地,大部分这些品类审核员业也必须全国出差。三体系审核员机构会尽量安排本地化审核,想要尽量少出差或者缩短出差过程中人天占有数,应该关注的是目标机构在本地的市场能力、在当地的审核员数量、机构计划调度的合理性、自己审核的体系品类在当地市场的业务规模等,这些因素个人觉得相对影响还更大一点。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