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给员工发福利发补贴的税务风险及防控有什么(企业税务需要注意什么)

  
很多企业对给员工发福利发补贴的税务风险及防控有什么(企业税务需要注意什么)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给员工发福利发补贴的税务风险及防控有什么(企业税务需要注意什么),希望大家能对给员工发福利发补贴的税务风险及防控有什么(企业税务需要注意什么)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给员工发福利发补贴的税务风险及防控有什么(企业税务需要注意什么)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给员工发福利发补贴的税务风险及防控有什么(企业税务需要注意什么)

给员工发福利发补贴的税务风险及防控有什么

在企业日常经营中,职工福利、补贴发生频率较高,而会计、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中相关处理规定存在差异和模糊地带,很容易出现税务风险。因此,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准确处理职工福利补贴的涉税问题很重要。

主要风险和问题

企业在福利、补贴税务处理中主要存在三类风险或问题。

第一“实报实销”方式列支职工福利、补贴,可能存在漏缴个人所得税的风险。企业为员工发放福利、补贴等,大多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范畴,应该计入薪水、薪金所得项目征税。例如,原本应通过薪水、福利等科目发放的交通补贴、通讯补贴以及住房补贴等项目,通过“实报实销”的方式处理,规避个人所得税。

第二按规定标准包干列支的费用,税前列支未取得合法凭证。例如差旅费、伙食补助费等,标准包干使用并税前列支,报销时并不必须员工取得相应的发票。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规定,企业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这样就导致了所得税汇算清缴被纳税调整的风险。

第三福利及补贴未区分个人消费与企业消费,容易造成税前列支混乱。例如,某企业按月按标准给员工发放通讯补贴300元/人,用于补偿员工的办公经营支出和补助员工生活通讯支出。假如不加区分,全部作为个人所得,将导致人为扩大了个人所得税计税基础。同时,导致正常企业消费支出并未获得合法有效凭证,引发税前列支风险。

风险防控建议

为了有效防控福利、补贴方面的税务风险,建议根据现行政策法规,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第一不采取实报实销等模式规避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一方面,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明确,“实报实销”模式,应当是针对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支出,员工在前期垫付资金并取得抬头为企业名字的发票后,在规定限额内据实报销的情形。企业不得将发放给员工的与其任职和受雇有关的福利补贴,乔装成企业经营支出报销。同时,在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规定中进1步明确,企业发放给职工的与其任职和受雇有关的福利补贴,无论采取发放现金、实物或是实报实销的形式,均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计入薪水、薪金所得项目征税。

第二规范管理包干列支的费用,获取合法税前列支凭证。企业按照规定标准包干列支的福利、补贴,日常主要是一些差旅费或者误餐补助等。建议能够参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财行〔2013〕531号)规定,包干使用的补贴费用按照出差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按照规定标准直接列支,能够凭借企业有关包干列支标准制度文件及申请、审批等原始单据作为税前列支的合法凭证。

第三正确区分个人消费、集体福利与企业消费,确保税务处理规范清晰。企业应当制定个人消费、集体福利与企业消费支出内容、标准及规范。其中,个人消费性质的福利、补贴,例如生活交通补贴,应该通过薪水或者职工福利费予以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不能通过实报实销等形式,索取抬头为企业名字发票进行报销列支。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