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SA8000认证审核指导文件,SA8000认证审核注意要点

  
很多企业对SA8000认证审核指导文件,SA8000认证审核注意要点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SA8000认证审核指导文件,SA8000认证审核注意要点,希望大家能对SA8000认证审核指导文件,SA8000认证审核注意要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SA8000认证审核指导文件,SA8000认证审核注意要点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SA8000认证审核指导文件,SA8000认证审核注意要点

SA8000认证审核指导文件

SA8000认证审核指导文件(五)

A)国际标准和国家立法

近几十年来,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外界的关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得分析和监测职业健康安全问题愈加准确,更能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在国际和国家层面,强化的管理和立法框架规定了管理当局、雇主和雇员的任务、职责和权利。在企业层面(尤其在发达国家),为工人提供安全健康工作环境成为了企业的共识。这是受严厉罚金和违反规定所要付出高昂代价驱使的,同时也能够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以及增强员工的忠诚度。

追求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要达到此目的,所有参与者必须通力合作。在核实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时,审核小组应该考虑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立法和标准和行为守则。除了参阅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外,审核小组应考虑所有与工厂所在国家、省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大多数的国家和省份都有固定的政府部门订立法律监督职业安全健康问题。职业安全健康标准及指引能够为审核员提供详细和有价值的信息。行业标准也能够为审核员在审核时对遇到的具体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提供更好的视点。

大约有70个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和建议涉及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更多资讯请参阅国际劳工组织的运作守则、手册和指引,譬如《国际劳工组织健康安全百科全书》。以下列举了部分对SA8000审核员有用的国际劳工组织标准,更多有关此方面的资料,请到www.ilo.org查阅。职业安全健康公约 155号以及并行的164号建议提出了国家职业安全政策的要求和循序渐进的预防措施。公约和建议也规定了雇主的职责:为雇员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职业健康服务公约161号(1985年)以及并行的171号建议号召设立职业健康服务,为雇主、工人和工人代表提供建议怎样通过预防措施维持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该公约和建议的重点是企业内部的职责界定、怎样最有效地利用公司的资源以及雇主雇员之间的合作而非单纯的管理架构。

有关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170号公约(1990年)以及并行的177号建议旨在保护工人免受工作场所使用化学品对健康安全的影响。该标准着重界定了当局、供应商、雇主的责任以及工人在安全使用、储存和处理化学品的职责和权利。

预防严重工业事故公约174号(1993年)以及并行的181号建议旨在保护工人、公众和环境免受严重工业事故的侵害。该公约和建议重点是预防和减少由于严重事故(包含危险品)产生的危害。

有一系列关于怎样处置具体毒素和制剂的公约,譬如石棉公约162(1986年)以及并行的172号建议;辐射防护公约115(1960年)及114号建议;铅白(油漆)公约13(1921年);苯公约136(1971年)及144号建议(1971年)。

其他有关怎样处置特定风险和不同人群的公约有:职业性癌公约139(1974年)及147号建议;机械防护公约119及118号建议;最大载重公约127(1967年)及128号建议;孕妇保护公约(修订版)183(1967年)及191号建议;青少年工人健康检查(工业)公约77(1946年)。

B)制造业典型危险和风险

以下列举了普遍存在于工厂的安全健康问题,某些区域并不适用所有的情况,然而,审核员在没有检查核实具体以前不应盲目忽略。例如,暴露于石棉的情况看起来与玩具制造商毫无瓜葛,但审核员也要核实建筑本身是否含有石棉粉碎。在任何情况下,有关急救药品、急救设施以及急救人员的法律法规必须遵循。

1)潜在的健康危险

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2002年有超过二百万人死于职业病,大约一千六百万人遭受非致命职业病之苦。工作场所存有的危害,往往显而易见,但有时却异常隐蔽,由于长期暴露于化学品、辐射、石棉、粉尘和噪音会损害健康。据ILO统计,2002年发生工伤事故中,仅有大约15%是由于意外或暴力引起,此外的85%是由于更隐蔽因素引起,譬如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等。慢性职业性中毒都有潜伏期,这使得因果关系没有直接的联络、更难探寻病因甚至有时难以找回所有受影响的过往工人以提供恰当的治疗和赔偿。有鉴于此,职业健康危害的预防就变得至关重要。审核员应意识到所要审核行业的长期风险。

