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商标权的主体、客体及内容,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

  
很多企业对商标权的主体、客体及内容,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商标权的主体、客体及内容,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希望大家能对商标权的主体、客体及内容,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商标权的主体、客体及内容,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商标权的主体、客体及内容,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

商标权的主体、客体及内容

商标权作为法律所确认的一种权利,是由法律设定、为法律所保护并存在于一定法律关系之中。因此,要准确理解商标权必须了解构成商标权的主体、客体及内容。

一、商标的主体

商标权的主体是指申请注册商标的所有人,即权利主体。我们要弄清什么人能够成为商标权的主体,不可不对申请注册商标注册申请人的主体作些必要的了解。什么人能够成为申请注册商标的申请人呢?我国《商标法》第4条、第9条以及《商标法实施细则》第2条,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业者、个人合伙,对其生产、制造、加工、选拣或者经销的商品,或提供服务的项目,必须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品或服务注册商标。根据以上规定,依法成立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体工商业者、个人合伙,以及与中国签订有协议或共同参加国际公约或以对等原则相互保护商标权的外国公民或法人,都能够在中国申请申请注册商标,其申请一旦获准,他们就成为我国商标权的权利主体。可见,我国商标权的主体是非常广泛的。并且,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和客观形势发的必须,一些新的经济组织形式还会不断出现,商标权的主体范围也会而扩大。

商标权的主体主要是商标所有人,这是权利主体。但既有权利主体,也应有义务主体,因此,义务主体也是商标权的主体之一。

二、商标权的客体

商标权的客体是指经国家商标局核准申请注册的申请注册商标。未经核准申请注册的商标尽管已由生产经营、服务者使用,也不能成为商标权的客体。

申请申请注册商标,必须在申请程序、商标构成要素、商标的特征等方面符合商标法的规定,才会获准申请注册,授予商标注册申请人以商标权。获准申请注册的商标才能成为商标权的客体。我国《商标法》规定,申请申请注册商标的条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商标必须具备法定的构成要素。商标构成的法定要素,主要指商标所使用的文字、图形或两者的组合、商标能够单独使用文字或图形,也能够图形、文字并用,这是我国商标法明确规定的商标构成要素。凡是不由法定要素而由其要素组成商标的,就不可能获得核准申请注册。

商标法的法定要素中是否包含颜色在内?我国《商标法》未予明确,但在该法的《实施细则》第9条规定:“指定颜色的彩色商标,应当送交着色图案”。因而能够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颜色也是商标的构成要素。

(2)商标必须具备显著特征。无论是以何种要素构成的商标,都必须有自己的独特的显著特征,便于消费者识别,便于消费者认牌购货。商标的特征越明显,越便于识别,越有利于打开商品的销路。因此商标具有显著特征也是申请申请注册的重要条件之一。不具备这一条件,也不可能获得批准。以下几种情况就不具备显著特征:①如“葡萄”酒、“桔子”糖或桔子、葡萄图形等;②电器上的火花图形和机床上的D等;③“快速”自选车、“光亮”电灯泡、“清洁”洗涤剂、“悦耳”音响、“保暖”防寒服等。上列这些文字或图形者不能为商标注册申请申请注册,为一家专用。由于能用商品名称和商品能用标志,标明商品质量、性能的文字、图形起不到区分生产者的作用,并且会导致商标混同。

(3)商标必须与别人申请注册商标不相混同。所谓混同包含相同或相近似两种情况。申请申请注册的商标与别人的商标相混同的,将会被驳回。相同包含图形、文字、名称的完全一致和发音相同的名称或文字,如“红中”与“宏钟”、“同生”与“同声”、“同仁”与“铜人”;相近似是指在同一种商品或同一类商品上的两个商标的图形或文字相同或相近。如“鸵岛”,墨水与“鸵鸟”,墨水,“中华”香烟与“中萃”香烟与“中萃”香烟,都属于相近商标,由于这里的“鸟”与“岛”、“华”与“萃”字的书写容易使人产生误认。

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不得在同一种或同一类商品中使用,这是一般原则,而对于驰名商标,所限制范围则不仅指同一种或同一类商品,即使是不属同一种或同一类的商品,也不准别人使用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

(4)商标必须不是禁用的标志。各国商标法都对禁止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作了明确规定。我国《商标法》第9种文字、图形不得作为商标使用;县以上的行政区地名或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地名有其他含义的除外;已经申请注册的使用以上地名的商标的继续有效。法律因此要禁止把某些标志作为商标使用,有些是出于政治性的考虑,体现国家、政府间互相尊重;有些是基于民族间的互相尊重,以维护民族间的团结;有些是为了避免混同;有的是出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维护社会道德风尚。

上列各项禁用条款,不可能包罗万象,有些虽未列入法律禁止条款,但实际上也是禁用的,如:①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的图形不能作为商标使用;②不能用人民币或国家债券作为商标使用;③不能把天安门图形或公众尊敬的伟人头像作为痰盂,卫生纸或其他类似商品的商标注册申请申请注册。

