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商标国际分类表

  
很多企业对商标国际分类表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商标国际分类表,希望大家能对商标国际分类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商标国际分类表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商标国际分类表

商标国际分类表全称为:基于尼斯分类表,目前使用第十一版(2017文本)。商标是区分商品和服务来源的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标志。每个商标在申请注册前必须明确类别,类别的明确就必须商标国际分类表来起作用了。

日常生活中一想到鞋,我们会想到耐克;一提到酒我们会想到茅台。将商品与商标联络起来的就是商标的类别,为了满足申请注册人的需求,同时也为了商标检索、审查、管理工作的必须,把某些具有相同属性的产品编为1个类,现在一共45个大类。

商标国际分类表的起源

尼斯协定是1个有多国参加的国际公约,其全称是《注册商标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该协定于1957年6月15日在法国南部城市尼斯签订,1961年4月8日生效。尼斯协定的成员国目前已发展到65个。我国于1994年8月9日加入了尼斯联盟。尼斯协定的宗旨是建立1个共同的注册商标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体系,并保证其实施。目前,国际分类共包含45类,其中商品34类,服务项目11类,共包含一万多个商品和服务项目。申请人所需填报的商品及服务一般说来都在其中了。不仅所有尼斯联盟成员国都使用此分类表,并且,非尼斯联盟成员国也能够使用该分类表。所不同的是,尼斯联盟成员能够参与分类表的修订,而非成员国则无权参与。目前世界上已有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此分类表。我国自1988年11月1日起采用国际分类,大大方便了商标注册申请人,更加规范了商标主管机关的管理,密切了国际间商标事务的联络。尤其是1994年我国加入尼斯协定以来,我们积极参与了对尼斯分类的修改与完善,已将多项有中国特色的商品加入尼斯分类中。尼斯分类表定期修订,一是增加新的商品,二是将已列入分类表的商品按照新的观点进行调整,以求商品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尼斯分类第十版自2012年1月1日起实行。

商标国际分类表45大类简称

第一类:化学原料

第二类:颜料油漆

第三类:日化用品

第四类:燃料油脂

第五类:医药

第六类:金属资料

第七类:机械设备

第八类:手工机械

第九类:科学仪器

第十类:医疗器械

第十一类:灯具空调

第十二类:运输工具

第十三类:军火烟花

第十四类:珠宝钟表

第十五类:乐器

第十六类:办公用品

第十七类:橡胶制品

第十八类:皮革皮具

第十九类:建筑资料

第二十类:家具

第二十一类:厨房洁具

第二十二类:绳网袋蓬

第二十三类:纱线丝

第二十四类:布料床单

第二十五类:服装鞋帽

第二十六类:纽扣拉链

第二十七类:地毯席垫

第二十八类:健身器材

第二十九类:食品

第三十类:方便食品

第三十一类:饲料种子

第三十二类:啤酒饮料

第三十三类:酒

第三十四类:烟草烟具

第三十五类:广告销售

第三十六类:金融物管

第三十七类:建筑修理

第三十八类:通讯服务

第三十九类:运输贮藏

第四十类:资料加工

第四十一类:教育娱乐

第四十二类:网站服务

第四十三类:餐饮住宿

第四十四类:医疗园艺

第四十五类:社会服务

其中1-34类属于产品;35-45类属于服务。

2017版商标国际分类表新增加

第3类新增:牙齿美白贴、化妆用胶原蛋白制剂。

第6类新增:3D打印机用金属箔或金属粉。

第9类新增:穿戴式行动追踪器、智能手机用套、智能手机用壳、手机屏幕专用保护膜、自拍杆(手持单脚架)、电子香烟用充电器。

第12类新增:婴儿车专用蚊帐、平卧式婴儿车、军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独木舟、运载工具用侧后视镜、运载工具用操纵杆、电动代步车(行动迟缓人使用)。

第14类新增:首饰用礼品盒、钥匙链(小饰物或短链饰物)、制首饰用弧面宝石、贵重金属制钥匙圈。

第16类新增:喷雾粉笔、优惠券(印刷品).。

第20类新增:非金属制固定式狗用垃圾袋分配器。

第21类新增:拖把脱水桶。

第28类新增:航模用陀螺仪和飞行稳定器。

第32类新增:富含蛋白质的运动饮料、米制饮料(非牛奶替代品)、咖啡味非酒精饮料、茶味非酒精饮料。

第35类新增:飞行常客计划管理、消费者忠诚度计划管理、预约提醒服务(办公事务).。

第36类新增:通过使用会员卡为别人在参与机构提供折扣。

第38类新增:视频点播传输。

第41类新增:导游服务、歌曲创作、剧本编写、安排和组织现场教育论坛。

第42类新增:计算机安全咨询、室内设计、撰写科技文稿。

第44类新增:人体穿孔、姑息治疗、康复中心。

第45类新增:个人服装搭配咨询。

申请注册商标时怎样选择类别

1、直接选择。分类别的作用就是让申请者来通过其选择商品或者服务,能够直接从某个大类里面选择即可。注意不要跨类选择,同时在商标查询的情况下也应该注意分类表有没有标注近似群组。这里讲几个选择的小技巧:

1)先选择包含范围广的产品。例如3105类别的新鲜水果,这个类别里面主要提供一些水果商品,如苹果、梨、桃等等,可是也有1个“新鲜水果”的商品能够选择,这个情况下假如选择这个那么能够节省许多选择位。

2)尽可能多选择小类。由于注册商标规定只能选择10个商品,多选的话要多交一部分钱。在使用了方法一尽可能多节省选择位,剩下的建议您多选择几个不同的小类,这样能够让商标的使用范围更广一些。同时假如商标不在使用,转让别人的情况下也能够有1个提高售价的筹码。

2、分类表中没有自己的商品。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一些新型行业,这样就没有办法直接选择,那么由以下几个步骤来应对:

1)先看分类表目录,假如看过分类表定义的朋友,毫无疑问不会将自己的产品分错类。在明确好大类以后,再看大类的目录,而后定义自己产品的小类范围,现在就无需管到底这个小类里面有没有自己的产品了,直接选择功能相近或者近似的商品就能够了。

2)选择纸质上报能够直接写自己的商品名称,可是前提是要定义好商品的大类。使用这个方法可能面临要求补证的风险,由于商标局的审查人员并不是某个行业的专家,要求补证也没有1个具体的操作流程与衡量标准。因此不建议使用。

3)查看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商标类别选择。这个方法也不是万能的,小编曾经协助顾客查看竞争对手的商标,发现其类别定义的大错特错,1个“切削液”的产品将其申请注册在第一类。本来产品的作用是用于车铣刨磨的情况下起到润滑、防锈、冷却作用的,取其主要作用是润滑作用,因此将其申请注册在第4类更为合适。因此具体怎么看对手的商标,还必须您来自己判断。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