2) 化学品

大多数车间都使用危险化学品,并且可能引致形式各异短期和长期的健康危害,从轻微的刺激到癌症。接触化学品的风险取决于以下因素:剂量、浓度、接触时间、接触途径(吸入、皮肤或摄取)、与其他危险品的混合度以及员工本人对化学品的敏感度。

大多数国家都设立了危险品最高容许浓度标准。化学品浓度不应超过这些标准,最好保持可行的低水平浓度,这是由于在设立标准时很少考虑到化学品混合以及不同人员对化学品敏感度的情况。

管理层应该识别并收集工厂内所有化学品的资料,供工人查阅。每种化学品都必须有预防信息譬如MSDS(物料安全数据表),并易于取阅。雇主应让工人了解他们所接触到危险品的性质和危险性。在工人必须暴露于危险品工作环境的情况下,雇主必须提供相关培训予工人并定期监测工作场所的危险浓度,确保不超过最高容许浓度。

要最少限度减少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应按以下步骤优先处理:

1)优先考虑使用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替代油漆、胶水和溶剂。

2)当替代品不可行时,有必要建立包含储存、操作、最少程度的皮肤接触和适当通风的安全工作程序。

3)假如不可避免要接触危险化学品,应为工人提供PPE(个人防护用品)以保护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

4)最后,必须建立溢出控制、急救和应急程序;一旦发生危险品的事故和意外,能在短时间内获取。

化学品并非唯一存于工作场所的危险品。重金属如铅和汞也会造成对健康的巨大伤害,正如在工作场所吸烟一样。工人或许不会将接触危险品与不利的健康影响联络在一起,接触化学品所引起的恶心和头晕现象往往会被误认是由于高温或疲劳所造成。

3) 石棉和粉尘

吸入粉尘和石棉纤维会引起严重肺部和其他器官的疾病,并且对健康的危害要数年后才出现。尘肺病在一些国家(如中国)是引致职业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占其所有核实职业病的三分之二。

接触石棉可引致疤痕型组织在肺部的积聚,从而导致肺功能的丧失—最后残疾或死亡。危害健康的石棉纤维非常细小,肉眼不能看到。美国职安局设定了石棉的最大暴露值:8小时取样平均值最大值为0.1纤维/立方厘米,30分钟取样平均值不大于1纤维/立方厘米。

接触石棉可引致绵纤维吸入性肺炎、褐色肺病和癌症。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建议使用垂直淘析器或类似器具每半年监控石棉含量。可吸入石棉的暴露值介乎每立方米空气200-1000毫克之间(8小时加权平均值),同时取决于不同工作。

接触木屑粉尘引致形形色色的健康问题:鼻喉发炎、过敏反应、接触性皮炎以及中鼻腺癌。吸入滋生于木材的真菌和霉以及木材处理过程中的化学残留物如甲醛和环烷酸铜会引致其他健康问题。木屑粉尘的暴露值和浓度值是由具体木材种类决定。假如审核小组认为木屑粉尘问题尤其严重,则应了解具体的木材品种,在此基础上运用合适的标准和测量技术。

粉尘来源:

A) 生产、切割或处理能产生粉尘的物料譬如木材、棉花和其他纤维。

B) 生产、处理含石棉的产品如纺织品、建筑资料、闸和离合器配件。

C) 接触已经老化的含石棉建筑物。

D) 在建筑物的扩建或毁坏过程中扰动了含石棉的物质。

E) 在建筑工地和耕作场所,烟尘弥漫非常普遍。

雇主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手段限制石棉和粉尘的暴露值,确保暴露值符合或低于法律规定的范围。相关的措施假如不能保证工人有足够的保护,应使用呼吸器和实行轮班制进1步减少暴露危害。假如个人防护用品是作为减少暴露危害的主要措施,审核小组应特别注意工人是否一直都是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而不仅仅是在审核时做个样子而已。