出口商品的商标,不仅不能违背我国商标法所禁止的内容,即使符合我国规定,还要考虑到商品销往地的风俗习惯,语言、形象的禁忌,否则将难认为当地消费者接受。

三、商标权的内容

商标权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应承担的义务。

商标权(我国《商标法》称“商标专用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由于商标的价值、商标权来源于商标被有关商品或服务项目所使用,并用以区别其他的相同商品或服务,从而具有显著人特征。法律所保护的是商标在有关的商品或服务贸易中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不是有形的商品商标、服务商标的本身。因此,商标权虽属于财产权之一种,但在性质、权利范围等方面,与有形财产权(如机器、房屋、土地等财产物)均有很大区别。

商标权的权利内容,既包含法律赋予商标所有人以专有使用商标的积极权利,也包含商标所有人禁止(排除)第三者侵犯商标专用的消极权利。其中,商标专有使用的核心。至于商标的转让、许可使用等项权利,均由专有使用权衍生而来。

1.专用权

申请注册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权所有人对其申请注册商标依法享有的使用权。它具有独占性,是一种绝对排他的支配权。任何第三者未经商标权所有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该申请注册商标。就是说,商标经申请注册后,仅有该商标专用权人才有权在其申请注册的商品(或服务项目)上使用该商标,他能够独占使用其申请注册商标,也能够依法定程序和方式许可别人使用;商标权还能够因一定的法律事实而移转,如商标权所有人(自然人)死亡后,该商标权中的财产权由其继承人,商标权能够通过签订合同转让其使用权或所有权。商标权所有人贪污行使商标专用权,任何人不得非法干涉和阻碍。

申请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范围,“以核准申请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所谓“核准申请注册的商标”,是指经商标局申请注册在案的商标名称和商标图案,即申请注册在案的构成商标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检定使用的商品”,是指经商标局核准在案的指定使用某商标的特定商品。商标权所有人行使商标专用权,必须严格限定在上述范围以内。唯其如此,商标专用权才能受到法律保护。否则,假如超出“核准申请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的权利范围,例如,商标权所有人不仅使用经核准申请注册的商标,并且使用也与该申请注册时未指定使用的其他商品,都将会受到商标局的严肃处理,甚至于撤销其申请注册商标。

2.禁止权

禁止权,是申请注册商标所有人有权禁止任何人未经其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申请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有权禁止别人销售明智是假冒申请注册商标的商品;有权禁止别人伪造、擅自制造其申请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申请注册商标标识;有权禁止别人损害商标专用权的其他侵权行为。对于上述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商标权所有人有权请示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诉请人民法院,追究侵权人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直至刑事责任。

专用权和禁止权正反两方面的结合,构成申请注册商标权的完整的权利内容。

商标权以外的所有人或组织,都处于商标权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地位,在申请注册商标有效期限内,他(它)们具有不作为的义务,即不得以任何行为妨碍、干涉商标权人行使商标权或以任何方式损害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

一、商标权的主体商标权的主体是指对商标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有关商标权的主体的规定各国比较一致,我国2001年10月27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生产、加工、制造、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必须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品注册商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提供的服务项目必须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服务注册商标。”此次修订将原来的“个体工商业者”修改为“自然人”,这样就与国际公约和其他国家的提法相一致。因此我国商标权的主体应为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并且必须是从事生产、制造、加工、拣选、经销或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2001年修订的商标法还增加了共同主体的规定,这样两个以上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够共同拥有同一商标,共享商标权利和共担商标义务。根据现行商标法第三条的规定,团体、协会或其他组织能够成为集体商标的所有人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工艺等有监督能力的组织还能够成为证明商标的所有人,从而成为商标权的主体。根据我国商标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外国人或外国企业按其所属国与我国签订的协议或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按对等原则在中国能够成为商标权的主体,享受商标权利并承担商标义务。二、商标权的客体商标权的客体是指商标权主体之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即具体的商标。我国商标法第八条对商标权的客体作了具体规定,该条文规定了能够构成商标的要素,即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商品或服务与别人的商品或服务区别开的标志包含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这一规定与TRIPS协议规定的保护标准是一致的,与修改前的商标相比较扩大了商标权的客体,增加了三维标志和色彩组合。同时,我国商标法亦规定了禁止作为商标权客体的标志—禁用标志,即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由于禁用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就更谈不上申请注册了。具体什么标志属于禁止申请注册内容,请点击:《什么标志不能申请注册商标》。除此之外,我国商标法还规定了不得申请注册的标志,由于我国在商标权的取得上实行的是申请注册原则,因此不得申请注册的标志也就不能成为商标权的客体。尽管规定不得申请注册但没有禁止使用,这些标志主要有:1.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2.仅仅直接标明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数量重量以及他特点的3缺乏显著特征的;4以三维标志申请申请注册商标的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须有的商品形状或是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不得申请注册。但上述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能够作为注册商标;也就是说,上述标志在定的条件下能够成为商标权的主体。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