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国家高新认证为什么没通过?国高怎么避免?

  
很多企业对国家高新认证为什么没通过?国高怎么避免?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国家高新认证为什么没通过?国高怎么避免?,希望大家能对国家高新认证为什么没通过?国高怎么避免?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国家高新认证为什么没通过?国高怎么避免?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国家高新认证为什么没通过?国高怎么避免?

2018年深圳市国家高新企业认定已于9月30日结束,高新认定分为三批,每一批的申报时间有所不同,高新认定公布的时间也不一样。近日,第二批国高企业已经公示,几家欢喜几家愁。据了解,第二批高新申报5768家,通过2298家,通过率39.84%;深圳今年国高申报时几乎是最严苛的一年,评审周期长,通过的企业少,也是近几年申报成功率最低的。究竟是为什么呢?

从整体行业来看,对于如贸易转供应链、简单的电商小平台、类似于科技文化公司、配套的组装加工、相对成熟的夕阳产业等,申报的成功率很低。从企业申报来看,根本问题诸如企业的核心技术不过关,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的数量较少,技术创新点不足,知识产权关联度较低等等。那么从2018年看2019年,深圳国高申报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呢?国高企业认定数量增多

今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总量为4021家,通过认定的有2275家,通过率为51%;第二批申报数量5768家,通过2298家,通过率39.84%;通过率远低于前几年的综合水平,往后国高申报的企业增多,专家审核更为严格,认定的难度相对加大,之前追求数量审核相对较宽松,现在追求质量精益求精,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要提高。

企业规模较小成立3-5年的公司,净资产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00万、利润低,缴税少,公司人数低于15人等等,这些都导致财务分不高,且基本不予通过。另外,企业带有贸易、电子商务、物流、营销等字样的,也是高新认定中的“夕阳行业”,基本不予通过,以上列举的企业都属于排队等候群体,他们需要在来年解决公司的盈利能力问题,避免出现负利、负资产的状况。知识产权得分低

专家主观判断发明专利在知识产权的占比得分较大,如果没有发明专利,知识产权数量会是得分高低的衡量标准。实用新型专利通过的周期为8-10个月左右,发明专利通过的周期更长,要1年半到3年。大多数知识产权数量不够,又急于申请高企的企业想保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加分最快捷的办法就是选择申请软件着作权。

企业纯粹为了申报高企而申请软件着作权,但是今年专家更多考量申报企业技术领域是否实际与企业申请的知识产权有更好的契合性以及技术先进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支撑作用,今年有部分企业是制造型的行业,但是知识产权类型都是软件着作权没有专利,导致知识产权与产品没有直接联系且对产品没有核心支撑作用,因此这类型企业知识产权模块得分几乎都在10分左右。今年知识产权部分评审整体门槛提高很多,对技术创新采用高标准,严要求的审核方式。

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今年未通过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大多都是低于10分。今年在这一块上大部分企业都失分严重,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得分低的两个原因一是没有产学研合作协议,二是制定的制度没有落地,没有有效的执行并附上实施过程中的文件。科技成果与产品关联性低技术成果是什么,怎么转化的,应用在哪个产品中,应用的效果如何,是否产生收益等这都是企业需要详尽描述的要点,部分企业“强行转化”,知产跟项目和产品严重不匹配,成果与产品几乎无关联。

企业是具有独立、完善的内容和存在形式,如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以及科技报告等;新的工作指引中对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打分是由技术专家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没有明确统一的衡量标准,对企业来说,成果转化多多益善是一方面,成果与产品之间的关联与有效转化也是高分的重点。

财务成长性近两年新成立的企业多以技术人才创办为主,这类企业技术方面比较领先,但财务管理方面就相对松散。由于线上支付的发展,现在很多企业线上收款,直接进入账户,即使进入公司账户也很少开票,导致账目混乱。在后补充材料中常常容易出现制度写明了有具体金额的奖励激励,但没有发奖金、汇款或现金签收的凭证等前后不一致的现象,使审核专家对其各项管理制度存疑,导致扣分。总的来说,2019年这些评定的实际要素会更精确,专家评审更加仔细,企业需提前规划和准备资料,想要做到万无一失,决不能忽略每个评分点,那么寻找专业的服务平台,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深圳企业易www.bangqi66.com,12年认证行业实操经验,专业一对一。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