4) 用电安全

不当用电危及员工的健康,工厂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用电安全的法律法规。审核员应注意以下问题:

A)电闸不可自由接触或敞开;

B)插座、开关等必须功能正常、状态完好;

C)电气安装必须以固定及安全方式进行;

D)电线不可阻挡通道,不可横过无遮盖的小刀/刀片;

E)电气装置必须接地以防金属配件和机器导电;

F)主要电闸或保险丝盒旁要挂高压警告标识;

G)电力连接箱、控电房和保险丝盒必须上锁,并且是由防火资料制成;

H)电力系统方面的工作必须是由合格电工执行;

I)每隔一定时间对电气装置进行安全检查。

5) 机器安全

通常机器如锯片、刀带、冲压机或压力机等通常在出厂时便带有安全装置。机器缺少必要的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有缺陷,将危及工人的安全。假如没有对操作工人进行怎样正确使用机械的培训,也存有同样的危险。工厂必须遵守有关机器安全方面的国家法律法规。审核员在审核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A) 工人是否有机会接触到旋转或振荡机械部件,相应的工作区域必须与其他工人或路过者保持安全的距离。

B) 防止受伤的防护装置(包含手指防护、皮带安全罩、排风扇保护罩和其他安全装置)要正确安装、功能良好。

C) 在任何情况下,机器必须装有紧急事故电源切断开关。

D) 危险机器必须在显眼处张贴警告标识。

E) 操作员在新车间或新机器开始工作前,必须接受事故预防培训,并且定期反复接受培训。

F) 工人能解释安全范防措施以及所有机器事故的应急计划。

6)锅炉安全

高温伴以高压使得锅炉存有安全隐患。锅炉一旦损坏,将有爆炸危险。高温蒸汽可能灼伤或烫伤工人;燃烧室及燃料储存(如汽油、煤油或煤)室也有火灾隐患。工厂必须遵照国家有关锅炉的法律法规,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A) 使用汽油、柴油、煤或其他易燃物料作为燃料的锅炉不应紧挨宿舍、楼梯或逃生路线。

B) 固定的锅炉应安放于独立的房间或建筑物内,并用锁锁住,授权人员方可进入。

C) 每个锅炉必须安装高压安全减压阀。

D) 锅炉系统必须保持良好状态并且定期进行检测

E) 有成文的锅炉安全守则和操作指引,并能够随时参阅。

F) 锅炉工有资格证书,并完成安全培训课程。

7) 消防安全和应急程序

对于大多数工厂而言,火灾是高风险的因素,由于火灾可导致多人伤亡。因此,防火准备机制对保护工人的安全至关重要。审核小组应注意现场的防火准备水平。以下列举了审核员应注意的部分危险:

A) 可燃蒸气和粉尘不应接触明火、热表面或来自焊接(或类似作业)的火花。

B) 产生明火、火花、高温或可燃物的危险作业不应在易燃建筑资料、地板、围墙和屋顶附件进行。

C) 易燃品应储存在安全区域,最好用防火容器盛装;处理危险品的工人应了解他们的易燃性能以及正确的处理程序。

D) 电线、电路和机器应保持良好保养以最大限度减少电气火灾危险。

E) 警铃、灭火器的数量和布置应符合厂房的规模,并进行定期检查。

F) 灭火器类型应适合不同类型的火灾-用于扑灭由可燃液体、电器和燃油所引起火灾的灭火器不同于由木材、纸张等引起的火灾。

G) 每栋厂房应有火灾防护员,最好每层配备一名。火灾防护员应接受怎样使用消防设备的培训。

H) 应定期举行疏散演习。为了熟悉紧急出口和紧急疏散程序,每个工人应每一年至少参加一次疏散演习。

I) 紧急出口数目必须符合人数的要求。紧急出口在任何情况下必须畅通无阻、标识清晰和足够照明,并能通往建筑物外面的安全区域。ICTI(国际玩具协会)要求每层楼至少有两个出口,并建议最近出口离所有工人不能超过200英尺。

