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企业申请认证是为了什么,企业申请乳制品GMP/HACCP认证应具备什么条件

  
很多企业对企业申请认证是为了什么,企业申请乳制品GMP/HACCP认证应具备什么条件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企业申请认证是为了什么,企业申请乳制品GMP/HACCP认证应具备什么条件,希望大家能对企业申请认证是为了什么,企业申请乳制品GMP/HACCP认证应具备什么条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企业申请认证是为了什么,企业申请乳制品GMP/HACCP认证应具备什么条件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企业申请认证是为了什么,企业申请乳制品GMP/HACCP认证应具备什么条件

企业申请认证是为了什么

企业申请认证是为了什么

引言:

现在各式各样的认证越来越多,企业申请认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像。

探讨题:

1.你觉的企业申请认证是为了什么?

steventec

人家孩子有他家孩子没有那可不行啊,哈哈,在我近十年的工作经历中,打过交道的企业中有三家在认证完成以前就倒闭了,还有两家在认证以前本来蒸蒸日上,可是半年后惨不忍睹,原因有由于认证工作文件制作量大,有关部门忽视了产品,从而因突发重大质量问题被关键顾客停单并索赔的,有借ISO9000整理领导班子,气跑几十个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的,有花了1年时间认真通过认证才发现管理人员已经从一百人暴涨到三百,满公司都是闲得骂娘的人,单也丢了,本来大陆有5个分厂只得借裁员合并为两个,有接待ISO9000认证公司同时顾客来访招待不周气跑老顾客的,有宁可暂时停止接单努力全员搞ISO9000认证,从而几个年度大合同全被竞争对手抢走的,我现在的公司最好玩,供应商中品质最优秀的全是没有通过认证的,通过认证的整天不良退货,甚至半年交不出单来,上星期刚完蛋一家,停产很久后卖了,新老总转产做其它产品去了,并且这家是供应商中最大最完善的一家。

唉!没办法,认证啊认证,你到底是姓I还是姓Q???

sigma

现在多数国内的企业都存在这个问题,搞起来很累,没有成效花那些么多钱就买了一张纸真是可悲。

我认为原因有两个方面:一、领导不懂质量管理也不重视只为取证买个名;二、质量管理部门没有优秀的质量工程师或者说没有1个很优秀的品质部经理。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质量管理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和不能有效

southye

我有接触1个民营软件公司,规模不大,才30多人,请了顾问师,花了1个多月抄文件/补记录等等,通过了ISO9000认证。

半年后监督复审,发现公司没人懂ISO9000(甚至条文内容都没人去通读),借兵完善体系。跟同事一起到该公司,一聊并查看记录,发现该公司老总的质量意识其实非常强,并且公司许多运作方式都很规范,项目管理方式方法比3年前早已通过ISO的公司(大型国营企业)都要先进,只是所有ISO9000文件/表单大部分都没用到(仅仅为了认证),把文件按照公司实际运作更改了一遍,文件和表单数量急剧下降,仅增加了一些小的细节处理(如内审、管审等),顺当通过监督复审。

并且通过这次过程,该公司老总下决心由专人研究ISO和项目管理,制定详细的计划,从原来的形式主义朝实效出发。

认证为了什么?更多的是市场准入证,尤其在时间紧张和高层对标准理解不够深刻的情况下。

许多情况下会提到公司高层不懂质量管理,从以上个例,个人认为有一点偏颇。公司高层不会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标准,他通常只对财务指标感冒,或者对公司整体管理(生产、质量、顾客、成本等)水平不高感到焦急,有许多内容ISO并不能解决。ISO能否贯彻实施,与管理者代表(或是楼上所讲的品管经理)的水平有相当大关系。

事实上有许多企业是先结婚,后恋爱。通过认证后,在时间充裕和人员对标准理解加深,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了问题,才按照标准的精神去完善管理体系。

个人意见,欢迎指正。

li-keb

先结婚后谈恋爱的企业还是不少的,假如1个企业的负责人能够想到去拿证书,其次再认真去完善体系也未尝不可,关键是认证后企业该怎样去做,假如只是补记录的话就太可悲了。

southye

又有1个案例,盆有公司(还是民营)想通过ISO9000认证,该公司发展良好,证书大部分不能为市场开拓争取更多的份额(至少目前就是)。老总的目的很明确:1、理顺流程,角色职责明确;2、缩短研发周期;3、加强产品化程度;4、控制顾客需求,减少维护要求。

还有1个盆有公司也是明年计划通过ISO9000认证,老总是想通过品牌战略的建立和ISO的结合,重点在营销和研发环节,完善公司的管理水平。

以上这些目的,单纯的ISO9000不能完全解决,必须采用多种措施保证(可能有些内容短期内无法解决)。假如对老总的需求没有加以深层次的理解,认证就很容易走形式化了。

