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浅析发明专利保护客体,浅析立体商标的相关法律适用问题

  
很多企业对浅析发明专利保护客体,浅析立体商标的相关法律适用问题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浅析发明专利保护客体,浅析立体商标的相关法律适用问题,希望大家能对浅析发明专利保护客体,浅析立体商标的相关法律适用问题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浅析发明专利保护客体,浅析立体商标的相关法律适用问题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浅析发明专利保护客体,浅析立体商标的相关法律适用问题

浅析发明专利保护客体

随着商业领域的技术发展,当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涉及商业方法的专利申请。例如,交易方法、订单的处理、广告的投放方法等。但在实践中,有些申请人提交的关于商业方法发明专利申请不属于专利保护客体范围。

什么叫发明专利的保护客体?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那么,什么叫技术方案?《专利审查指南2010》第119页第3段中记载:技术方案是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技术手段的集合,其中,技术手段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

笔者试举一案例进行探讨,以期为行业提供参考。

假设某原专利申请文件记载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社交平台无法对用户进行精准分组的问题。

技术手段是:爬取社交平台的用户资料数据和用户发布的言论数据;根据所述用户资料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第一分值,并根据所述言论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第二分值;其中,所述第二分值根据所述言论数据中的预设词汇的提及量、与所述预设词汇关联的需求词汇和与所述预设词汇关联的情绪词汇计算得到;将所述第一分值和所述第二分值之和作为用户的总分;根据转化漏斗模型将所述总分对应到所述转化漏斗模型的相应阶段;将所述用户对应的阶段作为所述用户所处的分组。

就上述内容,审查员可能会给出以下审查意见:该方案要解决的是无法对用户进行精准分组的问题,该问题不属于专利法意义的技术问题,而是营销管理类的问题;根据该方案限定的前述内容可知,解决前述问题的主要手段是根据用户资料数据、用户发布的言论数据,经过计算处理明确用户分组,然而,“用户资料数据、用户发布的言论数据与“用户分组之间的关系并不受自然规律约束,因此这不是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技术手段;同时该方案解决前述问题所获得的效果为获得用户的分组结果也不属于专利法意义的技术效果。

关于上述问题不属于专利法意义的技术问题,笔者分析,若该问题不属于专利法意义的技术问题是事实,那么能够重新界定技术问题,并对技术方案进行适应性修改,从而使得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问题为技术问题,使得取得的效果为技术效果。

在答复时,笔者建议,以说明书为依据,将技术特征“根据分组结果,对处于不同阶段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以促进用户进行购买行为的转换增加到相关方案中。

因此,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解决的技术问题相应调整为,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用户进行精准分组导致用户进行购买行为的转换率较低的问题。用户资料数据为静态数据,用户发布的言论数据为动态数据,由于动态数据体现了用户对于某个产品的兴趣、态度和需求程度,通过结合用户的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来明确用户所处的转化漏斗模型的阶段,从而能够更准确的对用户进行分组,根据该分组结果,商家对处于不同阶段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以促进用户进行购买行为的转换,从而提升用户进行购买行为的转换率。也就是说,修改后的技术问题为专利法意义上的技术问题,该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取得了对用户进行精准分组,促进用户进行购买行为的转换,从而提升用户进行购买行为的转换率的技术效果,属于专利法意义的技术效果。

进1步地,笔者以说明书为依据,将“根据所述言论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第二分值的具体方式以及根据所述用户资料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第一分值的具体方式添加到技术方案中。也就是说,得到用于表征静态数据的第一分值和用于表征静态数据的第一分值的过程不涉及人为的评价规则,是利用自然规律进行的客观评价,将第一分值和第二分值计算得到的分值之和作为衡量用户处于转化漏斗模型的哪个阶段的依据,利用转化漏斗模型实现了对社交平台中的用户的分组,不涉及任何与人有关的主观概念以及人为设定的分组规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用户进行精准分组导致用户进行购买行为的转换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进1步争辩修改后的方案采用了遵循自然规律的技术手段,属于技术方案,这样,说服审查员的机率就会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就专利保护客体的问题,专利代理师在答复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涉案专利申请解决的问题是技术问题。若原方案解决的问题的确不是技术问题,能够对方案进行修改,并重新界定技术问题。其次,涉案专利申请保护的方案(或者修改后的方案)采用的是技术特征,属于技术方案。再次,涉案专利申请保护的方案(或者修改后的方案)达到的效果是技术效果。因此,涉案专利申请的方案中包含技术特征、解决了技术问题、取得了相应的技术效果,那么该专利申请就属于专利保护客体。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周春枚 黄海英

浅析立体商标的相关法律适用问题

浅析立体商标的相关法律适用问题

立体商标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属于商标类型中的新军。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互联网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以及人们思维方式的日益活跃,立体商标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日益扩大。无论从深化知识产权理论研究,还是从完善与商标相关立法,亦或是从提高律师业务技能等方面考虑,均应对涉及立体商标的相关法律问题给予充分重视、深入探究并且加以妥善处理。

立体商标是以三维方式立体呈现出的一种商标形式。在中国商标法中,立体商标的标志被冠以“三维标志”的名称加以指称。根据我国商标法第八条规定,三维标志能够作为商标注册申请申请注册。

立体商标的独特应用价值

与二维平面商标相比,由于增添了一维元素,立体商标的转变空间更为广阔,表现形式更为多样,表现内容更为丰富,能够体现出更多的差异性和显著性。尤其是在人们日常办公和生活消费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性日益加深的当今信息时代,立体商标因适合在互联网中呈现的特点,其发展潜力不可限量。