8) 工作场所卫生与清洁

应在工作场所、食堂和宿舍区域为工人提供可饮用水。每一年对水源进行一次测试以确保安全饮用,雇主应取得饮用水的检测报告以证明适宜饮用。应在工作区域、宿舍为员工提供方便、足够的盥洗室和洗手位,并且保持清洁。

食物和饮用水应安全存放以避免来自空气或化学残留物的污染。工厂为工人准备或出售膳食,管理层应确保饭菜免受污染,并保证在准备、处理和存放过程中符合当地法规和卫生标准的要求。应定期对废物进行处理,确保安全、卫生,避免臭味和滋生蚊虫。

假如工厂为工人提供宿舍,建议审核小组检查宿舍是否:

A) 清洁、整齐、不过度拥挤。

B) 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C) 有足够的洗手间数目并且符合当地的文化习俗,有热水供应。

D) 洗烫衣服是否有适当的安排,并且符合当地的文化习俗。

9) 温度控制

过度或长时间暴露于高温或低温的工作环境除了引起身体不适外,还可能危及健康和引致死亡。高温可引致灼伤、皮疹、抽筋、衰竭、热疲劳、虚脱或昏迷。低温可引致体温下降、冻伤,有时会引致冻灼伤(如液化氮)。

高温和低温受伤主要由于:

A)长时间暴露于高低气温和潮湿的工作环境;

B)接触辐射热源譬如熔炉或身体直接非常高温的物体如熔化塑料或热水;

C)直接接触冷物体如冷冻或冻结的食物和冰冷的水;

D)紧张的体力活动;

E)在低温和室外工作环境下缺乏足够的衣服。

显然,工作环境的温度因季节的变更而起伏不定。假如审核时不是1年当中最冷、最热或最潮湿的季节,审核员应从工人、管理层和医护人员那里了解在恶劣天气环境下的具体情况。假如工厂为工人提供空调、风扇或暖气,应了解工人是否能在必须时能够用到。

假如供电不足或不稳定,应有后备措施以确保在没有空调或暖气的场所不会变得过热或过冷。应给予那些从事高温或低温作业、处于高温或低温工作环境或接触高温或低温液体的工人特别津贴。确保为工人提供防护用品,并且在必须时能够使用;确保暴露的时间过长并且在诸如冷冻房和熔炉附近工作的工人有轮班制度,这样能够减少身体不适和过度暴露于高低温环境;确保车间有足量的可饮用水提供给工人。一旦有疑虑,立即测量气温和工人的体温(用温度计)。工人体温不应超过38度。

10) 噪音

咋看起来,噪音危害度似乎低于火灾或暴露于危险化学品,但据国际卫生组织(WHO)统计,噪音引起的听觉损害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最常见的不可逆转(可预防)职业病。暴露于高噪音的工作环境会分散注意力、引起紧张和疲劳、降低效率、士气低落以及失眠。长时间或过久地暴露于高噪音的工作环境会降低工人在正常情况下对语言的理解力,也会导致高血压和心脏病。

国际卫生组织(WHO)的资料显示,每天八小时暴露于超过85分贝的工作环境就存有潜在危险。审核小组能够使用既有的记录(假如他们认为可信),也能够使用噪音放射量测定器或噪音水平仪进行测量。美国劳工部规定如下:

每日暴露时间(小时)

噪音水平(分贝)

8.0

6.0

4.0

2.0

1.0

0.5

0.25

90

92

95

100

105

110

115

为工人在超过可容许噪音水平的工作环境下提供听力保护;假如工人暴露于高噪音的工作环境下,雇主应该为工人提供年度的听力测试以了解噪音对听力的影响。国际卫生组织规定,“对于工作在超过85分贝环境下的工人,雇主应该免费为他们提供年度听力测试检查。应该保留所有相关工人在聘用期间内的听力测试记录。”

假如您有iso体系认证方面的疑问,欢迎随时向我们咨询,本公司郑重承诺:ISO体系认证保证100%一次性包通过!我们竭诚为你服务!欢迎您的来电。

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15800085405 刘先生

SA8000认证审核注意要点

SA8000认证审核注意要点

一、总要求:

1. 公司是否保存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的现行版本?

