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地理标志商标经济效益比较分析(1)

  
很多企业对地理标志商标经济效益比较分析(1)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地理标志商标经济效益比较分析(1),希望大家能对地理标志商标经济效益比较分析(1)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地理标志商标经济效益比较分析(1)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地理标志商标经济效益比较分析(1)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今日,西方国家利用他们在国际贸易上的经验和话语权,动不动就运用知识产权的武器围堵中国,使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主打民族品牌,既可扩大内需,将民族品牌做大做强,又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历史的才是现代的。我们必须要花大力气加强地理标志商标的研发活动。仅有这样才能练成强兵,才不会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处处受制于人,被动挨打。地理标志商标在中国研究历史很短,懂它的人少,让它发挥作用的人更少,把它作为杠杆之一撬动当地经济文化旅游发展的人少之又少。俗话说,最高明的企业就是做标准。地理标志商标就是我们发展经济文化旅游的杠杆和“千斤顶”。中国5000年的文明,孕育了我国各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名优特产、地理标志商标,利用好这一笔巨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提高我国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申请地理标志商标和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目前国际上保护特色文化和产品的一种通行做法。通过申请地理标志商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够合理、充分地保护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遗产资源,有效地保护高品质特色地理标志商标产品文化服务和促进特色经济文化的发展。市场证明,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和“非遗”产品价格普遍比同类产品价格高出许多。例如山东省章丘市的大葱,在申请注册使用“章丘大葱”地理标志商标后,由申请注册保护前的每公斤0.2-0.6元上升到每公斤1.2-5元。山东胶州大白菜历史悠久,早在1000多年前就在胶州出现。申请注册成功后的胶州大白菜,身价由原来的几角一公斤,变成现在最高能达到每棵40多元。广东省韶关市的马坝油粘米,自2004年成为地理标志商标产品以后,每公斤销售平均价格是普通大米价格的2.5倍,每公斤达到8-10元。新疆“哈密大枣”自从正式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后,身价就随之上涨,特级哈密大枣销售价由过去每公斤30多元上涨到130多元,产业化雏形也已经显现。“信阳毛尖”地理标志商标获得申请注册后,市场知名度日益提高,成为信阳的一大支柱产业,从业茶农20余万人,产量达1450万公斤、产值7亿元,茶农人均收入3700元。浙江省“杨庙雪菜”申请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企业的生产量就明显上升,从原来每天生产8吨,提高到现在每天生产20吨:销售网点从原来的118个增加到现在的260个,农民的经济效益也明显增长,价格从每坛68元,提高到现在的每坛10-11元,每亩按200坛计算,可增经济效益1200元左右。仅此一项就为农民增加了400多万元收入。“安溪铁观音”茶自从获得地理标志注册商标以来,严格按照《“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有效防止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侵害,“安溪铁观音”的市场知名度和消费信誉度空前提高,产品销往日本、东南亚、欧洲、美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一年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元,茶农人均收入达到2660元。广州增城的迟心菜,在餐馆每盘高达48元,是普通菜心的两倍。现在增城每一年举办一次菜心节,成为1年一度的经贸文化旅游招商引资盛事。清远鸡成功申请地理标志商标前每只20多元,之后每只50元左右,农民得到了实惠,政府也增加了收益。地理标志商标的保护对于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有着特殊的意义。我国幅员辽阔,物华天宝,地理标志商标资源非常丰富,地方名优特产数不胜数。利用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制度,积极发掘、保护这些宝贵资源,对于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对外贸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会发重要作用。由于农村的地理标志商标意识比较淡薄,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的使用量和申请注册量相对较少,往往被别人抢注,影响了市场和效益。拥有“中国榨菜之乡”美誉的重庆涪陵区在申请地理标志商标保护以前遭遇了全国范围的仿冒,特别是浙江某地为了加快发展当地榨菜产业,一度抢先申请注册了“涪陵榨菜”的商标,标有“涪陵榨菜”商标的反而不是真正的涪陵榨菜,消费者和生产者因此都很“受伤”。另1个例子就是湖北省鄂州市武昌鱼品牌的经营缺失,牌子多而杂,仿冒严重,严重影响了武昌鱼的美誉度和经济效益。红菜薹,据历史考究,正宗产地是武昌洪山,因此又叫洪山菜薹,可是并没有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于是湖南甚至广东都大量种植红菜薹,并且销路也不错,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鱼目混珠影响真正红菜薹的品质和经济效益。不少像涪陵榨菜、武昌鱼、红菜薹,这样符合地理标志商标特征的名、优、特农产品,因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地理标志商标被滥用,导致正宗产品被假冒,名优产品反而被伪劣产品屡屡围攻。眼下,我国还有许多产品,如黑龙江的木耳、蘑菇,许多地方的名茶,各地丰富的中药材等,都可成地理标志商标产品,但由于没有申请地理标志注册商标保护,也成为造假售假者仿冒的重点对象,给原产地产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还有许多能够申请地理标志商标的商品,迟迟没有去申请申请注册,随时面临着被抢注的危险。地理标志商标实行先占权原则,即谁先申请先审查先申请注册先得益。其实地理标志商标产品不仅包含农产品、农副产品、食品、中药材、酒类等,还包含许多手工制品、传统工艺、民间文艺和服务,即文化旅游地理标志商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意义上的地理标志商标产品主要指农产品、农副产品、食品,现代意义上的地理标志商标研发的内容远已超过传统的概念,而与旅游、传统文化知识等紧密相连,因此比较宏大深远。如代表城市形象的文化旅游服务类地理标志商标,老字号、手信、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旅游标志是目前中国最热的话题之一,几乎每1个历史人文景点的推出,都伴随着数家甚至几十家的争夺。这方面说明发展文化旅游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发展1个地方经济文化的亮点”。如曹操墓争论了两年,但越争议越赚钱。据说在未完工阶段,河南省就开始卖票参观了,每人80元,不到两年成本就回来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各地政府不遗余力地发展经济,有乱用资源的趋势,如用潘金莲、西门庆、武大郎招揽顾客,更有甚者,黑龙江的某县居然用日本侵占东北的垦殖团原址做标志搞旅游。这些乱象迫切必须我们去研究去规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