走形式容易出现在国营企业,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正是希望通过先进理念的引进,达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ISO促进了企业和个人的管理水平。

li-keb

本人所在的企业正如southye所言,公司老总想要通过ISO9000认证,但目前并不是急于拿证书,而是把内部管理流程理顺,练好内功再拿来证就轻而易举。

Newqq

1。ISO9000(只是文件程序包)不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

2。ISO有可能提高新技术企业业和个人的管理水平。

想象你的驾驶证?车子开不好,不要怪驾驶证。

雪鹿儿

在所接触的企业里,能够说有这样几种类型,一种是国有企业,大部分是为做给上级看的,因此文件和现场做的很漂亮,也就是一眼看上去赏心悦目,可是,你一旦深入去了解,你就会发现,其实他们仍是照着习惯在执行着长官意志,一把手并不去真正关注质量,只是当质量出现大的纰漏时,才会将质量的口号再提的很高很高。另一种是一些股份制企业,总经理为了完成董事会的管理目标,把认证工作作为某1年的工作目标,当年的确下了很大工夫去建立体系,但一旦证书拿到手,就束之高阁了,由于,他的任务已完成,不必再为此投入精力了。还有就是一些私人公司,他们通常规模小,对认证工作带有恐惧和怀疑,又没有相应的人员,当他们必须认证时,要么,对认证工作钻牛角尖,要么大撒把,使认证工作不能按照其本来的意义实施,因此,目前国内的认证企业的确存在着套多的问题,必须国家和社会在各个层面上建立起认证工作的威信,在管理层尤其是决策者中树立认证工作正确的认识,尤其是在大学中培养精通质量管理的精英,充实带各类组织中去。这样我国的质量认证工作就会打开新的局面。

波波

我认为管理上出来的效益必须有量化的硬指标,老总才能真正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可是我公司通过了认证后,从来没有资料表明产生的效益怎样(当然也没有人去实际统计,也不清楚怎样统计),希望能有高人指点!

souless

本来认证一对顾客的一种保证,结果现在各种认证泛滥了,特别是ISO9000。

此外,作为企业也是没办法,认证就像现在的大学毕业证一样,没有这个证你就进不了门槛。

认证多多少少还是有好处,就像上大学一样,只要不是瞎混用钱来买证,还是能学到一些东西的。

angelet

ISO2000版特别强调了最高领导层的重要性.认证本无错.假如公司的老总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假如仅仅是为了一张纸的话.假如公司的老总不清楚品质的重要性.不清楚利用ISO作为一种管理的手段.那么就怪不得它要倒闭了.

当然所有这些都有不能全怪罪我们的老总.再看看我们国家的体制吧!

有句话:员工做的不好,不是他的错.是主管的错.

假如ISO认证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通过.假如认证不是能够用钱就能买的到的话.假如................

春霏

确实进行认证是许多想发展的企业志在必得的。必竟为了消除贸易壁垒,为了提高顾客的信誉度,9000无疑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企业们都争先恐后的进行着认证。然而正如楼上许多前辈所说的一样,企业真正能否实施质量体系管理还要看管理者的素质,尤其是最高管理者的眼光。但我们也不可否认一点,就是做为QA,我们是否真正让管理者认识并理解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对我们自身能力和素质的1个巨大考验。假如他们能够理解到,为能满足顾客必须的前提下,在最短周期内,以最少的成本生产出最优秀的产品,创造出最大的利润率是离不开质量管理的,那么我相信,无论是什么样的领导都会赞同并支持彻底的实施质量管理。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吧。

runbayue

认证最大的问题是形式主义

hg_s

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企业认证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赶个时髦,大家条件差不多,国际流行的我都有了,多威风,并且也不会再有人说我品质没保证了/或者,大家条件差不多,别人都有了我没有,多寒蝉!

二获得额外报酬。既然时髦已经赶上了,那么能获得实际的收益当然最好了,好歹那也是国际流行的1个管理方面的认证吗。我拿了证书,我的管理就一定能够上个台阶了。

由于这两个原因,企业更多的是追求型式上的东西,而不是实际的实施效果,因此即希望能轻易通过认证,又希望一旦通过认证能为企业带来质的提升。可是,没有耕耘哪来收获?站在业者的角度,认证单位或者认证咨询单位已经保证了企业通过认证,并指明了企业进行质的飞跃所要努力的方向,能够说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剩下的就要看企业自身的运营了。然而企业并没有这方面的准备,或者没有付出艰苦奋斗的准备,寄望通过认证就怎么样,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也是目前大家对认证的反映越来越滥的根本原因。

Wilsonxie

不是刀不快,而是砍错了地方。

楼上有位老兄说得不错,车子开不好,不要怪驾驶证!

其实ISO9000真正用得不好,主要责任在公司的高层领导。假如领导只想要拿一纸证书,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拿一纸证书。

戴明后者

目的许多啊!!!也很杂呀!!

