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商标真相

  
很多企业对商标真相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商标真相,希望大家能对商标真相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商标真相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商标真相

当今世界十几亿人在讲汉语,中国文化之因此从未被其他文化意识同化,汉字功不可没。中国汉字表面上简单象形,实则寓意多变、纷繁复杂。要想真正理解1个字或1个词,一定要找到正确的角度,因此欲理解商标的深层含义,可从“品”字入手,由于“品”字的意义涵盖了商标的许多特征。一、品质“德国制造”这个名词从诞生到2015年已有128个年头了,德国人对“德国制造”这个词非常自豪,“德国制造”的商品标签几乎是优秀品质的代名词。而“中国制造”MadeinChina给人的印象却是“在中国制造”“低端”“质次”的象征。尽管如此,只要“中国制造”使用范围足够大,出现频率足够多,“中国制造”也是一定意义上的商标。我们今后一段时间的任务是,要让“中国制造”成为高品质的象征,成为世界第一商标,这一天的到来并非指日可待,但也为期不远。商标内质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并不是品质与品位简单的物理相加,而是一种错综微妙的化合,品质之中有品位,品位之中有品质,二者相融。这有赖于商标自身的建设,更有赖于消费者内心对于商标理解的加固与完善。商标是一种有形标识转向对产品及服务的感受和体验的总和。商标会越来越深入大众的心理层面,直至成为生活的一部分。2007年1月,“生活品质之城”正式成为杭州城市商标。什么叫“生活品质”?杭州市官方对生活品质的定义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品位和质量。“生活品质之城”是从4620个“称谓”中评选出来的。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杭州市就开展了“生活品质之城”注册商标工作,已申请注册了45个大类、共650个项目。同时,“生活品质之都”“品质生活之都”“品质生活之城”“生活品质”“品质生活”“生活天堂,品质杭州”“生活之都,品质之城”“生活之城,品质之都”“生活?品质”9个防御注册商标31个大类、共423个项目提出申请。总之,都是围绕“品质”二字。那么,品质又是什么呢?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品质,主要指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也指物品的质量。品质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也给予特别的定义,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品质是一组固有特性(在产品或服务中本身具有的特性)符合需求的程度。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B.Crosby):品质就是“符合需求”(ConformanCEtorequirements)。此处的需求并不一定完全反映了顾客的期待。约瑟夫?朱兰(JosephM.Juran):品质就是“适合使用”(Fitnessforuse)。而是否适合则交由顾客来定义。狩野纪昭(NoriakiKano):品质能够认为是1个二维的系统,二维的坐标分别为“当然的品质”(must-bequality)及“有魅力的品质”(attractivequality)。前者类似前文提到的“适合使用”,后者则是顾客会喜欢,但并未预期或没有想到的特质,也能够简化为一句话:符合或超越顾客期待的产品及服务。罗勃特?M.波西格(RobertM.Pirsig):品质是“用心的结果”(Theresultofcare)。二、等级“品”可作等级解。说到此种解释,人们会马上联想到封建社会的上层官场,早在曹魏阶段出现的九品中正制,便足以显示古代等级制度的森严;到了明朝,官员的等级区别已达到通过官服即能识别的程度;清朝时则更加完善。中国古代官服缀有“补子”,称为补服。在明代,补服的补子是一块约40~50厘米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标明品级。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清代官服也缀有补子。补子的鸟兽纹样和等级与明代大同小异。清代对补子的规定是:一品,文鹤、武麒麟;二品,文锦鸡、武狮;三品,文孔雀、武豹;四品,文雁、武虎;五品,文白鹇、武熊;六品,文鹭鸶、武彪;七品,文?、武彪;八品,文鹌鹑、武犀牛;九品,文练雀、武海马。除此之外,都御史、按察使等,均绣獬豸。