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假冒专利罪

  
很多企业对假冒专利罪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假冒专利罪,希望大家能对假冒专利罪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假冒专利罪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假冒专利罪

一、内容(《刑法》第216条)假冒别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假冒专利罪的要件和特征假冒专利罪,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假冒别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特征是:(1)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专利管理规范和专利权人对其专利的专用权。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专利权人的专利。(2)客观方面: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假冒别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首先,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以商业营利为目的使用别人专利的,构成对别人专利权的侵权,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其次,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假冒别人专利的行为。再次,法律要求构成犯罪的行为必须发生在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内。最后,构成假冒专利权罪必须具备假冒别人专利,并且情节严重,这是构成此罪的法定构成要件之一,假如尚未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属于一般违法侵权行为,不构成本罪。(3)主体: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都可构成本罪主体。(4)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实施的是别人专利技术或方法,且未获得专利权人的许可,为牟取不法利益而故意实施。三、假冒专利罪的认定1.区分假冒专利权罪与非罪的界限首先,应区分假冒专利罪与一般侵权行为的界限。一般假冒行为,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它包含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制造、使用或者销售其专利产品,使用其专利方法、或者制造、销售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等行为。因此,一般侵犯专利权的行为要比假冒专利罪的范围大得多,仅有假冒别人专利情节严惩的行为,才构成假冒专利罪。实践中有这样一种情况,本来不是获得专利的产品,假如在该产品上或者包装上加上“专利”两字,或者再附上1个无中生有的号码,不认为是假冒别人专利的行为,而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对本来不是专利技术而冒充专利技术的也是如此。其次,有些行为从形式上看,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使用其专利产品或方法的,但根据《专利法》权利限制的有关规定,属合法行为。最后,假冒专利罪与非罪的界限,在于其严格的时间性限制。在专利权保护期限内,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使用其专利产品或方法的,对专利权人构成侵权,情节严重的,构成对别人专利权的犯罪。但超过专利权保护期限而使用专利技术和方法的行为,是推广和使用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有益于社会的行为。2.区分假冒专利权罪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界限首先,二者侵犯的客体不同。假冒专利权罪侵犯的是国家的专利管理规范和专利人对其专利的专有权;而商业秘密罪侵犯的是商业秘密权利人对商业秘密所享有的合法权益。其次,二者侵犯的对象具有明显的区别。假冒专利权罪侵犯的是专利权人已经享有专利权的专利技术;侵犯商业秘密罪则是侵犯了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保护的商业秘密。四、假冒专利权罪的处罚对本罪的处罚有2个量刑档次:其一,犯假冒专利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侵犯别人专利权动机卑鄙、手段恶劣;侵犯别人专利权,给专利权人或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侵犯别人专利权,在国际上造成恶劣影响等。其二,犯假冒专利罪,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除此之外,单位犯假冒专利权罪的,除判处罚金外,还要对直接责任人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