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保护商标专用权修改为保护商标权人利益(什么是商标权)

  
很多企业对保护商标专用权修改为保护商标权人利益(什么是商标权)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保护商标专用权修改为保护商标权人利益(什么是商标权),希望大家能对保护商标专用权修改为保护商标权人利益(什么是商标权)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保护商标专用权修改为保护商标权人利益(什么是商标权)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保护商标专用权修改为保护商标权人利益(什么是商标权)

保护商标专用权修改为保护商标权人利益将“保护商标专用权”修改为“保护商标权人利益”我国《商标法》将立法宗旨定位为“保护商标专用权”,然而“商标专用权”这种表述是否全面,值得斟酌。首先,商标专用权针对的是申请注册商标,然而我国《商标法》已经开始对未申请注册商标给予保护,用“保护商标专用权”概括我国现行《商标法》并不全面。在中国,仅有申请注册商标才可能享有商标专用权。但我国在2001年修订《商标法》时,按照《巴黎公约》第6条之二以及TRIPs第16条第2款的规定,对包含未在中国申请注册的驰名商标给予一定程度的保护;此外增加了第31条的规定,对具有一定影响的未申请注册商标给予一定的保护。因此,假如说2001年修改《商标法》以前,我国《商标法》只保护申请注册商标,那么在2001年修改《商标法》之后,《商标法》的保护范围已经突破了这种限制,延及部分未申请注册商标。在这种情况下,商标法立法宗旨中仍然固守“保护商标专用权”,认为仅仅对申请注册商标给予保护,显然没有反映我国《商标法》的最新发展趋势。学界一般认为应当对未申请注册商标给予保护,郑成思先生曾指出“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是反对未经许可‘搭便车’。因此申请注册和未申请注册的,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来讲,《反不正当竞争法》都应该管起来。未申请注册商标只要它在市场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信誉就应保护”。此外,在商标这个汪洋大海中,主要是由未申请注册商标组成的,就算我们申请注册了230万个商标,仍然是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商标保护的主战场应该是未申请注册商标的保护问题,仅有对未申请注册商标给予了保护,才是从形式正义走向了实质正义。《商标法》作为调整商标利益关系的主要法律,不应当只调整作为商标海洋中一小部分的申请注册商标,而对作为主体部分的未申请注册商标撒手不管。其次,即使对申请注册商标而言,要保护的也不仅仅是“商标专用权”。商标权人的利益非常广泛,除了商标使用权外,还包含禁用权、标记权、续展权、处分权和商标异议权等。尽管“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权中最重要的部分,但用它来取代整个商标权确实是不科学的。最后,“商标专用权”针对的是申请注册商标权利人和独占被许可人而言的,但商标权的主体除这两者之外,还包含普通被许可人和排他被许可人等。使用“保护商标专用权”不能涵盖普通被许可人和排他被许可人对商标所享有的利益。笔者认为,在商标法立法宗旨中使用“保护商标专用权”是不够科学的,最好改用“保护商标权人利益”。“商标权人利益”之表述具有较强的包容性,既包含了商标专用权,也涵盖了其他权利;既涉及申请注册商标权利人,也为保护未申请注册商标提供了空间;既涵盖了商标所有人,也囊括了商标被许可人。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