补服的特征非常类似于今日的商标识别。由于商标所处的生命周期与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不同,在消费者眼中,商标必然会分出等级,换句话说,商标的等级就是商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这个等级不是商标与生俱来的,更不是哪位君主分封的,而是来源于历史的沉淀、设计的与时俱进、市场的运作、口碑的累积、国家法规的认可。在军队中,用军章、军徽等图案来区分军官的级别。战争之中,假如指挥官倒下了,士兵能通过识别军装上的标志来辨别军衔的高低,重新认定指挥官来继续战斗。美国军队就是1个很好的例子,士兵的帽徽不仅镶嵌在帽子前端,在后面也有一枚可供识别。冲锋时,士兵大多看到的是战友的背面,一枚小小的帽徽就能分清敌我、辨别军衔,在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国与国的交流中,经常涉及国家政权的体现,由于我们不能把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等标志性建筑的实物搬来代表国家,这就促使了国家商标的可视化。例如,在各国家运动队参加奥运会入场式的情况下,国旗迎风飘扬在队伍的最前面,象征自己的国家。三、物化“品”字的第2个意义是物品,是一种可见可得的客观存在。商标作为一种区别产品的标记,不应是虚无的,而应是可被感知的,因此,此时“品”字的指向是产品概念中有形产品的层面。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概念通常有3个层次的理解,即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核心产品,指产品最基本的层次,也是顾客所要购买的实质性东西。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并不是为了占有或者获得产品本身,而是为了获得满足某种必须的效用或利益。核心产品还包含无形的产品,如旅游产品,人们能够享受清新的空气、美丽的景色、暖暖的沙滩等。因此核心产品不等于几何产品。核心产品能够在国家层面体现,也能够在政治层面体现。例如,大会的选举投票中,选举1个人的核心原因是什么,这就是核心产品。商标存在于人的观念中,在不同的情况下,人的思想会有不同的反应。有形产品,指产品满足购买者需求或欲望的具体形式,包含产品品质性能、款式包装、牌号和商标等方面。对服务这种特殊的商品而言,就是指具体的服务方式、服务称谓、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附加产品,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得到的附加产品利益,包含售后服务、提供信贷便利、安装维修等。这3个层次统一构成了产品的整体概念,但相比之下,有形产品的层次与消费者最为贴近,因此有形产品成为商标记忆的原形。也就是说,消费者的商标记忆与商标忠诚的对象即是有形产品。旗帜作为象征物是“品”物化的表现。国旗是“品”物化的标志,国旗代表国家,诋毁国旗就是诋毁国家。希特勒取得了纽伦堡胜利,战中布满鲜血的旗帜在每个士兵手中传递,旗帜成为胜利的象征物,是“品”的物化表现;宗教信徒自愿为所信奉的宗教投入大把资金,被给予的是“护身符”样的象征物,这也是“品”物化的表现。企业经营者同样希望消费者能对他们的产品“忠心”,愿意在其产品中消费。四、民众许慎《说文解字》道:品,众庶也,从三口。这是说品字的原意为民众、大众,民众是商标这颗种子赖以生存的土壤,换句话说,商标存在于人的感官意念之中,通常1个商标的诞生要经历认知度、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等几个阶段。认知度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新媒体广告等方式提高;知名度则是指商标被多数人认知并毫无疑问的程度;产品的名誉至关重要,产品有了毛病,出了问题,就影响了美誉度;忠诚度是指长期使用一种产品,形成习惯,很难改变,甚至有了依赖性。认知度,是最初的阶段,也是最容易实现的1个阶段,后3个阶段必须靠大量投入来实现。民众可成就1个商标,也能够毁灭1个商标。民众是商标的服务对象,更是商标的衣食父母。这里所说的大众就是顾客。所谓顾客,就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如消费者、购物者、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受益者和采购者,对顾客服务与顾客满意的追求与商标形象塑造的目的是殊途同归的。当然,“品”字还有许多涵盖商标特征的意义,如“品评”“种类”“法则”,但从上述的3个意义当中已不难看出“商标”的大致轮廓。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