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十九大环保产业迎空前发展5年发展方向已指明

  
很多企业对十九大环保产业迎空前发展5年发展方向已指明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十九大环保产业迎空前发展5年发展方向已指明,希望大家能对十九大环保产业迎空前发展5年发展方向已指明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十九大环保产业迎空前发展5年发展方向已指明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十九大环保产业迎空前发展5年发展方向已指明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也为各行业未来5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九大指出,生态环境问题被明确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了到本世纪中页全面完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同时部署了推进绿色发展、治理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四大任务。

中国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23日明确表示,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经济是正相关的,并称环保督查将会持续。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将环保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环保作为政策推动型产业,将得到空前的发展。

根据国家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环保产业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长足发展。

01水污染治理仍是重点,规模进一步扩大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业内称“水十条”)要求,2021年,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2030年,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消除。

截至目前,仍有超过1000条黑臭水体未完成治理。环保部披露2021年上半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任务进展情况是: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100个黑臭水体中,完成整治工程的有927个,占44.1%;重点城市681个黑臭水体中,完成整治工程的有348个,占51.1%;工业污染防治方面,造纸、钢铁、印染、制药、制革、氮肥六个行业已完成清洁化改造企业1762家,完成率达84.6%,广东、安徽、四川、山东、湖南、辽宁等6个省未完成企业相对较多。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1968家已建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1746家已设置在线监测装置,完成率分别达到80.6%、71.5%,云南、甘肃、新疆、青海等4个省(区)完成率低于50%。;城镇生活污染防治方面,全国新(改、扩)建污水处理设施809个,173个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新建污水管网17万公里,新建再生水处理能力300万吨/日。

02工业污染治理市场爆发

一直以来,工业生产都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环保制度的不断成熟以及监管力度的加大,工业污染治理领域将出现巨大的市场。

从工业环保市场的构成来看,主要囊括工业大气(脱硫脱硝除尘、VOCS)、工业水处理、工业固废(普通工业固废、危废、工业污泥)、工业节能及能源服务、工业监测领域等,一旦上述领域全面爆发,工业环保的市场规模不下100000亿。而且按照环保部规划,将继续规范和推进第三方治理,推动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又将为工业环保的爆发更大更持久的提供引擎动力。

03大气污染持续升温,非电领域烟气治理将是重点

据了解,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约8.8亿千瓦,占全国火电机组容量的83.8%,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的93.6%。2016年当年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0.6亿千瓦;截至2016年底,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9.1亿千瓦,占全国火电机组容量的86.7%。

随着国家大气污染法规标准越来越严格,未来5-10年将是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时期,市场容量将继续保持在11%左右的增幅。

煤电行业污染物持续减排的同时,超低排放的要求也已从电力行业扩展到非电行业。目前,相比煤电行业污染物持续减排,非电行业对我国污染排放贡献越来越大,我国钢铁的产量占世界的50%,水泥占60%,平板玻璃占50%,电解铝占65%,且分布了40多万台量大面广的燃煤锅炉,量大面广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采暖用煤数量更是惊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的排放量占全国四分之三以上。

04危废处置行业需求迫切,垃圾焚烧处置受到重视

固废问题中较为突出的是危废,此前危废处理存在回收难以及处理不规范问题,但是环保督察后原有产生危废的厂商不敢将危废堆放在厂区,带动了危废处理设备利用率的提升。垃圾焚烧快速实现垃圾无害化、稳定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垃圾焚烧市场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有待挖掘。

目前我国危废实际产量可能高达近1亿吨,已申报危废中预估有60%以上不能妥善处置,实际危废处理能力缺口很大,“十三五”期间危废市场空间可能达到2000亿元。

2015年我国工业危废产生量为4220万吨,目前核准经营规模为5263万吨,实际经营规模仅1536万吨,处理能力仅达15%左右。危废行业尚处散小弱格局,市场集中度不高,行业前10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不过6.8%,尚有93.7%的市场掌握在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之手。

近年来,危废处置价格呈上升趋势,2013年危废处置平均价格为1500元/吨左右,2016年则上升至2500元/吨左右。预计2020年危废处置市场为613亿元,2017-2020处置市场空间总计2086亿元。考虑到还有大量的危废未列入统计口径,如果把这些量考虑在内,市场空间将提升2-3倍。

05土壤修复市场空前,规模达10万级

对于土壤修复市场的爆发,业内的判断根据源于近期三则利好消息。一是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决定自2021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二是《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也将于11月施行。三是10月23日,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明确表示,“土壤污染防治法已经经过了人大第一次审议,另外相关的一些标准和制度也正在制定出台过程中,有些已经出来了。”

06环境监测市场需求猛增

工业环保市场大门敞开,环境监测的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社会资本纷纷流入环境监测领域,使得该领域迅速升温。

“十二五”期间国控监测网体系已经基本搭建完成,进入“十三五”时期,涉及环境监测的政策扶持力度有增无减:环保法、水十条、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三大十条”继续落地、严打监测数据造假等。政策之外是专项资金的投入,大量资金投入,环境监测站点继续增加,环境监测技术接连升级,环境监测行业的景气度不可谓不高。

07环保设备制造业空前发展

近日,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中国将培育10家百亿元规模的环保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并且在2016年全行业实现产值6200亿元的基础上,争取到2020年行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

08环境服务业进入新阶段,至少也是万亿市场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益于“九五”环境保护计划的实施,我国环境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实现飞跃。产业规模扩张,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都让环境服务领域显示出相当可观的未来发展潜力。尤其是进入“十二五”后期,环保产业的崛起带动了环境服务业的兴盛,使其成为一片崭新的蓝海。

在监管趋严、产业规模大扩容、资本驱动等多重因素下,环境服务业进入了新阶段,他预计到“十三五”末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3万亿元。

小编推荐:

定了!河南发布绿色环保新规 企业限停产告别“一刀切”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