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34****

十环中国环境产品标志认证,十堰ISO10012认证检定与校准

  
很多企业对十环中国环境产品标志认证,十堰ISO10012认证检定与校准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企业易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十环中国环境产品标志认证,十堰ISO10012认证检定与校准,希望大家能对十环中国环境产品标志认证,十堰ISO10012认证检定与校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十环中国环境产品标志认证,十堰ISO10012认证检定与校准还有疑问,可查看更多内容.
十环中国环境产品标志认证,十堰ISO10012认证检定与校准

十环中国环境产品标志认证

十环中国环境产品标志认证

十环认证是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俗称,由于中国环境标志的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标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标明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整个标志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概述

十环标志(中国环境标志)是标示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一种“证明性商标”。它表明产品不仅质量合格,并且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能源等环境优势。可认证产品分类包含:办公设备、建材、家电、日用品、办公用品、汽车、家具、纺织品、鞋类等。

认证产品种类主要包含家具、建筑资料(水性涂料、溶剂型涂料、木地板、粘合剂、壁纸、陶瓷砖、卫生陶瓷、门窗、水泥、混凝土、墙体板材等)、家用电器(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空调、节能灯)、日用品、纺织品、汽车、办公设备(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油墨、再生鼓粉盒、生态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器)等。

中国环境标志在认证方式、程序等均按ISO14020系列标准(包含ISO14020、ISO14021、ISO14024等)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实施,与国际通行环境标志计划做法相一致。

企业效益

政府采购

2006年10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2],同时发出中国第一张《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要求政府采购选择环境标志产品。

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都强调:要鼓励使用环境标志产品,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模式。

招投标

招标文件的评审办法中规定“投标的产品属于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制定的《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目录中产品的加5分”。

今日通过对《十环中国环境产品标志认证》的学习,相信你对认证有更好的认识。假如要办理相关认证,请联络我们吧。

十堰ISO10012认证检定与校准

十堰ISO10012认证检定与校准

关于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

新规范中用“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代替了“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这一修改更符合计量标准考核对重复性试验的要求,其目的是要给出在检定或校准过程中所有随机效应对检定或校准结果的影响,由于它直接是检定或校准结果的1个不明确度来源。

以二等铂电阻温度计标准装置为例,若按新规范中“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来进行重复性试验,则需在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用该标准装置对常规的被测对象进行n次独立重复测量,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出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4s被测。该结果不仅包含了计量标准装置的影响,也包含了被测对象本身以及环境、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直接作为1个不明确度来源,用于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明确度评定。

关于环境条件和设施发生重大转变的要求

新规范增加了针对环境条件和设施发生重大转变的计量标准的要求(具体内容见新规范中7.2)。下面结合实际工作,对该条款中的几点问题进行说明。

首先是关于环境条件和设施发生重大转变自查表的填写。“转变基本情况需简述计量标准环境条件和设施转变的原因、程度及后果。自查主要项目中“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若该转变对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无影响时,如标准器为标准物质、量块等稳定性不受环境影响的计量标准,可简要说明情况;若该转变对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有影响时,应当重新进行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参照新建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的要求,建议稳定性考核时间不少于半年。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需进行不少于一次的重复性试验,确认其重复性是否满足要求。通过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确认计量标准能否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必要时,将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备重新溯源。将转变前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和检定校准结果的重复性等计量特性的改变及计量标准器和主要配套设备的溯源情况填入相应栏目中。

其次是关于该表格的备案。建标单位按要求进行自查后,应向主持考核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报告,提交一览表,并将自查表纳入计量标准文件集管理范畴内。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