2. 公司是否定期收集适用的法律法规?

3. 公司是否保存已经签署的规章的现行版本?

4. 当不同法规和标准涉及同一议题时,公司是否采用最严格的条款?

二、童工:

1. 公司是否有明确的招工程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鉴别工人年龄和年龄文件?

2. 公司是否保存所有工人的人事档案,包含年龄文件副本和入职日期?

3. 公司是否建立未成年工名册及工作岗位,是否办理未成年工登记和定期安排健康检查,是否安排他们从事危险的或者有害健康的工作?

4. 工人是否了解公司的禁止童工和保护未成年工的政策和程序?

5. 若有发现童工,公司是否采取合适的补救措施,并通知当地劳动部门?

三、强迫劳动:

1. 工人是否清楚劳动合同的条款及公司规定,是否明白自由雇佣的权利?

2. 公司是否保存工人身份证件的原件?工人是否必须交纳押金?

3. 工人与公司是否有大额或长期的借贷关系,除了以工抵债外是否还有其他还债方式?

4. 通过合理的辞工申请,工人离开公司时能否领取全部薪水?

5. 工人是否限制工人的行动自由,如工人下班后不能离开工厂或宿舍?

6. 公司是否强迫工人加班,如不加班可能遭到罚款或解雇?

7. 公司保安是否监视、威胁或强迫工人劳动,限制工人行动自由?

8. 公司是否使用囚犯或劳改犯、或者使用监狱或劳改工厂作为分包商?

四、健康与安全:

1. 公司是否任命一名高级管理代表负责公司安全卫生工作?是否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将安全责任分配给各个级别的主管,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培训?

2. 公司是否聘请外部安全专家进行定期安全卫生审核和评估,并提供专业建议?

3. 公司是否制订合适而有效的安全卫生计划和程序,向工人传达,并有效执行?

4. 公司是否建立奖励和惩罚措施,鼓励工人遵守公司安全卫生规定和劳动纪律?

5. 公司是否定期检查厂房和设备,如厂房结构、消防出口、消防器材、机器安全装置、起重设备、锅炉和压力容器、化学危险品仓库、应急照明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等等,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至少符合法律的规定?

6. 公司是否定期测试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特别是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如喷漆和电镀车间?

7. 公司是否建立合理的工伤和意外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采取合理的纠正措施,并保持合理的记录?

8. 公司在过去的1年是否发生重大意外事故,如火灾、因工伤亡事故,或者因违反安全法规遭到政府部门的警告或处罚?

9. 公司是否定期为工人提供必要的安全卫生培训,使他们明白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必要时能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例如,怎样安全使用机器设备,怎样使用灭火器,怎样报警,怎样安全疏散,怎样使用急救设备,怎样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等等?

10. 公司是否定期举办消防演习,包含灭火演习和疏散演习,工人是否“三会”(会报警、会疏散、会使用灭火器)?公司离最近的消防队有多远?

11. 公司是否为工人提供足够的急救设备,每个工作场所是否都有急救箱和经过培训的急救员?公司离最近的医院有多远?

12. 公司是否为工人提供干净的厕所,是否男女分开,厕所数量是否达到公认的标准?

13. 公司是否为工人提供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工人饮水是否受到任何限制?

14. 公司假如提供饭堂,饭堂是否符合安全卫生标准,食物是否存放在卫生的设备中?

15. 公司假如提供宿舍,工人宿舍面积是否满足基本的必须,是否男女分开,宿舍环境是否保持安全、卫生和干净,是否远离嘈杂的场所,是否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是否适合工人休息?

五、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

1. 公司是否建立工会或者类似代表工人的组织,如工友会、福利会或康乐会?

2. 工人代表是否经过选举产生,张榜公布,并得到工人的认可?

