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名牌战略与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名牌战略中国的抉择

  
很多企业对名牌战略与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名牌战略中国的抉择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名牌战略与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名牌战略中国的抉择,希望大家能对名牌战略与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名牌战略中国的抉择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名牌战略与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名牌战略中国的抉择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名牌战略与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名牌战略中国的抉择

名牌战略与自主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国际贸易中的1个重要内容。目前,美国是世界最大的专利和特许出口国,2002年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收入441.4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0%以上,占美国服务贸易顺差的一半以上。我国2004年的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收入2.36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份额不到2%,并且许多是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向其母公司出售的知识产权。我国专利使用和特许经营费一项的贸易逆差42.6亿美元,占我国贸易逆差的44%。在参与世界竞争的过程中,我国产品在知识产权和品牌方面的劣势日益凸现。据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出口产品中的高新技术产品已占据20%,但这些出口产品中真正属于中国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占10%。也就是说,我国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品仅占外贸出口总额的2%,其余均为加工贸易产品和贴牌产品。1991~2002年,我国皮鞋、橡胶及塑料布鞋、球类、伞、鬃刷、热水瓶等6种小商品出口规模扩大51%,但综合平均价格却下降了21.7%,这代表着我国出口企业用较多资源换取较少外汇,大量利润流失。正是由于知识产权具有重要作用,各国政府都纷纷采取各式各样的措施来保护本国的知识产权。政府增加财政性研发投入是对自主创新和品牌培育最直接的激烈措施。1970年以前,美国政府研发投入曾占美国研发总投入的65%;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政府投入的引导下,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逐步成为主体;2000年,美国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67.7%,联邦政府投入占比则下降为26.9%。美国联邦政府还从1993年起,对企业研发投入的研发资金给予永久性税收减免。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2000年,美国政府投入的研发资金为2653亿美元,日本为1420亿美元,德国为463亿美元,法国为278亿美元,英国为266亿美元。上述各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均在2%~3%之间,而2002年我国政府研发投入资金在120亿美元左右,占GDP比重仅为1%。美国把政府采购作为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的强有力手段。美国政府采购每一年要支出几千亿美元,美国国防部、能源部、航天局等部门对高新技术产品订货价格比国外产品高许多。克林顿政府为扶持国内新产品的初级市场,仅计算机相关产品的采购就高达90亿美元。美国《购买美国产品法》要求联邦政府采购要采购本国产品,即在美国生产的、增值达到50%以上的产品,进口件组装的不算本国产品。1960年集成电路产品刚刚问世,100%由联邦政府购买;1962年占94%,1968年占37%。美国政府的技术采购不仅份额大,且采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日本在振兴汽车工业时,政府采购资金都投入到了日本汽车工业;在振兴电子工业阶段,政府办公自动化建设和通信设备采购也极大地支持了刚刚起步的电子工业。法国政府要求航空、铁路、通信等部门优先购买本国产品,英国要求政府部门在计算机和通信器材上从本国采购。近年软件产业迅速发展的印度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软件出口国,与其政府规定在安全、军事、国防等政府部门必须采用国产软件密不可分。为了保护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的自主创新热情,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政府采购法》领导小组,经3年多的调研,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我国《政府采购法》第10条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的货物、工程和服务。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自主知识产权是名牌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名牌保护必须是政府行为,由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来进行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往往是被动的,也是应接不暇的。

名牌战略中国的抉择

简单而言,名牌就是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商标。名牌包含名牌产品、名牌商标和名牌企业3个层次。名牌产品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经过一定的机构认定评估,其产品品质和价值具有信誉度、美誉度和知名度统一的产品。名牌产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昨日的名牌今日未必还是名牌。从战略高度谈论名牌事业,首先就涉及了两个不同的主体:政府和企业,当然其中还包含行业协会,等等。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名牌战略就是围绕名牌产品的创立、发展和保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较长周期的规划和设计,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催生名牌产品和提高名牌产品的盈利能力提供更好的外部政策环境等。而从企业的角度讲,将商标作为企业的第一推动力,围绕打造名牌产品制定自身发展的长期计划就是名牌战略。名牌战略在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都是统一的,政府通过名牌战略的实施提高新技术企业业和公司产品的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增强国民经济实力;企业通过名牌战略实施在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利润率,为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提供更多的来源,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以及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努力创建中国名牌,让中国名牌走向世界,这应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经济腾飞、国富民强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我国名牌事业,推进名牌战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大力推动名牌战略,使我们的优势资源、优势资金、优势人才向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集中,实现优化配置,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必须。第二,名牌是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纵观当今世界,那些经济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名牌驰骋天下。每个实力雄厚、享誉世界的公司,也都有一部与创名牌共同发展的历史。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各类名牌商品大约共有8.5万多种,工业发达国家与亚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处于垄断地位,拥有其中90%以上的名牌所有权。目前,国际市场上年销售额在13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约1000余家。美、日两国就各占1/3,总数达662家。日本在战后几十年当中,创造了诸如松下、日立、东芝、索尼、日野、皇冠、丰田、本田、三菱、新日铁等一大批驰名世界的电子、机械、汽车、钢铁等名牌产品。伴随着这些名牌产品走向世界,一大批在国际市场上举足轻重的跨国公司也成长起来,它们都有年销售额达数百亿美元以上的经营记录,商业利润也位居世界前列。这些数据表明,名牌产品为发达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大型企业的成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三,名牌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需求,是企业最大的政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标就是企业的信誉,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谁要想经营1个成功的企业,谁就要拥有1个或几个打得响、过得硬的名牌;谁要想成为1个优秀的企业家,谁就要懂得并能熟练运用名牌战略。正由于名牌战略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国策,为了全面推进中国名牌事业的发展,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应运而生。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是为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规范中国名牌产品的评价工作,促进中国名牌产品的发展壮大、增强我国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而成立的,并负责统一组织实施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管理工作的协调推进机构。它由有关政府部门、全国性社团组织、新闻单位和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理司。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工作每一年进行一次,中国名牌产品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凡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按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免于各地区、各部门各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检查,对符合出口免检条件的依法予以优先免检,并自动列入“打击假冒,保护名优”活动中重点保护名优产品的范围。中国名牌产品的评价和管理坚持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名牌战略的实施进入了1个新的阶段。创立中国名牌,打造中国的世界名牌,向社会推出中国名牌产品,必将会带动企业重视质量、开拓创新、爱护名牌、争创名牌工作的发展。未来的时代是商标的时代,未来的市场属于强势商标。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企业家们责无旁贷,以打造强势商标为己任的咨询顾问们更是责无旁贷。当“中国制造”不再仅仅代表着代加工,而是掌握了核心技术的生产,是与“中国商标”相通的情况下,仅有当“中国商标”而不是“中国制造”风行世界的那一天,我们也才能在世界舞台上拥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的余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