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SA8000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很多企业对SA8000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SA8000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希望大家能对SA8000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SA8000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SA8000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SA8000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任何1个企业,可持续发展都是其追求的目标。所谓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新技术企业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创新。企业的核心问题是有效益,有效益不仅要有体制上的保证,并且必须不断创新。仅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保证其效益的持续性,也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企业就无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也无法保持企业永继发展的能力。因此,企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强调的是发展而不增长。无论是企业的生产规模还是企业的市场规模,都存在着1个增长的有限性。增长是1个量的转变,发展是1个质的转变。1个企业不一定变得更大,但一定要变得更好。企业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不断地创新,而不只是通常意义上的生存。

企业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其核心是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按照新的外部环境调整价值尺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感情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文化心理,创新意识的建立是一种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这是企业创新的先导。观念创新中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创新。价值观念主要是指企业经营的价值观念,包含消费者价值观、利润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等。价值观念的创新是指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观念的创新决定着决策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决定着企业行为的创新。因此创新应该反映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包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经营创新等等。所有这些创新,最后都会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反映出来,会落实在企业的产品创新上。

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创新的具体落实首先在于企业的战略目标上。企业要在对企业未来发展环境的分析和预测基础上,为企业提出总体的战略目标,企业的一切目标都服从于或服务于这个战略目标。

其次,企业可持续发展在于环境的应变性上。成功的企业都有较强的适应环境转变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企业对市场信号显示的反应。因此,有人在界定长寿公司时指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代表了公司创新与适应的能力,这是长寿公司一大成功要素之一"。企业的适应性还表现在对生态资源利用的适应性,企业假如忽视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企业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其三,企业可持续发展表现在竞争的优势性上。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不同之处是,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是一种平衡,而企业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是在非平衡中求得竞争的优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水平,才能实现永续发展目标。

SA8000国际认证标准的实施是企业推行社会责任管理的战略选择,它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义统一于企业的战略目标、环境的应变、生产、销售各环节之中。具体而言,实行SA8000标准能够使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受益:

第一,在全球媒体和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劳工问题时,有效地实施社会责任守则有利于保护和提升公司品牌,避免公司品牌因劳工标准问题受到损害。

第二,劳工标准以及原则包含在国家法规及国际公约之中,推行社会责任守则能够协助公司以及商业伙伴更好地遵守法规,避免商业活动引起负面的法律诉讼。

第三,满足消费者的要求,避免消费者抵制。

第四,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购买股票前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挑选,避免投资那些直接或间接违反劳工标准的公司。越来越多的股东动议要求公司实施社会责任政策,采用独立的方法监督供应商的劳工问题,甚至要求公司撤出某些劳工问题严重的地区。有关劳工问题的负面报道使投资者抛售股票,导致股票下跌。因此,实行SA8000能关注股东意见,避免股价下跌。

第五,由于美国和欧洲已经或即将建立对某些被认为普遍存在劳工问题的国家,如印尼、中国和巴拿马的贸易制裁制度,跨国公司在这些国家推行社会责任守则,能够避免受到贸易制裁。

第六,能够协助供应商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因此,SA8000标准的严格实施必将为企业获得竞争的优势、获得可持续发展。

今日通过对《SA8000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相信你对认证有更好的认识。假如要办理相关认证,请联络我们吧。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