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易获悉,经过近一年的酝酿,收费公路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操规则逐渐清晰。11月29日,交通部网站公布了《收费公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操作指南》(下称《指南》),6000余字内容涵盖了收费公路PPP项目从识别、准备、社会资本方选择、项目执行、运营、移交全流程。
一方面明确了政府可以给予项目的合理支持,另一方面也堵住了相关部门为项目违规提供融资担保的后路,为收费公路PPP项目划定了财政支持“准”与“禁”的边界。
PPP专家、北京明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飞透露,距离上次征求意见近一年后,《指南》终于公布。这给了收费公路项目采用PPP模式一个明确的指引,也为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提供了指导。
规范,成为今年PPP模式推广的关键词。近期,为了规范投资规模超过17万亿元的PPP的发展,财政部正在清理PPP项目库,不合规项目将被清退。国资委发文要求PPP主力军央企对PPP业务实行总量管控,防范风险。
不过,由于不少PPP面临融资难,曾有部分地方政府给予项目融资担保。《指南》本次明确,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不得为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的融资提供担保。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未按照收费公路PPP项目合同约定完成融资的,项目实施机构可依法提出履约要求,必要时提出终止收费公路PPP项目合同的要求。
而对于此前曾多次被业界反映PPP项目排斥民营企业的情况,《指南》提出,项目实施机构应当根据收费公路PPP项目的特点和需要,对潜在社会资本方的财务状况、投融资能力、商业信誉、市场信用、项目建设管理经验和项目运营管理经验等资格条件做出要求,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社会资本方,不得对不同所有制形式的潜在社会方歧视性待遇。
小编推荐:
江苏省:规范PPP模式发展 推广运用PPP模式工作!
国资委:央企PPP业务实行总量管控 务必降低资产负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