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谈谈OHSMS的点、线、面,谈谈对管理层ISO9000现场审核的时间安排

  
很多企业对谈谈OHSMS的点、线、面,谈谈对管理层ISO9000现场审核的时间安排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谈谈OHSMS的点、线、面,谈谈对管理层ISO9000现场审核的时间安排,希望大家能对谈谈OHSMS的点、线、面,谈谈对管理层ISO9000现场审核的时间安排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谈谈OHSMS的点、线、面,谈谈对管理层ISO9000现场审核的时间安排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谈谈OHSMS的点、线、面,谈谈对管理层ISO9000现场审核的时间安排

谈谈OHSMS的点、线、面

谈谈OHSMS的“点、线、面”

一、OHSMS中“点、线、面的内容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针对所有进入作业现场的人员、组织的日常活动或非常规活动、工作场所的设施存在的危险源实施管理。因此,该体系最直接的受益者是作业现场的岗位人员(“点)。作业人员包含一线生产作业人员,也包含进入现场支持生产的人员,这些人员是0HSMS的关注点。

将作业现场的岗位人员称为OHSMS中管理的“点,但这些“点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业活动存在于某个过程之中。例如,蒸汽锅炉的锅炉工属于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并对该工种资质的获取和保持作出了规定。可是,满足持证能力并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只是锅炉压力系统职业健康安全防范中人员活动的关键点之一,构成压力蒸汽系统的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亦非常重要。例如,压力容器的主体是否年久失修,安全附件是否失灵、压力容器支撑是否位移或开裂;运行是否超负荷、超温;当指示超过警戒线时,是否有恰当及时的处置方式等。这些情况,构成了压力系统管理需考虑的问题,可称之为专业管理的“线。组织可采用过程方法对“专业线上涉及职业健康安全特性的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危险源进行统筹管理,以实现专业系统运行的安全。

作为社会中的1个组织,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由许多“专业线管理支撑而形成面的。组织通过对0HSMS面的管理,对内处理与协调“专业线的关系,对外处理、管理与社会大系统的职能接口。组织通过OHSMS中“点、线、面的协调运作,管理危险源,以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二、辨识危险源分层

辨识危险源应考虑分层,否则只关注作业人员不受伤害、财产不受损失并以此作为OHSMS的全部,会带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后果。

1.“点——作业现场活动危险源辨识。

2.“线——专业活动的危险源辨识。

专业活动特指组织内涉及的可能的事故、事件后果严重的危险源。这是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要求的内容,对专业活动的纵向管理可避免、减少危险源造成的伤害。专业活动线的管理能够针对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消防、作业区里交通、个人防护用品采购发放等。

在组织期望的产品实现中,采用“过程管理的方法,使“人、机、料、法、环在受控条件下运行,由“过程方法的线穿起危险源的点,以实现过程管理的目标。

3.“面——组织层面的危险源辨识。

组织对管理层面的危险源进行辨识的对象,指可能对整个OHSMS带来转变的那些危险源。必须组织辨识的危险源可能是:

①在内部,除常规作业涉及的固有危险源外,还包含全局性的动态转变,如新的发展规划、新产品/新货种的引入、新工艺、新设备的引入,新、改、扩建工程中涉及的新危险源或原辨识的危险源发生转变。

②在外部,外界事故(如地域相邻的相关方的火灾、爆炸)对组织人员可能带来的危害;自然灾害给组织人员带来的危害,如地震、洪水、山体滑坡、雷击、传染病、生物病菌等;公共卫生事件给组织人员带来的危害,如传染病、生物病菌等。

三、危险源的分层管理

产生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直接原因是组织中存在能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载体,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但存在上述原因的组织未必就发生事故或事件,这取决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方针与决策。为保证组织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应考虑分层管理。

谈谈对管理层ISO9000现场审核的时间安排

谈谈对管理层ISO9000现场审核的时间安排

对组织的ISO9000管理体系进行现场审核,审核组长要编制ISO9000审核计划,明确ISO9000审核时间顺序以及审核员分工.

目前,往往由ISO9000审核组长在第一时间先对管理层(最高管理者、ISO9000管理者代表)进行ISO9000审核,内容涉及ISO9000体系建立的概况、主导理念、ISO9000方针目标、职责权限、资源、管理评审、内审、改进等.

通过ISO9000审核实践,笔者觉得把对管理层的审核放到最后阶段是不错的选择.由于审核组进入现场前,只是通过文件(通常是手册)对受审方有一点认识,这时与管理层进行交流只能获得一些表象的东西.假如先对其他部门进行审核,且审核组内部已作了情况交流,其次再对管理层进行审核,就会重点突出、有的放矢.这样,对前面所说的审核内容能够一一印证,获得实实在在的ISO9000审核证据(发现),如方针目标的贯彻落实、机构职责的行使、员工的参与程度、资源是否充足、内审的可信度、管理评审的效果、改进的实施情况等.通过与管理层进行深入的沟通,对“领导作用作出客观、使人信服的评价.

组织的ISO9000管理体系是否能保持,关键取决于管理层对ISO9000体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管理层审核的效果,应该是ISO9000审核员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