3. 公司是否支持工人代表的活动,如提供场所、资金和时间等?

4. 工人代表是否与公司管理代表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会议,探讨工人关注的问题,并保存会议记录?

5. 公司是否与工人代表进行集体谈判,签署集体谈判协议,并传达给工人?

6. 公司是否歧视工人代表,工人代表是否享有平等的工作机会,是否能够在工作场所访问工人而不受限制?

7. 公司在过去的两年是否发生罢工或抗议活动?如有,原因是什么,又怎样处理?

六、歧视:

1. 公司政策、程序和守则是否含有歧视性的规定?

2. 公司日常运作活动是否有歧视行为?

3. 公司招工是否有年龄、性别等方面的限制?

4. 公司的薪水报酬政策是否同工不同酬、男女平等?

5. 公司决定雇佣、薪水、升职、解聘和退休等事务的标准是什么?

6. 公司是否制订明确的程序,指定专人负责处理歧视和性骚扰投诉?

7. 一旦发生歧视行为或性骚扰,工人采取何种方式投诉?

七、惩戒性措施:

1. 公司是否容许体罚和侮辱性的惩罚措施?

2. 公司是否发生打骂工人的行为,是否容许主管或保安打骂工人?

3. 公司是否制订明确的奖罚制度,该制度是否合理合法,工人是否明白这些制度?工人不服处罚决定,他该怎样投诉和申诉?

4. 公司工人违反厂规厂纪及惩罚行为是否有书面记录,并完整保存?

5. 假如发生打骂工人的现象,工人怎样投诉和申诉?

八、工作时间:

1. 公司是否保存完整而真实的工人工作时间记录?

2. 公司采取何种方式记录工作时间,工人上班或加班,是否能够不记录工作时间?

3. 工人是否每周至少休息一天?工人是否有合理的工间休息时间?

4. 工人工作时间是否符合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5. 公司是否根据法规的规定计算和支付工人的加班薪水?

6. 工人在1个以上的岗位工作是否分别记录工作时间?

7. 工人是否必须将工作带出工厂工作而无需记录工作时间?

8. 工人是否必须完成“定额”而加班工作,但无需记录工作时间?

9. 公司是否申请综合计算工时制或不定时工作制,并合理安排工人休息?

10. 公司是否滥用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时工作制或集体谈判协议?

九、工作报酬:

1. 公司是否提供完整而真实的薪水资料?是计件薪水制还是计时薪水制?

2. 工人标准工作时间的薪水是否达到当地最少薪水标准,并能满足工人的基本必须?

3. 公司是否支付每一年10天的法定假期的薪水?

4. 公司的临时工、学徒工、试用工的期限多长,他们的薪水怎样计算和发放?

5. 公司是否为工作满1年的工人提供有薪年假或支付相当的薪水?

6. 公司有否为女工提供至少90天的有薪产假?

7. 公司是否为工人办理社会保险,包含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8. 公司是否按时发放薪水,是否发生过拖欠薪水的现象?

9. 工人是否收到薪水清单,是否明白薪水的计算方法,能否检查并核算本人薪水?

10. 辞工和被解雇的工人薪水怎样发放?

11. 公司是否有长时间的停工待料现象,公司怎样计算停工薪水?

12. 假如工人违反厂规,工人是否采用扣减薪水作为惩罚?

13. 工人是否及时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并且工人能够保留一份劳动合同?

十、政策:

1. 公司社会责任政策是否与其行业、产品、服务及顾客期望相适应?

2. 社会责任政策是否由公司最高管理者参与制订、批准、签署并公开发布?

3. 社会责任政策是否包含3个承诺、2个公开和1个文件化?

4. 社会责任政策的承诺是否符合公司的具体情况,是否反映了公司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

5. 公司员工是否知道并理解社会责任政策?工人能否取得有关的政策文件?

十一、管理评审:

1. 公司最高管理者是否定期进行管理评审,有无书面的评审结果?

2. 管理评审是否有记录,是否体现持续改进?

