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假冒专利罪的概念

  
很多企业对假冒专利罪的概念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假冒专利罪的概念,希望大家能对假冒专利罪的概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假冒专利罪的概念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假冒专利罪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6条规定:“假冒别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关于假冒专利罪的定义,刑法理论界尚有不同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假冒专利罪是指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或者使用其他假冒手段,假冒其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第二种观点认为,假冒专利罪,是指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在法律规定的专利有效期内,假冒别人或者单位被授予的专利,侵犯别人或者单位的专利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第三种观点认为,假冒专利罪,是指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假冒别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观点,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我们认为,在第一种观点中,“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或者使用其他假冒手段”这句话所描述的假冒专利罪的手段似乎有些不妥,由于并不是只要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就使用其专利的行为就毫无疑问构成假冒专利罪,否则就无法解释国家强制许可这种情形。在第二种观点中,“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这句话指出假冒专利罪必须具有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可是一般情况下,在中国刑法中,假如没有明确指出构成本罪必须具有特定的目的,那么就不能把特定的目的作为构成本罪的要件之一。此外这种观点指出构成本罪还必须是发生在专利有效期内,还指出了本罪侵犯的专利权的所有者是别人或单位,其实这两项都能够包含在“违反专利管理法规”里。总之,本定义显得有点烦琐。相比之下第三种观点是我们所赞同的观点。并且我们认为,有必要保留“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的提法。由于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刑法第216条对假冒专利罪的表述,显然属于简单罪状。通常说来,立法者采取简单罪状的方式,多是由于这种犯罪行为的性质和特点至为明显,能为一般公众所了解,不至于发生误解,如故意杀人行为。但“假冒”专利行为却不尽然。《现代汉语词典》将“假冒”解释为“冒充”,老百姓通常也是在此意义上理解“假冒”的含义的,然而学者们普遍认为,“假冒专利”是显然不同于“冒充专利”的。再则,尽管“假冒”伪劣商品和“假冒”申请注册商标,是老百姓所熟悉的,但立法者仍然在刑法第140条、第213条使用叙明罪状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假冒”别人申请注册商标的行为进行了详尽的表述,因而避免了类似“假冒”专利行业的内涵理解上的分歧①。因此,目前假冒专利罪采取简单罪状的方式来规定,就造成了司法理论界和实践中对假冒专利罪理解的种种混乱现象。要正确界定假冒专利罪,就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专利法实施细则》)等专利法规为依据,因此这样规定是很有必要的,并且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赞同。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