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HS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产生

  
很多企业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HS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产生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HS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产生,希望大家能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HS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产生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HS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产生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HS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产生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HS200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HS2001

术语表

本导则中术语含义如下:

主动监测:检查危害和风险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与所明确的标准的符合性。

审核:1个系统的、独立的和文件化的过程,以获取证据并客观评价以明确所定目标的实现程度。该过程并不一定指独立的外部审核(由来自组织外部的1个或多个审核员进行的审核)。

主管机构:负责制订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政策和框架并提供给相关指导职能的政府部门或其他团体。

专业人员:接受过相应的培训,并具有足够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能够完成某一特定工作的人员。

持续改进:不断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以全面改进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循环过程。

承包方:在雇主的作业现场按照双方协定的要求、期限及条件向雇主提供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雇主:任何雇佣1个或多个员工的自然人或法人。

危害: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或损害的潜在因素。

危害评估:对各类危害的系统评价。

事件:与工作有关或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未造成人员伤害的不安全事情。

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机构、学会、协会或其中一部分,不论其是联营的、还是独营的,公有的或是私有的。对于有1个以上运营单位的组织,其中的1个运营单位也可称为组织。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络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被动监测:对因危害和风险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的不足而引起的伤害、不健康、疾病和事件等进行检查、识别的过程。

风险: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对人的健康造成损伤或损害的严重度的结合。

风险评价:评价作业场所的危害对人体的安全与健康造成的危险程度的过程。

安全健康委员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惯例,组织所建立的由员工安全健康代表和雇主代表组成的委员会。

作业环保监测:指识别和评价影响员工身体健康的作业环境因素的通用术语。包含对组织的作业场所中的卫生设施、职业卫生条件、有害因素、集体及个体防护用品、员工暴露于有害物质的水平以及控制措施等内容的评价。从保护员工健康的观点来看,作业环保监测应集中于但不仅仅局限于人机工效、事故和疾病预防、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状况、作业组织及作业场所心理因素等方面。

员工:定期或临时为雇主工作的人员。

员工健康监测:为检测和识别异常情况而对员工健康进行评价的通用术语。监测结果应用于保护和增进员工个人、集体以及受作业环境影响的人员的健康,健康评价程序包含但不仅局限于对员工进行体检、生物学监控、辐射检查、问卷调查及健康记录评估等内容。

员工以及代表:导则中多次提及员工以及代表,目的在于假如有员工代表的话,他们可作为员工参与的一种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应包含所有员工及所有员工代表的参与。

员工代表:根据1971年135号《工人代表公约》,经国家法律和惯例认可的任何人,假如他们是:

(a)工会代表,即由工会或其成员指定的或推选的代表;或

(b)选举代表,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或集体协议的相关条款,由员工自由选举出的代表,其职责不包含被认为是工会专有特权的活动。

员工的安全及健康代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惯例选举或指定的在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上代表员工利益的人。

工伤、不健康与疾病:作业时因暴露于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环境下,或因作业组织和心理等因素的作用而对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

今日通过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HS2001》的学习,相信你对认证有更好的认识。假如要办理相关认证,请联络我们吧。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产生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产生

早期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活动主要集中在事故预防(如切割、坠落、摔倒等)、工程控制以及研究各种物质(如硅、铅、氧化锌等)对工作环境与人体的影响。随着对工作环境危害认识的加深以及控制措施的进步,出现了逐步完善的政府与非政府的法规和标准,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利用法规和标准的检查评价以及对控制活动的管理,在这一阶段重点强调的是职业安全健康程序(如各类作业的操作规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原有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又面临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例如:

(1)怎样充分处理由于技术进步与激烈的竞争所导致的企业工作环境、工艺方法和组织结构的急剧变革,并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与新的危害和风险同步转变;

(2)怎样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式,在现有基础上更进1步地减少和降低现有事故发生率;

(3)怎样避免因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技术人员的变动所造成的单位安全健康管理水平的降低,确保企业安全健康管理技术保持良好的延续;

(4)怎样持续地减少企业潜在的风险,实现从“无事故现场向“无事故风险的现场进步;

(5)怎样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融合并服务于整个生产经营单位管理的价值取向;

(6)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大型跨国公司和大型现代化联合企业怎样使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功能一体化。

除此之外,世贸组织(WTO)与社会责任以及政府监察机能的逐步减弱都对现有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从20世纪90年代初,特别是在国际标准化组织(1SO)通过IS09000和IS014000成功引入了管理体系方法之后,一些发达国家率先开展了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活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即将管理体系的概念、理论和操作开始应用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预测、确认、评价和程序控制方式等。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