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对原属国正式申请注册商标的同样申请注册义务(注册商标如何申请)

  
很多企业对对原属国正式申请注册商标的同样申请注册义务(注册商标如何申请)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对原属国正式申请注册商标的同样申请注册义务(注册商标如何申请),希望大家能对对原属国正式申请注册商标的同样申请注册义务(注册商标如何申请)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对原属国正式申请注册商标的同样申请注册义务(注册商标如何申请)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对原属国正式申请注册商标的同样申请注册义务(注册商标如何申请)

与TRIPS协定第十五条第一款商标显著性申请注册义务相似密切相关的是巴黎公约第六条之五A(1)所明确的原属国正式申请注册商标“同样”(asis)申请注册义务。巴黎公约第六条之五A(1)规定“在原属国正式申请注册的每一商标,除有本条规定的保留外,本联盟其他国家应与在原属国申请注册那样接受申请和给予保护。各该国家在明确申请注册前能够要求提供原属国主管机关发给的申请注册证书。该项证书无需认证”。根据这一条款,巴黎公约联盟国对在其联盟国内其他国家已经获得正式申请注册的商标也应当同样的给予申请注册并提供保护。该款规定是商标独立保护原则的例外,是对联盟国独立设立注册商标条件的限制,同时也给予了其他联盟国国民“超国民待遇”。(UnitedStates–Section211OmnibusAppropriationsActof1998,ReportofthePanel,WT/DS176/R,para8.80)同样申请注册义务的结果是同一商标在不同国家都获得同样的申请注册,其立法目的是减少国民待遇原则与商标独立保护原则所造成的弊端,即不同国家的立法差别导致了相同商标不能在相同的商品上使用,例如一些国家不容许商标以简单的数字或字母、本人姓名或地理名、某种语言或立体形状、音乐曲调等要素组成,这对保护此类商标所有权人以及涉及的广大消费者利益保护都非常不利,为缩小上述差别而必须给予同样申请注册。([奥地利]博登浩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指南[M].汤宗顺,段瑞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2)巴黎公约第六条之五A(1)的实体性规则已经成为TRIPS协定的组成部分,并作为该协定的条款适用于所有成员。根据该条款规定,某一商标在其他成员国同样的被接受申请和给予保护必须首先满足两个条件。第1个条件是该商标必须已被“正式申请注册”,第2个条件是商标已在原属国正式申请注册,仅仅在原属国提出申请是不够的。([奥地利]博登浩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指南[M].汤宗顺,段瑞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1.)这一要求得到巴黎公约第六条之五D的支持。(巴黎公约第六条之五D规定:任何人要求保护的商标,假如未在原属国申请注册,不得享受本条各规定的利益。)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该商标能够同样的被其他国家接受申请注册申请和给予保护,同时其也受到巴黎公约第六条之五B和C节的限制。(巴黎公约第五条B规定:除下列情况外,对本条所适用的商标既不得拒绝申请注册也不得使申请注册无效:1.在其要求保护的国家,商标具有侵犯第三人的既得权利的性质的;2.商标缺乏显著特征,或者完全是由商业中用以标明商品的种类、质量、数量、用途、价值、原产地或生产时间的符号或标记所组成,或者在要求给予保护的国家的现代语言中或在善意和公认的商务实践中已经成为惯用的;3.商标违反道德或公共秩序,尤其是具有欺骗公众的性质。这一点应理解为不得仅仅由于商标不符合商标立法的规定,即认为该商标违反公共秩序,除非该规定本身同公共秩序有关。然而,本规定在符合适用第十条之二的条件下,也能够适用。巴黎公约第五之C规定:(1)决定1个商标是否符合受保护的条件,必须考虑一切具体情况,特别是商标已经使用时间的长短。)对“同样”所申请注册的义务的适用范围一直存在争议。根据相关条款的历史沿革,说明“同样”义务的范围只针对商标构成的标记形式,(1911年华盛顿修订会议上,对于本条款进行了修改,同时对适用范围产生了争议,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保留条件表明,此规定涉及商标所据以构成的标记,并且成员并无义务对商标作出与本国法不同的解释。[奥地利]博登浩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指南[M].汤宗顺,段瑞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3)即在形式上即使商标并不符合请求申请注册国的法律要求,可是该国作为巴黎联盟的成员国也有义务接受并予以保护。因此,对在原属国已正式申请注册的申请人而言,能够在其他联盟国获得超越其该国国民而在该国获得申请注册与保护的待遇。在综合拨款法案中,欧共体主张“同样”的范围适用于商标的所有方面,对已在其他国家获得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无条件的接受申请注册并给予保护。能够限制此类注册商标的理由仅限于巴黎公约第六条之五B款以以及他明确规定的理由。美国认为同样的保护只限于商标的形式,成员能够以其他理由拒绝商标的申请注册。专家组与上诉机构通过对条约的解释,最终认定“同样”申请注册义务仅限于商标的形式方面。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