对于立体商标,我国商标法及相关法规和司法解释做出了一些特殊要求,如以三维标志申请申请注册商标的,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或者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不得申请注册。对于立体商标的选取和确立,这些特殊要求带来了特殊的挑战。实践中,一些立体商标注册申请者和使用者由于对立体商标的特殊性了解不深,认识不透,没能掌握其规律,而导致注册商标申请或者使用受挫,其教训值得引认为戒。

立体商标与外观设计专利

司法实践中,所谓“由于复制二维商标而导致争议立体商标被否定”的案例接连出现,究竟是由于立体商标本身存在固有短板,还是由于对于其特点规律把握不准,亦或是由于相关法律规定滞后所造成?怎样解决立体商标与外观设计专利之间的分歧,既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又是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复杂课题。有观点认为,目前的司法实践对三维标志显著特征的判断相对严格,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于三维标志的保护客体,也可能构成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客体,而申请注册商标的保护时限会给专利法造成冲击,因而从协调不同部门法的角度出发,应在商标授权确权时进行平衡,尽量避免与其他部门法产生冲突。

笔者认为,假如1个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既希望将相关三维标志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又希望让其成为立体商标,这不仅是合理的心愿,并且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只是在程序上,必须遵循以下步骤:第1步,率先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假如先行申请申请注册商标,相关外观设计就会丧失新颖性,从而导致外观设计专利难以获权。因此,两者申请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倒。第2步,在外观设计专利获权之后,再将相关外观设计申请申请注册立体商标。商标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有效期限同为10年,不同的是,商标的有效期能够一直续展下去,而外观设计专利的有效期则不能续展。两者之间尽管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但这并不代表着必然会引发两者之间甚至是商标法和专利法之间产生冲突。立体商标是外观设计专利的一种运用形式,当外观设计专利的有效期届满之后,相关立体商标权利人只要愿意续展,并不会由于外观设计专利方面的原因而产生任何额外障碍。

立体商标的相关司法实践

随着立体商标的日益推广,与立体商标相关的纠纷也逐渐增加。观察这些纠纷的发生和处理过程,能够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实践中,在著作权领域,司法机关已经通过一些案件,表明了对“异维复制”的毫无疑问态度,如“范某等与京沪不锈钢制品厂著作权纠纷案”等案例中,法院认为,从二维到三维的“复制”,或者从三维到二维的“复制”,只要不足以妨碍作品表达在线条造型、视觉效果上的“再现”,均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

2013年8月,江苏双沟酒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双沟酒业)欲将“双沟珍宝坊君坊及图”作为立体商标(下称争议商标)申请申请注册,却遭质疑与别人在先申请申请注册的“君及图”商标(下称引证商标)构成近似,双沟酒业为此展开了一场历时4年有余的权属鏖战。在争议商标的申请过程中,由于认为争议商标与引证商标构成使用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相继驳回了双沟酒业的注册商标申请。双沟酒业随后提起行政诉讼。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认定,争议商标系立体商标,与引证商标在商标构成要素及整体视觉效果上明显不同,标志本身并不近似。据此判决:撤销商标评审委员会所作复审决定,并判令商标评审委员会重新作出决定。商标评审委员会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争议商标在整体视觉效果、含义等方面均与引证商标区别明显,不构成使用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

商标权保护是在商标私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两个端点之间怎样选取1个合适的坐标点,立体商标与平面商标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在处理与立体商标相关问题时,不能简单套用以往对待平面商标的惯性思维模式,必须从整体视觉效果出发,全面观察和思考问题,正确选择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坐标点。仅有这样,才能全面兼顾商标私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

对于怎样判断立体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最高人民法院强调要考虑立体商标本身的特点、实际使用的情况、消费者的认知能力等因素。在申请申请注册立体商标时,必须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注重立体商标的显著性。立体商标的显著性,其立足点并非仅限于相关行业专业人士的认知水平,而主要是基于相关商品或者服务的消费对象——普通社会公众的认知水平。选择和确立立体商标标志时,为了突出其显著性,必须仔细研究普通社会公众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提高设计的针对性,满足其要求。仅有让普通社会公众真正接受了立体商标的显著性,相关立体商标才能被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及人民法院所认可和接受,从而获准申请注册。

第二,立体商标必须与指定使用商品本身具有明显的区隔度。申请申请注册商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普通社会公众辨识相关商品或者服务的提供者,从而使得普通社会公众能够将相关商品或者服务与其他商品或者服务加以区分。确立立体商标时,容易出现的误区是当事人因贪图省事方便,以商品本身形象为设计模版设计相关标志,从而使得立体商标与指定使用商品本身相混淆。假如不能摆脱此误区,该三维标志难以发挥其作为商标的功能,其申请申请注册得到核准的可能性就会微乎其微。

第三,立体商标必须与指定使用商品通用标志或者通用形状具有明显差别。选择和确立立体商标时,尽可能使其远离指定使用商品的通用标志或者通用形状。仅有这样,才能达成明显区分两者的效果。否则,既容易导致普通社会公众产生误解,又容易对其它商品经营者造成干扰和妨碍,以至于丧失商标获准申请注册的机会。在处理相关事务的过程中,相关代理律师必须提醒当事人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增强创造性,尽量规避可能存在的法律隐患。

第四,妥善处理好三维标志与相关二维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选取立体商标时,必须广泛收集同类以及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中平面商标的相关信息,避免相关二维元素与其它二维商标出现重复、相似等侵权问题。与此同时,在内部构成方面,立体商标的三维标志与其二维元素,既要形成内在的有机联络,相互呼应;又要保持各自的独立性,相辅相成。

来源:人民网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