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商标法关于加强商标管理的规定

  
很多企业对商标法关于加强商标管理的规定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商标法关于加强商标管理的规定,希望大家能对商标法关于加强商标管理的规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商标法关于加强商标管理的规定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商标法关于加强商标管理的规定

商标法关于“加强商标管理”的立法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贯彻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在1982年制订商标法时,尽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实行的还是计划经济模式切活动都要靠1个全知全能的计划者——国家来做出统筹安排商标法就是在那种环境下制定的。当时《民法通则》还没有制定,还没有对民事权利的最后定位,一切都统率于国家计划之中,一切都由国家管理。近2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那种全知全能的国家是不存在的,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一切事务“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后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教训。20世纪90年代初,DXP同志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想以后,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在法学领域,特别是在私法领域确立了保护私权的原则。既然商标权是一种民事权利,是一种私权,它就不应该受到行政部门的随意干涉。显然,在目前关注“搞活市场”而不是注重“市场管理”的情况下,这种加强商标管理的立法目的也不得不受到质疑了。同时,把“商标管理”作为立法目的,也反映了一定的部门利益。即使是现在还存在这种情况,例如在谈到对现行商标法的修改时,有人更看重的是怎样完善扩大商标局在执法中的权力。诚然,为了保护商标权人的专用权,加大对非法经营者的打击力度,完善执法措施是必要的。然而这种措施假如运行不良,就会蜕变为为部门利益服务的工具。《TRIPS协议》明确了行政执法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重要性,并规定了具体措施,且《中美知识产权保障备忘录》中也有详细规定。因此,笔者在此并非要否定行政保护措施,而是对借加强行政保护措施来保护部门利益的现象提出批评。在笔者看来,加强商标管理是必要的,但它只是手段,不能当作目的,加强管理的目的在于保护商标市场的秩序有条不紊,以维护商标权人和消费者的利益。假如把商标管理作为商标法的立法目的,必然会冲淡商标法保护商标权人的功能。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加强商标管理”的手段性已经暗含在商标法中。如该法第7条规定:“……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商标管理,制止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但由于商标法第1条的统和性,致使这些隐形规定在实际的运作中发生了扭曲,并且,也使得相关的商标立法受到了影响。如《特殊标准管理条例》在第1条中规定将“标志管理”作为立法目的的1个方面。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