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中山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的范围怎样识别,中山ISO14001认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内容和方式

  
很多企业对中山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的范围怎样识别,中山ISO14001认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内容和方式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山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的范围怎样识别,中山ISO14001认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内容和方式,希望大家能对中山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的范围怎样识别,中山ISO14001认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内容和方式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中山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的范围怎样识别,中山ISO14001认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内容和方式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中山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的范围怎样识别,中山ISO14001认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内容和方式

中山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的范围怎样识别

中山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的范围怎样识别?

识别环境因素的范围应包含组织明确的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

组织应当规定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并形成文件,以明确界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边界。当组织是1个更大组织在给定场所的一部分,对范围的明确尤为必要。边界一经明确,组织在此范围内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均须包含在环境管理体系内。应当强调的是,在明确范围时,环境管理体系的可信性取决于边界的选取。若组织的某一部分被排除在环境管理体系之外,组织应当能对此做出解释;排除在体系外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不要求识别其环境因素。

除了对组织能够直接控制的环境因素外,组织还应当对它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加以考虑。例如与其所使用或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关的环境因素。当组织的产品由外部承包商负责运输、生产活动的一部分承包给别人或其他组织、产品的用户处理或处置产品等活动都是要考虑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例如 A 公司的主要工艺是机械加工,其使用的蒸汽是 B 公司的燃煤锅炉房提供的, A 公司员工的工作服全部由在其厂一区内的 C 公司负责清洗,则 A 公司识别环境因素时要考虑 B 、 C 公司的相关的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对外供产品的环境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因不同的市场情况和供货商而有很大差异例如,1个自行负责产品设计的组织,能够通过改变某种输入原料有效地施加影响;而1个根据外部产品规范提供产品的组织在这方面的作用就很有限,因此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能够区别对待。

通常说来,组织对它所提供的产品的使用和处置(例如用户怎样使用和处置这些产品),控制作用有限。可行时,它能够考虑通过让用户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处置机制来施加影响。因此按照生命周期观点,也应纳入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

在某些地方,文化遗产可能成为组织运行环境中的1个重要因素,因而在理解环境影响时应当加以考虑。

除了组织能够直接控制的环境因素外,还应当考虑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如与组织所使用或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关的环境因素包含承包方或分包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资料、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和使用,投放市场的产品的运输、使用、再利用或循环等。

中山ISO14001认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内容和方式

中山ISO14001认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内容和方式

监视:遵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的检查,应明确责任人和部门、监测方法、频次、执行标准、记录内容、人员要求、处理结果

等。

测量:以明确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或活动。

环境绩效:组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

环境绩效是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结果,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是实现环境方针、取得更好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业绩。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明确监视和测量的以下内容:

1、对象:可能具有(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和活动的关键特性;

关键特性:可能存在着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中起关键作用的若干特征(包含涉及测量的参数),是组织在决定怎样管理环境因

素、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改进环境表现时须考虑的那些特性。如生化需氧量、温度和酸性。如:锅炉房的日常运行中,废气的排

放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因此,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和烟尘黑度等是否达标,锅炉工在操作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程序的有

关规定,例如:使用低硫煤、煤的投加量、燃煤的含硫量是否符合标准等,这些均为该运行活动的关键特性。

2、方式:组织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实施的日常监测。应明确监测部门或责任人、监测频次、方法、监测点选择、执行

的标准、人员要求和记录内容、发现问题时,怎样进行处理及结果等;

3、内容:组织已取得的环境绩效(如:污染预防、节能降耗的效果、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结果等);有关的运行控制情况、目

标指标和方案的符合情况。监测和测量的记录应予以保存,为组织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供充分的客观证据。

监测方法多种多样,可选择设备测量法、数据统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但涉及监测设备时,必须按照程序的要求定期或在使用

前予以校准、妥善维护,并保存记录,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可信度。

监测内部监测和委托外部有资质的环保监测站进行。

对监测和测量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将其结果作为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依据之一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