3. 每次管理评审的内容和范围是怎样明确的?是否回避了主要问题?

4. 管理评审是否流于形式?是否有效地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管理评审提出的计划和方案是否得到高层经理的批准并由相关部门实施?

十二、公司代表:

1. 公司是否任命一名高层经理作为管理者代表,并授权他建立并实施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2. 公司管理者代表是否明确并理解其职责和权限?

3. 工人是否选出他们的代表,工人代表是否有权代表工人与高层管理层沟通?

4. 公司管理者代表和工人代表是否都接受必要的培训,他们是否了解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5. 公司员工是否知道谁是管理者代表,谁是工人代表?是否了解他们的角色和职责?

十三、计划与实施:

1. 公司员工是否了解标准和有关法规的要求,管理层是否了解他们各自的责任和权限?

2. 公司是否安排定期的培训,确保所有员工都理解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内容和要求?

3. 公司每个部门和各级管理层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明确并形成文件,职责区划是否合理?

4. 公司是否制定定期的内部审核计划,并有效实施?

5. 公司是否制定检查表,并做好详细的审核记录?

6. 不符合项是否都已通知责任单位和人员并采取了纠正措施,是否进行跟踪审核?

7. 内部审核是否有效地发现了管理体系和公司运作过程存在的问题?

8. 内部审核报告是否用于管理评审?

十四、对供应商/分包商/下级供应商的监控:

1. 公司是否建立评估和挑选供应商/分包商的合理程序?

2. 公司是否要求供应商/分包商签署社会责任承诺书?

3. 公司是否安排代表访问或审核供应商/分包商,并保存有关的证据?

4. 公司是否对供应商/分包商的社会责任表现进行评估,并据此选择供应商/分包商?

5. 公司是否保存所有供应商/分包商的档案,包含名称、地址、承诺书及定期监督记录等?

6. 公司对严重违反标准的供应商/分包商怎样处理?怎样协助供应商/分包商采取措施?

7. 公司是否使用家庭工人作为供应商或分包商?假如有,公司采取了那些特别步骤?

十五、处理疑虑和采取纠正活动:

1. 公司是否制定并有效实施一套保密的投诉程序,如设立意见箱?

2. 公司主管和工人是否了解公司的投诉政策和程序?投诉人是否会遭到惩罚?

3. 公司是否收到任何来自员工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质疑和投诉,并保存记录?

4. 公司是否及时调查收到的质疑和投诉,并向投诉人通报调查结果?

5. 是否有证据表明,公司采取了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向投诉人传达?

6. 核实投诉人是否了解投诉处理过程,他们对投诉处理结果是否满意?

7. 假如工人加班没有加班费,公司也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投诉或质疑,该怎样跟进?

十六、对外沟通:

1. 公司是否建立对外沟通的政策和程序,并指定专人负责对外沟通?

2. 公司是否保存一份当地利益相关者的名单及联络办法?

3. 公司是否制订并实施对外沟通的计划,是否保存对外沟通的记录?

4. 公司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什么资料?是否提供管理评审和监督活动的结果?

5. 公司是否将SA8000认证的年度报告和SA8000证书对外公开?

十七、核实渠道:

1. 公司与什么利益相关者签订有关社会责任的合约?

2. 公司与什么顾客或零售商签订社会责任承诺书?

3. 这些顾客是否现场检查公司社会责任表现和工作条件?

4. 什么顾客的社会责任承诺书要求监督供应商和分包商的工作条件?

5. 公司怎样通过采购合同监督供应商和分包商的社会责任表现?

6. 公司是否根据合约要求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资料及获取资料的途径?

十八、记录:

1. 公司保存的记录是否足够、完整?

2. 公司记录是否妥善保存,有没有丢失?

3. 公司记录是否真实?

4. 公司记录是否及时更新?

假如您有iso体系认证方面的疑问,欢迎随时向我们咨询,本公司郑重承诺:ISO体系认证保证100%一次性包通过!我们竭诚为你服务!欢迎您的来电。

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15800085405 刘先生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