-顾客要求的!不做的话要取消供货资格。

-人家都做啦,你差什么?比你差的都通过认证啦!

-进入市场的资格证明,这是最重要的因素。

-想以通过认证获得“一箭双雕的功效!!

liujifang

我们公司想通过ISO9000认证,提高、完善公司的管理水平,理顺工作程序,加强设计开发和生产环节的控制,同时也为拿到证书提高新技术企业业知名度,提高产品质量。

但由于领导和员工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全员参于的意识,好像ISO9000认证只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因此体系运行总遇到阻力,嫌麻烦。

但在一定意义上认证还是有好处的,只要不是用钱来买证,多多少少还是能学到一些东西的。ISO能促进企业和个人的管理水平。

听风的歌

一篇关于6σ品质管理的文章当中,我看到这样1个提示让我感觉晴天一声雷!

我们搞质量的,往往认为质量对于企业而言真的很重要,但在那篇文章当中,提到了国外的一次调查数据,发现质量与企业的利润并没有太大的联络!也就是说质量的好坏与企业的利润关系不大(质量不是太坏的情况下)!

这就真正的揭示了为何质量工作那么难,为何叫了那么多年“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而我们的质量还不是那样!!!

企业关注的是利润,追究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他就关注这个!而质量是只是顾客的要求而已!不管质量好坏,只要顾客接受了,那么就是企业的成功!假如让顾客接受质量平平的产品所投入的成本,比提高质量所花的成本低的话,那么提高质量毫无疑问不会成为企业的首选!

能够让顾客接受质量平平的产品,这也算是企业的一种本事啊!

那么为何现在认证那么吃香,而真正为提高质量为目标的那么少,这也许就是原因之一!

当然,说质量无用毫无疑问是有失偏颇的,对于社会生产而言,提高质量的思想是智慧的,这一点决不能否认!

alexwong

为了钱!

假如公司的1个大顾客要求做XX体系,老总会不做吗?刚开始做的情况下,我相信没人会公然宣称仅仅是为了拿证,但假如实施的效果不理想的话,许多老总除了抱怨一下XX体系没什么用之外,也不会太在意的(当然前提是要拿到证书)。此时,XX体系/咨询公司/认证又白白当了一回替罪羊。

有些顾客对此也不是太在意,只要有证就下订单。如我们公司,只要供应商通过QS9000.能够免于现场评估直接成为合格供应商。但其实。。。

因此,一家公司有什么样的老总,就有什么样的认证策略,也就有什么样的绩效。

快乐小鱼

我觉得公司搞认证有两个原因1.面子2.通过审核,引起大家的重视,真正建立1个质量体系。我们公司认证前,品质部开出的不合格,没人理睬,工作完全不能开展,临近认证审核了,公司老总急了,各部门经理急了,我们品质部的门槛都快蹋破了。审核完了,工作教之以往也好开展了。

wanghaiyan715

每个企业都有其认证的理由和一点程度的必然性,在这里我想谈谈我做认证的理由: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以前觉得效率更高的“一人领导形式的管理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已体现不出管理的优越性,这就必须使管理更加规范,质量体系管理很适应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因此我觉得的认证是水到渠成的,是企业进1步发展的基石。

暗黑联盟

这是发生在深圳质量认证中心的事情。

现在的审核都是先审核通过,其次公司才给认证公司钱,深圳认证中心的审核员去广州1个公司做审核,由于公司没有达到审核要求,认证没有通过,该公司索性换认证公司审核,结果别的认证中心认证通过,深圳质量认证中心的审核员出差费用费用,也没有着落。

认证公司的市场化,让许多认证部门不得不降低审核标准,审核员也不得不放宽要求,这是1个悲哀~~~~

standyness

国内的企业中90%是为了顾客和市场的缘故而认证,但我也见过有的企业纯粹是为了提升内部的管理水平,而这种企业恰恰是最能从体系的建立中得到益处。

那90%的企业中,30%有不同程度的受益,30%“功过相抵,30%“得不偿失。

而据针对国外企业的统计资料显示:80%有不同程度的受益。

编者语:中国企业的认证形式化已是1个公开的问题啦,企业为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而认证才是认证唯一的出路,也是企业成长之根本.

企业申请乳制品GMP/HACCP认证应具备什么条件

企业申请乳制品GMP/HACCP认证应具备什么条件?

申请乳品企业GMP/HACCP认证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应满足以下条件:1、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有关机构申请注册登记的法人资格(或其组成部分);2、取得相关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文件(适用时);3、产品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 4、生产经营的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此外,申请乳品GMP认证的企业应按照GB 12693《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建立和实施了GMP,产品生产工艺定型并持续稳定生产。申请乳品HACCP认证的企业应按照GB/T 27341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GB/T 27342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乳制品生产企业要求》、GB 12693 《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建立和实施了文件化的HACCP体系,且体系有效运行3个月以上。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